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云,女,1943年3月出生,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原副庭长。
电影《法官妈妈》原型尚秀云,30多年审理990多件少年刑事案件,跟踪帮教的356名少年犯中27人考入大专院校,重犯率低于1%。坚持“爱心帮教”32年的她通过法制讲堂、家庭教育讲座著书等普法并参与立法;2014年“尚秀云涉诉少年救助中心”成立,她和少年庭法官送关爱已救助52名困境失足少年。
尚秀云,女,中共党员,海淀法院刑二庭原副庭长,正处级审判员,资深法官。她1980年2月进入海淀法院工作,1987年成立少年刑事审判合议庭至今30余年间,她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公正司法,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原则,依法公正高效地审理了990余件少年刑事案件,判处少年犯1200余人,无一被发回重审。
在院党组的具体领导下,她和少年法庭的同志们对少年法庭的法台设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了少年法庭格局,坚持庭审教育,宣判教育,依法适用非监禁刑并积极延伸审判功能,坚持判后跟踪帮教,在被判处非监禁刑的356名少年犯中,有27人考入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重新犯罪率低于1%,许多失足少年都发自内心地称呼她为“法官妈妈”,是主旋律电影《法官妈妈》的生活原型。
基于尚秀云在少年审判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曾连续26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并被评为北京市关心未成年人优秀工作者、全国法院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一等功、荣获第三届内藤国际育儿奖。她曾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海淀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在此期间,她积极参政议政,为修改和健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提出多项议案、提案和建议。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过程中,她多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十多条建议,其中“少年法庭应当在该法中予以定位”等三条建议被采纳。为此,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最高法院等11部委授予她“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突出贡献奖。
她撰写论文《“寓教于审”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的应用》,获北京市少年法庭论文评比一等奖。为了预防和减少犯罪,她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亲职教育。她所著的《法官妈妈给父母的90个建议》《别让小淘气变成大麻烦》等书籍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2012年,海淀法院成立“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2014年,在北京市民政局和海淀法院的支持下,成立“北京尚秀云涉诉少年救助中心”,她和少年法庭的法官们,先后帮助孤残儿童治愈多年的顽疾,把失足少年送上返回家乡的路,并为处于困境中被害人的未成年子女送去温暖和关爱,至今已救助了52名困境中的失足少年。她坚持32年回访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爱心帮教”活动,并被评为“爱心帮教大使”,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尚秀云,女,1943年3月出生,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原副庭长。
电影《法官妈妈》原型尚秀云,30多年审理990多件少年刑事案件,跟踪帮教的356名少年犯中27人考入大专院校,重犯率低于1%。坚持“爱心帮教”32年的她通过法制讲堂、家庭教育讲座著书等普法并参与立法;2014年“尚秀云涉诉少年救助中心”成立,她和少年庭法官送关爱已救助52名困境失足少年。
尚秀云,女,中共党员,海淀法院刑二庭原副庭长,正处级审判员,资深法官。她1980年2月进入海淀法院工作,1987年成立少年刑事审判合议庭至今30余年间,她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公正司法,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原则,依法公正高效地审理了990余件少年刑事案件,判处少年犯1200余人,无一被发回重审。
在院党组的具体领导下,她和少年法庭的同志们对少年法庭的法台设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了少年法庭格局,坚持庭审教育,宣判教育,依法适用非监禁刑并积极延伸审判功能,坚持判后跟踪帮教,在被判处非监禁刑的356名少年犯中,有27人考入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重新犯罪率低于1%,许多失足少年都发自内心地称呼她为“法官妈妈”,是主旋律电影《法官妈妈》的生活原型。
基于尚秀云在少年审判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曾连续26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并被评为北京市关心未成年人优秀工作者、全国法院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一等功、荣获第三届内藤国际育儿奖。她曾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海淀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在此期间,她积极参政议政,为修改和健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提出多项议案、提案和建议。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过程中,她多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十多条建议,其中“少年法庭应当在该法中予以定位”等三条建议被采纳。为此,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最高法院等11部委授予她“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突出贡献奖。
她撰写论文《“寓教于审”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的应用》,获北京市少年法庭论文评比一等奖。为了预防和减少犯罪,她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亲职教育。她所著的《法官妈妈给父母的90个建议》《别让小淘气变成大麻烦》等书籍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2012年,海淀法院成立“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2014年,在北京市民政局和海淀法院的支持下,成立“北京尚秀云涉诉少年救助中心”,她和少年法庭的法官们,先后帮助孤残儿童治愈多年的顽疾,把失足少年送上返回家乡的路,并为处于困境中被害人的未成年子女送去温暖和关爱,至今已救助了52名困境中的失足少年。她坚持32年回访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爱心帮教”活动,并被评为“爱心帮教大使”,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