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3年 >  8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邵兵:二十载织防护网只为民食安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3-08-07
邵兵

一、人物介绍

邵兵,男,1973年1月出生,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邵兵主持了20余个国家省部级项目;他联合临床专家开发的基于中毒症状的“毒物筛查系统”已在多省市使用;他牵头开发了多源异构质谱数据处理平台、构建了高容量质谱数据库,实现了食品中化学危害物检测从定向向非定向跨越;他率队研制了食源性兴奋剂的检测技术、系统性建立了食品和人体样本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精准识别技术,推动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出台。

二、主要事迹

二十载防护网只为民

邵兵在实验室进行毒物检测实验

20年前,刚刚博士毕业的邵兵踏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一基层单位,选择了一个新的领域,开始从事食品安全科技工作。刚刚参加工作就碰上了食物中毒事件,彼时毒物检测是卫生检验领域的大难题,即便花费数天可能还是一无所获,而毒物不明很可能会贻误中毒患者的救治。作为一位从偏远农村山区走出来的孩子,他深知每一位中毒患者背后都多有不易。从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中毒检测技术瓶颈,让每一位中毒患者都能得到及时针对性的治疗。历经近十年研究,邵兵创新性地将循证医学理念用于食物中毒筛查,联合临床专家开发了“毒物数据检索系统”,目前,已在多个省市疾控中心使用;他再接再厉,又建立了共融共享的质谱数据处理平台,开发了不明原因食物中毒非定向筛查系统,做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无论是首都的还是外地的,无论是深夜还是假日,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进行毒物检测实验或指导,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他带领的实验室也于2011年被认定为“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邵兵运用质谱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攻坚研究

2008年,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点亮了邵兵职业生涯中另一个“高光时刻”。他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奥运支撑计划课题——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以“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开展科技攻关,周末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星光不问赶路人。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食源性兴奋剂的检测技术标准,为奥运会运动员的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绿叶衬托红花,护航造就远,2008年奥运成功的丰碑上也镌刻着这一位攀登者的奋斗足迹,他本人和团队被“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和“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和“科技奥运先进集体”。

邵兵(右)参与《做老百姓舌尖上的‘哨兵’》颁奖典礼

围绕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内分泌干扰物问题,他系统地建立了食品和人体样本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精准识别技术,开展了我国居民膳食暴露评估,发现了部分食品的健康风险,通过溯源确定了污染物来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这些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食品和食品接触材料中内分泌干扰物的限量标准和检测标准的出台,并被欧盟、德国、美国等国家采纳,用作化学品管理相关法规的立法依据,为国际内分泌干扰物管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邵兵(右一)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邵兵被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多次入选爱思唯尔被引中国科学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冬奥”专项总体咨询专家组成员;项目成果先后获中华医学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3年 >  8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邵兵:二十载织防护网只为民食安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3-08-07
邵兵

一、人物介绍

邵兵,男,1973年1月出生,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邵兵主持了20余个国家省部级项目;他联合临床专家开发的基于中毒症状的“毒物筛查系统”已在多省市使用;他牵头开发了多源异构质谱数据处理平台、构建了高容量质谱数据库,实现了食品中化学危害物检测从定向向非定向跨越;他率队研制了食源性兴奋剂的检测技术、系统性建立了食品和人体样本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精准识别技术,推动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出台。

二、主要事迹

二十载防护网只为民

邵兵在实验室进行毒物检测实验

20年前,刚刚博士毕业的邵兵踏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这一基层单位,选择了一个新的领域,开始从事食品安全科技工作。刚刚参加工作就碰上了食物中毒事件,彼时毒物检测是卫生检验领域的大难题,即便花费数天可能还是一无所获,而毒物不明很可能会贻误中毒患者的救治。作为一位从偏远农村山区走出来的孩子,他深知每一位中毒患者背后都多有不易。从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中毒检测技术瓶颈,让每一位中毒患者都能得到及时针对性的治疗。历经近十年研究,邵兵创新性地将循证医学理念用于食物中毒筛查,联合临床专家开发了“毒物数据检索系统”,目前,已在多个省市疾控中心使用;他再接再厉,又建立了共融共享的质谱数据处理平台,开发了不明原因食物中毒非定向筛查系统,做到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面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无论是首都的还是外地的,无论是深夜还是假日,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进行毒物检测实验或指导,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他带领的实验室也于2011年被认定为“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邵兵运用质谱数据处理平台进行攻坚研究

2008年,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点亮了邵兵职业生涯中另一个“高光时刻”。他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奥运支撑计划课题——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以“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开展科技攻关,周末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星光不问赶路人。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食源性兴奋剂的检测技术标准,为奥运会运动员的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绿叶衬托红花,护航造就远,2008年奥运成功的丰碑上也镌刻着这一位攀登者的奋斗足迹,他本人和团队被“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和“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科技奥运先进个人”和“科技奥运先进集体”。

邵兵(右)参与《做老百姓舌尖上的‘哨兵’》颁奖典礼

围绕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内分泌干扰物问题,他系统地建立了食品和人体样本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精准识别技术,开展了我国居民膳食暴露评估,发现了部分食品的健康风险,通过溯源确定了污染物来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这些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食品和食品接触材料中内分泌干扰物的限量标准和检测标准的出台,并被欧盟、德国、美国等国家采纳,用作化学品管理相关法规的立法依据,为国际内分泌干扰物管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邵兵(右一)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邵兵被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多次入选爱思唯尔被引中国科学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冬奥”专项总体咨询专家组成员;项目成果先后获中华医学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