王志祥,男,1956年1月出生,北京市企业退休干部;范开建,男,195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企业退休。2007年二人组成“花甲组合”,每周四在莲花池公园义务演出810余场;创建30人口琴演奏队,不断壮大务惠民演出队伍,并带队投身各类公益活动。2024年合奏《铃儿响叮当》引发网络热潮,收获超298万次点赞、逾一亿次播放;2025年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他们开发“趣味口琴启蒙课程”,惠及3000余名儿童;发起“口琴进百市”活动,在全国23个省市培训基层教师200余人;在老年大学授课200课时,培育10余支社区口琴队;每年举办公益演出20余场,为养老院老送去祝福和欢乐。
王志祥,北京市企业退休干部;范开建,北京市企业退休职工。
《铃儿响叮当》《打虎上山》……在莲花池公园的树荫下,每周四都会响起悦耳的口琴声,有人随着音乐唱起了歌,更多的人举着手机拍摄,而吹口琴的两位老人,正是已经坚持公益演出18年的王志祥与范开建。
2007年因口琴结缘组建“花甲组合”的二人,先后在景山、北海、天坛等公园演出,随着听众群体日益壮大,尤其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地粉丝后,他们将演出地点选在离北京西站步行仅10分钟的莲花池公园,并通过微信群及时分享演出信息,至今已义务演出810余场。同时,二人集结口琴爱好者,创建30人口琴演奏队,不断壮大务惠民演出队伍,并带队投身各类公益活动。“在这儿看演出,老百姓不花钱还能锻炼身体、得到快乐。”这句话道出了他们坚持惠民演出的初心。周围挂满的锦旗中,“最受百姓欢迎的口琴表演艺术家”正是对他们最朴实的褒奖。
为更好地普及口琴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王志祥主动创建自媒体平台账号“北京口琴老王”,截至目前,抖音粉丝超21万、小红书粉丝超1300人。他们每次演奏前都会介绍曲目背后的故事或文化内涵,并将演出视频陆续传到网上,《骏马奔驰保边疆》《打靶归来》《同桌的你》等各时期传唱度很高的歌曲合奏片段,吸引数十万网友点赞。2024年,二人合奏《铃儿响叮当》视频更是引发网络热潮,收获超一亿次播放,超298万次点赞。“感谢他们让我悟到、学到品德、艺德”“谢谢两位老师让我们00后也爱上了口琴”……从评论区的留言中,便可以看出,二老的演奏不仅在同龄人中广受欢迎,更点燃了年轻人对口琴文化和经典曲目的热情。
手风琴演奏家李楚然、男高音歌唱家魏广德都曾与他们即兴合奏、演唱。2024年5月,3位法国口琴学会成员专程来访,“花甲组合”演绎中国名曲《牧民新歌》,如笛声般动听的长调,引得法国友人连连赞叹;双方共同奏响世界经典《孤独的牧羊人》,默契配合与独特韵味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国界的音乐碰撞交融,生动诠释了“艺术无界,文化共融”。
随着影响力扩大,“花甲组合”也登上了更广阔的舞台。他们于2022年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黄金100秒》录制,2023年亮相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2024年,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央视《开门迎春晚》及“抖音美好奇妙夜”等大型综艺;同年,央视新闻《遇见你》栏目为他们制作专题报道,15家主流媒体赞誉其为“老有所乐鲜活样本”。2024年“六一”儿童节,二人带领50名少年在莲花池公园合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使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在美妙琴声中深深扎根。2025年,作为表演嘉宾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的舞台;在北京新春音乐会上,登上人民大会堂,与中国电影乐团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参与央视综艺频道《开门大吉》栏目、北京市鲁迅中学五四主题活动;助力丰台区第七届“邻里节”文艺演出,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
他们耗时10年编著《口琴演奏技巧50问》,成为多所院校参考教材;在丰台区12所幼儿园开发的“趣味口琴启蒙课程”,让3000多个孩子在琴声里埋下对音乐的热爱。发起“口琴进百市”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完成67场专场演出,培训基层教师200余人;将红色经典与湖南韶山、天津和平区、辽宁沈阳等地民歌改编成口琴曲,惠及群众超5万人次。老年大学里,200课时的教学,10余支社区口琴队的培育,让长者们焕发生活热情。城市和谐友爱、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在激昂的旋律、悠扬的红歌与欢快的民谣中日渐浓厚。
他们始终热心公益,每年20余场公益演出从未间断。养老院里经典老歌让老人湿了眼眶,福利院中欢快旋律逗笑了孩子,琴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欢笑与力量。2025年,二人双双获评“丰台好人”,这份荣誉里,承载着百姓的认可,更体现出他们用琴声温暖社会、带动社区街巷文明好风气的坚守。
“吹的是曲子,聚的是人心,传的是咱中国人向上的精气神儿。”王志祥与范开建将这股精气神,顺着琴音淌进社区街巷,融进文化交流,向着口琴进百市的目标,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以文化人,让充满温度的中国故事,传得越来越远。
王志祥,男,1956年1月出生,北京市企业退休干部;范开建,男,195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企业退休。2007年二人组成“花甲组合”,每周四在莲花池公园义务演出810余场;创建30人口琴演奏队,不断壮大务惠民演出队伍,并带队投身各类公益活动。2024年合奏《铃儿响叮当》引发网络热潮,收获超298万次点赞、逾一亿次播放;2025年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他们开发“趣味口琴启蒙课程”,惠及3000余名儿童;发起“口琴进百市”活动,在全国23个省市培训基层教师200余人;在老年大学授课200课时,培育10余支社区口琴队;每年举办公益演出20余场,为养老院老送去祝福和欢乐。
王志祥,北京市企业退休干部;范开建,北京市企业退休职工。
《铃儿响叮当》《打虎上山》……在莲花池公园的树荫下,每周四都会响起悦耳的口琴声,有人随着音乐唱起了歌,更多的人举着手机拍摄,而吹口琴的两位老人,正是已经坚持公益演出18年的王志祥与范开建。
2007年因口琴结缘组建“花甲组合”的二人,先后在景山、北海、天坛等公园演出,随着听众群体日益壮大,尤其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地粉丝后,他们将演出地点选在离北京西站步行仅10分钟的莲花池公园,并通过微信群及时分享演出信息,至今已义务演出810余场。同时,二人集结口琴爱好者,创建30人口琴演奏队,不断壮大务惠民演出队伍,并带队投身各类公益活动。“在这儿看演出,老百姓不花钱还能锻炼身体、得到快乐。”这句话道出了他们坚持惠民演出的初心。周围挂满的锦旗中,“最受百姓欢迎的口琴表演艺术家”正是对他们最朴实的褒奖。
为更好地普及口琴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王志祥主动创建自媒体平台账号“北京口琴老王”,截至目前,抖音粉丝超21万、小红书粉丝超1300人。他们每次演奏前都会介绍曲目背后的故事或文化内涵,并将演出视频陆续传到网上,《骏马奔驰保边疆》《打靶归来》《同桌的你》等各时期传唱度很高的歌曲合奏片段,吸引数十万网友点赞。2024年,二人合奏《铃儿响叮当》视频更是引发网络热潮,收获超一亿次播放,超298万次点赞。“感谢他们让我悟到、学到品德、艺德”“谢谢两位老师让我们00后也爱上了口琴”……从评论区的留言中,便可以看出,二老的演奏不仅在同龄人中广受欢迎,更点燃了年轻人对口琴文化和经典曲目的热情。
手风琴演奏家李楚然、男高音歌唱家魏广德都曾与他们即兴合奏、演唱。2024年5月,3位法国口琴学会成员专程来访,“花甲组合”演绎中国名曲《牧民新歌》,如笛声般动听的长调,引得法国友人连连赞叹;双方共同奏响世界经典《孤独的牧羊人》,默契配合与独特韵味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不同艺术门类、不同国界的音乐碰撞交融,生动诠释了“艺术无界,文化共融”。
随着影响力扩大,“花甲组合”也登上了更广阔的舞台。他们于2022年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黄金100秒》录制,2023年亮相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2024年,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央视《开门迎春晚》及“抖音美好奇妙夜”等大型综艺;同年,央视新闻《遇见你》栏目为他们制作专题报道,15家主流媒体赞誉其为“老有所乐鲜活样本”。2024年“六一”儿童节,二人带领50名少年在莲花池公园合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使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在美妙琴声中深深扎根。2025年,作为表演嘉宾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的舞台;在北京新春音乐会上,登上人民大会堂,与中国电影乐团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参与央视综艺频道《开门大吉》栏目、北京市鲁迅中学五四主题活动;助力丰台区第七届“邻里节”文艺演出,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
他们耗时10年编著《口琴演奏技巧50问》,成为多所院校参考教材;在丰台区12所幼儿园开发的“趣味口琴启蒙课程”,让3000多个孩子在琴声里埋下对音乐的热爱。发起“口琴进百市”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完成67场专场演出,培训基层教师200余人;将红色经典与湖南韶山、天津和平区、辽宁沈阳等地民歌改编成口琴曲,惠及群众超5万人次。老年大学里,200课时的教学,10余支社区口琴队的培育,让长者们焕发生活热情。城市和谐友爱、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在激昂的旋律、悠扬的红歌与欢快的民谣中日渐浓厚。
他们始终热心公益,每年20余场公益演出从未间断。养老院里经典老歌让老人湿了眼眶,福利院中欢快旋律逗笑了孩子,琴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了欢笑与力量。2025年,二人双双获评“丰台好人”,这份荣誉里,承载着百姓的认可,更体现出他们用琴声温暖社会、带动社区街巷文明好风气的坚守。
“吹的是曲子,聚的是人心,传的是咱中国人向上的精气神儿。”王志祥与范开建将这股精气神,顺着琴音淌进社区街巷,融进文化交流,向着口琴进百市的目标,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以文化人,让充满温度的中国故事,传得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