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先杰,男,土家族,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谭先杰12岁时,母亲因妇科肿瘤去世,这是他从医、做妇产科医生和热心女性健康科普的原因。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土家族放牛娃,中学毕业前都是变割草放牛边读书,后来通过刻苦学习考上了大学,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妇产科学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教授。2005年谭先杰赴法国巴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作为高级科技访问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和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研修,回国后他毅然从科研转型科普,致力于女性健康科普传播,倡导并践行将“始终做科普”作为行医准则和社会公益,出版了《话说生命之宫》等多部获奖科普作品。
谭先杰,男,医学博士,1970年12月出生,土家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有3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主要从事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及临床研究。兼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中华医学会唯一科普杂志《健康世界》常务副总编。
谭先杰曾是渝东三峡库区的放牛娃,12岁时母亲因妇科肿瘤去世。失去亲人的悲痛让谭先杰立志从医,1987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1993年,他以连续3年医学院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选入北京协和医院。因母亲的原因,他选择妇产科作为终身专业,并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妇产科学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教授。他的经历以《奋斗,让梦想花开》为题发表于《人民日报》,被北京电视台拍摄成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之《致母亲》。
2005年,谭先杰赴法国巴黎大学和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研修。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编写/译《临床妇科肿瘤学》、《子宫颈学》等10部专著。先后荣获 “京城好医生”、“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国之名医·优秀风范”、“人民好医生”和中国科协 “典赞·2020科普中国”年度科研型科普人物等称号。2003年入选北京“科技新星”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和2006年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谭先杰是知名的健康科普专家,近10年从科研转型科普,致力于女性健康知识传播,包括出版科普图书和围绕作品的宣讲活动,通过向广大女性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妇女的健康意识,主动预防和早诊早治疾病,维护女性健康和生育能力,从而体现“关爱妇女,保护母亲”的妇幼工作者的核心宗旨。谭先杰的科普作品和宣讲活动得到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国务院妇女儿童委员会副主任黄晓薇同志的书面表扬。所著科普图书《话说生命之宫》(原名《子宫情事》)前后印刷17次,发行超过12万册,先后入选2016年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十佳科普图书和健康中国十大健康科普图书。2023年,《话说生命之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提名。他所著的《10天,让你避开宫颈癌》入选2019年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荣获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金奖,并入选中宣部“农家书屋”推荐书单。他还出版了《见证——一个协和医生的温情记录》《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等医学人文图书,用温暖的文字触动女性的心灵。他所著的科普理论文章《医学科普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先后发表于《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他提出的让“始终做科普”成为行医准则的观点先后被《科普时报》和《人民日报》刊发。2022年,谭先杰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关爱妇女,保护母亲:协和女性健康系列科普作品与普及活动”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日前,谭先杰被北京市推荐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
除了将科普作为行医准则和医生的公益责任外,谭先杰还热心其他公益活动。2015年,他无偿出资并精心设计“山林故事乡村客栈”,迅速让老家亲人脱贫并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50人”。2006年至2007年,谭先杰作为中组部援疆干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挂职;2014年,他作为北京市 “人才京郊行”专家,在昌平妇幼保健院挂职。2023年9月,他作为医学专家参加全国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送科技下基层惠民生”活动,向民族地区的妇女赠送科普图书,并开展健康科普讲座。2023年10月,他将书法作品展览后售出所得捐赠给青海格桑花西部助学基金。2024年,他承诺将《话说生命之宫》当年版税赠给该基金,并赠书给青海藏族地区的老师。他希望用专业的手(看病、手术)帮患病女性解除病痛,用业余的手(科普、书法)帮助女性和孩子改变命运。
谭先杰,男,土家族,197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谭先杰12岁时,母亲因妇科肿瘤去世,这是他从医、做妇产科医生和热心女性健康科普的原因。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土家族放牛娃,中学毕业前都是变割草放牛边读书,后来通过刻苦学习考上了大学,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妇产科学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教授。2005年谭先杰赴法国巴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作为高级科技访问学者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和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研修,回国后他毅然从科研转型科普,致力于女性健康科普传播,倡导并践行将“始终做科普”作为行医准则和社会公益,出版了《话说生命之宫》等多部获奖科普作品。
谭先杰,男,医学博士,1970年12月出生,土家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副主任、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有3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主要从事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及临床研究。兼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中华医学会唯一科普杂志《健康世界》常务副总编。
谭先杰曾是渝东三峡库区的放牛娃,12岁时母亲因妇科肿瘤去世。失去亲人的悲痛让谭先杰立志从医,1987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1993年,他以连续3年医学院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选入北京协和医院。因母亲的原因,他选择妇产科作为终身专业,并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妇产科学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教授。他的经历以《奋斗,让梦想花开》为题发表于《人民日报》,被北京电视台拍摄成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之《致母亲》。
2005年,谭先杰赴法国巴黎大学和国立健康与医学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哈佛大学布莱根妇女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斯隆-凯特琳纪念癌症中心研修。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编写/译《临床妇科肿瘤学》、《子宫颈学》等10部专著。先后荣获 “京城好医生”、“敬佑生命·荣耀医者”、“国之名医·优秀风范”、“人民好医生”和中国科协 “典赞·2020科普中国”年度科研型科普人物等称号。2003年入选北京“科技新星”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和2006年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谭先杰是知名的健康科普专家,近10年从科研转型科普,致力于女性健康知识传播,包括出版科普图书和围绕作品的宣讲活动,通过向广大女性普及生殖健康知识,提高妇女的健康意识,主动预防和早诊早治疾病,维护女性健康和生育能力,从而体现“关爱妇女,保护母亲”的妇幼工作者的核心宗旨。谭先杰的科普作品和宣讲活动得到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国务院妇女儿童委员会副主任黄晓薇同志的书面表扬。所著科普图书《话说生命之宫》(原名《子宫情事》)前后印刷17次,发行超过12万册,先后入选2016年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十佳科普图书和健康中国十大健康科普图书。2023年,《话说生命之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提名。他所著的《10天,让你避开宫颈癌》入选2019年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荣获第六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金奖,并入选中宣部“农家书屋”推荐书单。他还出版了《见证——一个协和医生的温情记录》《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协和妇产科医生手记》等医学人文图书,用温暖的文字触动女性的心灵。他所著的科普理论文章《医学科普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先后发表于《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他提出的让“始终做科普”成为行医准则的观点先后被《科普时报》和《人民日报》刊发。2022年,谭先杰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关爱妇女,保护母亲:协和女性健康系列科普作品与普及活动”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日前,谭先杰被北京市推荐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
除了将科普作为行医准则和医生的公益责任外,谭先杰还热心其他公益活动。2015年,他无偿出资并精心设计“山林故事乡村客栈”,迅速让老家亲人脱贫并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50人”。2006年至2007年,谭先杰作为中组部援疆干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挂职;2014年,他作为北京市 “人才京郊行”专家,在昌平妇幼保健院挂职。2023年9月,他作为医学专家参加全国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送科技下基层惠民生”活动,向民族地区的妇女赠送科普图书,并开展健康科普讲座。2023年10月,他将书法作品展览后售出所得捐赠给青海格桑花西部助学基金。2024年,他承诺将《话说生命之宫》当年版税赠给该基金,并赠书给青海藏族地区的老师。他希望用专业的手(看病、手术)帮患病女性解除病痛,用业余的手(科普、书法)帮助女性和孩子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