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凤芹,女,汉族,群众,出生于1956年,大兴区礼贤镇二村的村民。
郝凤芹夫妇在2004年为福利院抚养了孤残儿童赵更和赵桂,他们都有严重的生理缺陷。因脑瘫赵更不会说话,经常抽风,同时因苯丙酮尿症,小便的味道特别刺鼻难闻,郝凤芹每天不厌其烦的为赵更洗澡、手搓洗衣服、被褥;赵桂刚来时只有一个月大,面对这个残疾儿郝凤芹不急不燥,每天细致耐心为孩子喂食喂奶,接屎擦尿。
夫妇二人用爱心和耐心呵护他们成长,不仅为孩子们提供物质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关爱和鼓励。赵桂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健康成长,学习优秀,考上了北京建筑大学。这个充满爱的家庭,用他们的善举展示了社会温暖的力量,诠释了人间大爱。
郝凤芹是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礼贤二村的一名普通的村民,她在26岁的时候嫁到了礼贤二村,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她和丈夫共同教育辅导两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们在学校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且都考上了国家和市属重点大学。
面对儿女常年离家求学的孤寂,郝凤芹夫妇并未沉溺于个人的小天地。他们铭记着儿子高考时曾得到的社会关爱,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决心为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他们于2003年向礼贤镇儿童福利院寄养指导中心递交了寄养孤残儿童的申请。寄养孤残儿童并非易事,需要符合严格的审核标准:家庭成员需具备爱心,支持关心孤残儿童活动;家庭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宽敞的住房;家庭环境和室内外卫生必须符合要求。
郝凤芹夫妇为了达成这一善举,积极改造房屋,努力提升家庭环境。经过福利院的实地考察和验收,他们终于达到了寄养标准。2004年初,这个温馨的家庭接纳了脑瘫儿赵更,并与福利院签订了寄养协议。赵更虽然身患残疾,不会说话,经常抽风,还有苯丙酮尿症,小便刺鼻难闻,但郝凤芹夫妇从不嫌弃,每天不厌其烦地为他洗澡、洗衣、同吃同住,不分白昼及时观察,一遇抽风就赶紧帮孩子按人中、揉摸身体。经过他们的精心护理,渐渐地赵更抽风次数减少了,病情逐渐好转,饭量也增加了。同年4月,这个家庭又接纳了患有严重额唇裂的残疾儿童赵桂。面对这个残疾儿她不急不燥,每天细致耐心为孩子喂食喂奶,接屎擦尿,换洗衣被,从早忙到深夜。福利院给每个孩子的生活费虽然有限,但郝凤芹夫妇总是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他们拿出了自己的家庭收入为孩子够买营养品和奶粉,配好以后一滴一滴的往孩子嘴里挤,夜里还要喂两三次,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照料小赵桂的身体渐渐的强壮起来。
2004年7月和2005年5月,福利院筹集了为赵桂做手术的钱,郝凤芹不顾自己腰间盘突出无法久站的问题,在20天中,全程陪护赵桂做了两次额唇裂的整形缝合手术。他们的善举得到街坊邻居们交口称赞,在外上学的子女也经常打电话询问二老的身体、生活和抚养两个孩子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孩子在郝凤芹夫妇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赵桂学会了说话,称呼郝凤芹夫妇为爸爸妈妈,与家里的孩子一样亲密无间。他上学后表现出色,获得了市级三好学生的荣誉,高中连续三年拿到奖学金,并顺利考入大学。2017年因赵更年满18岁回到福利院生活。虽然按照规定,赵桂成年后也解除了寄养关系,应当回到福利院生活,但他感恩养父母的养育之恩,选择留在这个家。
古语说慈鸟反哺,虽说赵桂还是学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但在2022年底他用自己攒的压岁钱2000元为她们夫妇每人买了一部手机,使她们夫妇非常感动,在这孩子身上充分体现出他们孝道教育的结果。现在的赵桂也时常会利用自己攒下的零花钱,为他们买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一些惊喜,在郝大姐的言传身教下,赵桂还会参加一些公益类的活动,为有需要的人群送去爱心。
如今,郝凤芹夫妇已经有了自己的孙子,家庭更加热闹和温馨。赵桂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家庭,与家里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学习。赵桂即将大学毕业,他想继续深造考研,郝凤芹夫妇全力支持他的决定。他们愿意陪伴赵桂成长、工作、娶妻生子,让他永远成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在郝凤芹夫妇的心中,赵桂就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他们的爱将永远伴随着他。
郝凤芹夫妇用他们的善良和爱心,为孤残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去关爱他人、传递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郝凤芹,女,汉族,群众,出生于1956年,大兴区礼贤镇二村的村民。
郝凤芹夫妇在2004年为福利院抚养了孤残儿童赵更和赵桂,他们都有严重的生理缺陷。因脑瘫赵更不会说话,经常抽风,同时因苯丙酮尿症,小便的味道特别刺鼻难闻,郝凤芹每天不厌其烦的为赵更洗澡、手搓洗衣服、被褥;赵桂刚来时只有一个月大,面对这个残疾儿郝凤芹不急不燥,每天细致耐心为孩子喂食喂奶,接屎擦尿。
夫妇二人用爱心和耐心呵护他们成长,不仅为孩子们提供物质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关爱和鼓励。赵桂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健康成长,学习优秀,考上了北京建筑大学。这个充满爱的家庭,用他们的善举展示了社会温暖的力量,诠释了人间大爱。
郝凤芹是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礼贤二村的一名普通的村民,她在26岁的时候嫁到了礼贤二村,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她和丈夫共同教育辅导两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们在学校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且都考上了国家和市属重点大学。
面对儿女常年离家求学的孤寂,郝凤芹夫妇并未沉溺于个人的小天地。他们铭记着儿子高考时曾得到的社会关爱,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决心为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和家庭成员的沟通,他们于2003年向礼贤镇儿童福利院寄养指导中心递交了寄养孤残儿童的申请。寄养孤残儿童并非易事,需要符合严格的审核标准:家庭成员需具备爱心,支持关心孤残儿童活动;家庭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宽敞的住房;家庭环境和室内外卫生必须符合要求。
郝凤芹夫妇为了达成这一善举,积极改造房屋,努力提升家庭环境。经过福利院的实地考察和验收,他们终于达到了寄养标准。2004年初,这个温馨的家庭接纳了脑瘫儿赵更,并与福利院签订了寄养协议。赵更虽然身患残疾,不会说话,经常抽风,还有苯丙酮尿症,小便刺鼻难闻,但郝凤芹夫妇从不嫌弃,每天不厌其烦地为他洗澡、洗衣、同吃同住,不分白昼及时观察,一遇抽风就赶紧帮孩子按人中、揉摸身体。经过他们的精心护理,渐渐地赵更抽风次数减少了,病情逐渐好转,饭量也增加了。同年4月,这个家庭又接纳了患有严重额唇裂的残疾儿童赵桂。面对这个残疾儿她不急不燥,每天细致耐心为孩子喂食喂奶,接屎擦尿,换洗衣被,从早忙到深夜。福利院给每个孩子的生活费虽然有限,但郝凤芹夫妇总是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他们拿出了自己的家庭收入为孩子够买营养品和奶粉,配好以后一滴一滴的往孩子嘴里挤,夜里还要喂两三次,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照料小赵桂的身体渐渐的强壮起来。
2004年7月和2005年5月,福利院筹集了为赵桂做手术的钱,郝凤芹不顾自己腰间盘突出无法久站的问题,在20天中,全程陪护赵桂做了两次额唇裂的整形缝合手术。他们的善举得到街坊邻居们交口称赞,在外上学的子女也经常打电话询问二老的身体、生活和抚养两个孩子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孩子在郝凤芹夫妇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赵桂学会了说话,称呼郝凤芹夫妇为爸爸妈妈,与家里的孩子一样亲密无间。他上学后表现出色,获得了市级三好学生的荣誉,高中连续三年拿到奖学金,并顺利考入大学。2017年因赵更年满18岁回到福利院生活。虽然按照规定,赵桂成年后也解除了寄养关系,应当回到福利院生活,但他感恩养父母的养育之恩,选择留在这个家。
古语说慈鸟反哺,虽说赵桂还是学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但在2022年底他用自己攒的压岁钱2000元为她们夫妇每人买了一部手机,使她们夫妇非常感动,在这孩子身上充分体现出他们孝道教育的结果。现在的赵桂也时常会利用自己攒下的零花钱,为他们买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一些惊喜,在郝大姐的言传身教下,赵桂还会参加一些公益类的活动,为有需要的人群送去爱心。
如今,郝凤芹夫妇已经有了自己的孙子,家庭更加热闹和温馨。赵桂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家庭,与家里的孩子们一起玩耍、学习。赵桂即将大学毕业,他想继续深造考研,郝凤芹夫妇全力支持他的决定。他们愿意陪伴赵桂成长、工作、娶妻生子,让他永远成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在郝凤芹夫妇的心中,赵桂就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他们的爱将永远伴随着他。
郝凤芹夫妇用他们的善良和爱心,为孤残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去关爱他人、传递爱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