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4年 >  6月 >  第四周榜单
[勤俭节约]李金萍:在环保中展现生活之美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4-06-24

李金萍

一、人物介绍

李金萍,女,汉族,1966年1月出生,群众,北新桥街道居民。李金萍退休后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坚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作为“零碳开心小院”的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李金萍劝导院内居民拆除道路两侧自建的煤棚,并发动大家自己动手,坚持旧物巧用一物多用的原则,使用破旧、废弃的物品改造院落,实现“拆了煤棚变花园,居民亲手制作风车景观;堆肥塔下,蚯蚓尽享美味;紫藤花旁的昆虫旅馆里,还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来安家”的美好焕新升级。作为远近闻名的手工达人,李金萍开设了中国结网上免费课程,并在门楼社区创办巧手姊妹免费教授中国结艺。在对少年儿童的教学过程中,二次利用废弃纸张创作设计作品绘图,用旧杂志做的纸卷替代木棍等材料,以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理念。

二、事迹介绍

李金萍,女,汉族,1966年1月出生,群众,北新桥街道居民。李金萍退休后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坚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作为“零碳开心小院”的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李金萍劝导院内居民拆除道路两侧自建的煤棚,并发动大家自己动手,坚持旧物巧用一物多用的原则,使用破旧、废弃的物品改造院落,实现“拆了煤棚变花园,居民亲手制作风车景观;堆肥塔下,蚯蚓尽享美味;紫藤花旁的昆虫旅馆里,还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来安家”的美好焕新升级。作为远近闻名的手工达人,李金萍开设了中国结网上免费课程,并在门楼社区创办巧手姊妹免费教授中国结艺。在对少年儿童的教学过程中,二次利用废弃纸张创作设计作品绘图,用旧杂志做的纸卷替代木棍等材料,以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理念。

李金萍(右)用废弃木料制作风车

自治自立,带头改造开心小院。2023年,门楼社区党委打造居民自治小院,依托社区党建品牌“和风化雨工作室”的平台,利用第三方机构华健关爱中心的支持,打造李金萍所在的东四十二条院落为“零碳开心小院”。项目立项之初,社区邀请李金萍作为项目的策划者和主要参与者。李金萍主动发动院里居民自己动手,逐步把拥挤杂乱的大杂院改造成美丽宽敞的零家园小院。

在这次改造中,动手能力极强的李金萍引导并带领小院居民,坚持旧物巧用一物多用的原则,使用捡来的木材板条,把原来低矮破旧的紫藤架和葡萄架重新搭建抬高,她们还用捡来的木条改造花池,亲自动手做了风车、花架和表围栏等;因此植物也通风了,居室采光也亮了。

为了进一步打造更美的居住环境,也使居民出行更加顺畅,李金萍又和院里另外两个姐妹一起逐门逐户的做工作,劝导各家拆除道路两侧自建的煤棚,并把闲置多年的物品,搭建了一个太阳能水景台。破旧、废弃的物品在李金萍和小院居民的手中,经过雕刻碳化,诞生了一个个惊喜:木质复古的“平安”门头牌匾悬挂院中,路过的人们到都以为是买的;装修剩下的PVC管改造成蚯蚓,布置了一个昆虫旅馆,让蜂蝶在院里有个家;水缸里游弋着各式金鱼,给静谧的小院里增添了活力。利用这些废旧物资,没花钱又美化了环境,即达到了零环保的目的,也开创了门楼社区居民议事的自治先河。

尽心负责,用心担当环保先锋。在“开心小院”的日常维护中,李金萍更是尽心尽力,将绿色环保的意识根植在生活之中。她购买了一些比较结实的购物布袋送给朋友邻居,劝导大家出门购物时带上,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在这次小院改造中,她特意预留了位置,设计了一个购物袋循环利用周转箱,挂在了院门内过道墙上,方便邻居出门购物时,可以随手拿一个,使用后再放回原处,循环使用,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整个院落的改造过程中,李金萍充分利用了旧物巧用、一物多用的低碳环保理念,改造后小院漂亮整洁宽敞,住在这里提升了幸福指数,也引来很多路人进来参观拍照。

在日常生活中,李金萍也无时无刻做好一名“环保先锋”——在垃圾分类的同时,她把厨余垃圾再细分:蛋壳骨头一类的放进蚯蚓;无油无盐的菜叶和瓜果皮核,粉碎后用来做波卡希堆肥;一些吃剩的瓜果、橘皮香蕉皮一类的制成环保酵素,酵素的使用可以减少洗涤剂的用量,还可以做为植物天然肥料,制作时能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使用中对环境土地也是绿色的。院里种植了很多花卉绿植,用水很多,平时收集洗菜淘米水,夏天收集空调冷凝水和雨水,用来浇花浇地。

李金萍(右二)与住户们共同制作风车

发挥余热,传扬中国文化自信。除了环保和公益事业,李金萍也酷爱手工制作,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达人,退休后她有时间专注于做手工,特别是中国结项目已通过高级考核,并成为拥有250多万会员的中国结艺网评审组一员,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国结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2023年,她和其他老师共同开设中国结网上免费课程,已帮助全国100多人通过了初级和中级考核。2022年初,李金萍依托社区党委的平台,创办了门楼巧手姊妹社,召集社区喜欢中国结的中老年人在一起,她自己购买材料免费教授大家中国结艺。平时她也做些小礼物,送给社区居民。2024年伊始,她凭借在艺圈内的影响力,做为独立发起者,成功举办了北京市第一次中国结结年会,会上从线上相知走到了线下相识,畅谈了中国结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受到参会结一致的褒奖赞扬,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不仅仅是结艺教学,对青少年儿童的的文化传承也是她极为关注的一环。她也经常去学校,在孩子们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也让孩子们通过中国结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同时在对少年儿童的教学过程中,她还向学生们宣传环保理念,经常用旧杂志做的纸卷替代木棍等材料,从小培养孩子环保意识。在创作设计作品绘图时,用的也是别人使用过的废纸,双面使用。外出自带水杯和洗漱用品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除特殊情况外,都是步行坐公交骑单车,不开车或少开车,减少拥堵减少废气,绿色出行。

孝亲敬老,深耕中华传统美德。李金萍婚后一直与婆婆住在一起,几十年来从没与婆婆发生过口角。尤其是在老人生病时,她不分昼夜的照顾,任劳任怨。家里的姊妹也很团结,有事情都积极冲在前,没有人后退,家庭成员之间从不记得失,充满着团结友爱,是让街坊四邻羡慕的幸福家庭。每年生日之际她都会为儿童基金会捐款,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并已坚持20余年。

汶川地震时,李金萍在下班路上听广播里说当地缺血液,当时已近夜间22点,她没做多想,叫上爱人一起打车到附近找献血车,献血400cc,到家时已是凌晨1点,第二天一早照常按时上班。那年她已过42周岁,上班期间身体虽然感到疲惫,但想到终于可以为灾区做点贡献,内心充满着光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李金萍获得获得的奖项有:2023年由首都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评为北京市绿色生活好市民;2022年获中国结艺网结艺作品邀请赛第一名;2020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妇女创新创意大赛暨手工技能大赛编织类项目初赛优秀奖;1986获得北京市工人技术能手称号(服装类)。

退休后的李金萍依然每天都忙碌着,在用双手创造、改善环境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正能量的活动。在她身边充盈着低碳环保的油油春绿,也萦绕着代表着中国人爱与奉献的靓丽红。她不但自己努力,更是致力赓续和发扬着中国人的优秀基因,用光和热去照亮着周围的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4年 >  6月 >  第四周榜单
[勤俭节约]李金萍:在环保中展现生活之美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4-06-24

李金萍

一、人物介绍

李金萍,女,汉族,1966年1月出生,群众,北新桥街道居民。李金萍退休后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坚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作为“零碳开心小院”的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李金萍劝导院内居民拆除道路两侧自建的煤棚,并发动大家自己动手,坚持旧物巧用一物多用的原则,使用破旧、废弃的物品改造院落,实现“拆了煤棚变花园,居民亲手制作风车景观;堆肥塔下,蚯蚓尽享美味;紫藤花旁的昆虫旅馆里,还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来安家”的美好焕新升级。作为远近闻名的手工达人,李金萍开设了中国结网上免费课程,并在门楼社区创办巧手姊妹免费教授中国结艺。在对少年儿童的教学过程中,二次利用废弃纸张创作设计作品绘图,用旧杂志做的纸卷替代木棍等材料,以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理念。

二、事迹介绍

李金萍,女,汉族,1966年1月出生,群众,北新桥街道居民。李金萍退休后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坚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作为“零碳开心小院”的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李金萍劝导院内居民拆除道路两侧自建的煤棚,并发动大家自己动手,坚持旧物巧用一物多用的原则,使用破旧、废弃的物品改造院落,实现“拆了煤棚变花园,居民亲手制作风车景观;堆肥塔下,蚯蚓尽享美味;紫藤花旁的昆虫旅馆里,还有蝴蝶、蜜蜂、七星瓢虫来安家”的美好焕新升级。作为远近闻名的手工达人,李金萍开设了中国结网上免费课程,并在门楼社区创办巧手姊妹免费教授中国结艺。在对少年儿童的教学过程中,二次利用废弃纸张创作设计作品绘图,用旧杂志做的纸卷替代木棍等材料,以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理念。

李金萍(右)用废弃木料制作风车

自治自立,带头改造开心小院。2023年,门楼社区党委打造居民自治小院,依托社区党建品牌“和风化雨工作室”的平台,利用第三方机构华健关爱中心的支持,打造李金萍所在的东四十二条院落为“零碳开心小院”。项目立项之初,社区邀请李金萍作为项目的策划者和主要参与者。李金萍主动发动院里居民自己动手,逐步把拥挤杂乱的大杂院改造成美丽宽敞的零家园小院。

在这次改造中,动手能力极强的李金萍引导并带领小院居民,坚持旧物巧用一物多用的原则,使用捡来的木材板条,把原来低矮破旧的紫藤架和葡萄架重新搭建抬高,她们还用捡来的木条改造花池,亲自动手做了风车、花架和表围栏等;因此植物也通风了,居室采光也亮了。

为了进一步打造更美的居住环境,也使居民出行更加顺畅,李金萍又和院里另外两个姐妹一起逐门逐户的做工作,劝导各家拆除道路两侧自建的煤棚,并把闲置多年的物品,搭建了一个太阳能水景台。破旧、废弃的物品在李金萍和小院居民的手中,经过雕刻碳化,诞生了一个个惊喜:木质复古的“平安”门头牌匾悬挂院中,路过的人们到都以为是买的;装修剩下的PVC管改造成蚯蚓,布置了一个昆虫旅馆,让蜂蝶在院里有个家;水缸里游弋着各式金鱼,给静谧的小院里增添了活力。利用这些废旧物资,没花钱又美化了环境,即达到了零环保的目的,也开创了门楼社区居民议事的自治先河。

尽心负责,用心担当环保先锋。在“开心小院”的日常维护中,李金萍更是尽心尽力,将绿色环保的意识根植在生活之中。她购买了一些比较结实的购物布袋送给朋友邻居,劝导大家出门购物时带上,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在这次小院改造中,她特意预留了位置,设计了一个购物袋循环利用周转箱,挂在了院门内过道墙上,方便邻居出门购物时,可以随手拿一个,使用后再放回原处,循环使用,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整个院落的改造过程中,李金萍充分利用了旧物巧用、一物多用的低碳环保理念,改造后小院漂亮整洁宽敞,住在这里提升了幸福指数,也引来很多路人进来参观拍照。

在日常生活中,李金萍也无时无刻做好一名“环保先锋”——在垃圾分类的同时,她把厨余垃圾再细分:蛋壳骨头一类的放进蚯蚓;无油无盐的菜叶和瓜果皮核,粉碎后用来做波卡希堆肥;一些吃剩的瓜果、橘皮香蕉皮一类的制成环保酵素,酵素的使用可以减少洗涤剂的用量,还可以做为植物天然肥料,制作时能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使用中对环境土地也是绿色的。院里种植了很多花卉绿植,用水很多,平时收集洗菜淘米水,夏天收集空调冷凝水和雨水,用来浇花浇地。

李金萍(右二)与住户们共同制作风车

发挥余热,传扬中国文化自信。除了环保和公益事业,李金萍也酷爱手工制作,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达人,退休后她有时间专注于做手工,特别是中国结项目已通过高级考核,并成为拥有250多万会员的中国结艺网评审组一员,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国结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2023年,她和其他老师共同开设中国结网上免费课程,已帮助全国100多人通过了初级和中级考核。2022年初,李金萍依托社区党委的平台,创办了门楼巧手姊妹社,召集社区喜欢中国结的中老年人在一起,她自己购买材料免费教授大家中国结艺。平时她也做些小礼物,送给社区居民。2024年伊始,她凭借在艺圈内的影响力,做为独立发起者,成功举办了北京市第一次中国结结年会,会上从线上相知走到了线下相识,畅谈了中国结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受到参会结一致的褒奖赞扬,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不仅仅是结艺教学,对青少年儿童的的文化传承也是她极为关注的一环。她也经常去学校,在孩子们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也让孩子们通过中国结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同时在对少年儿童的教学过程中,她还向学生们宣传环保理念,经常用旧杂志做的纸卷替代木棍等材料,从小培养孩子环保意识。在创作设计作品绘图时,用的也是别人使用过的废纸,双面使用。外出自带水杯和洗漱用品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除特殊情况外,都是步行坐公交骑单车,不开车或少开车,减少拥堵减少废气,绿色出行。

孝亲敬老,深耕中华传统美德。李金萍婚后一直与婆婆住在一起,几十年来从没与婆婆发生过口角。尤其是在老人生病时,她不分昼夜的照顾,任劳任怨。家里的姊妹也很团结,有事情都积极冲在前,没有人后退,家庭成员之间从不记得失,充满着团结友爱,是让街坊四邻羡慕的幸福家庭。每年生日之际她都会为儿童基金会捐款,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并已坚持20余年。

汶川地震时,李金萍在下班路上听广播里说当地缺血液,当时已近夜间22点,她没做多想,叫上爱人一起打车到附近找献血车,献血400cc,到家时已是凌晨1点,第二天一早照常按时上班。那年她已过42周岁,上班期间身体虽然感到疲惫,但想到终于可以为灾区做点贡献,内心充满着光荣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李金萍获得获得的奖项有:2023年由首都文明办、市生态环境局、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评为北京市绿色生活好市民;2022年获中国结艺网结艺作品邀请赛第一名;2020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妇女创新创意大赛暨手工技能大赛编织类项目初赛优秀奖;1986获得北京市工人技术能手称号(服装类)。

退休后的李金萍依然每天都忙碌着,在用双手创造、改善环境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正能量的活动。在她身边充盈着低碳环保的油油春绿,也萦绕着代表着中国人爱与奉献的靓丽红。她不但自己努力,更是致力赓续和发扬着中国人的优秀基因,用光和热去照亮着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