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2年 >  7月 >  第三周榜单
[敬业奉献]周清:带村民增收致富 让党员奉献在先
首都文明网 2022-07-18

 

周清

  一、人物介绍

  周清,男,1980年1月出生,北京市政协研究室综合处处长,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任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村第一书记。

  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周清深入群众,用情工作,履职尽责。与村两委发展家庭小菜园,盘活闲置资产,为村民增收80多万元。在菜园里开展各种活动,推动一三产结合,走出了城乡融合、乡村旅游的致富路。他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推动低收入户全都脱低,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党建试点,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定党员联系户、党员承诺等制度,推进乡村治理。 

  二、主要事迹

带村民增收致富 让党员奉献在先

周清接受电视台采访

  2020年1月,周清同志被北京市政协派到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他对村里实际情况并不了解。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在决胜之年让北庄村好起来,是他的初心和使命。于是,在春节前他利用市政协全会等机会,希望大家能到村里投资兴业,帮助北庄发展。可是没想到,很快就遇到新冠病毒疫情。

  疫情彻底打乱了他的帮扶计划,防疫成了头等大事,保证村民生命安全成了首要任务,他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从酷寒严冬,到春暖花开,再到夏日炎炎,风雨无阻,每天与村里党员、志愿者一起值守。在村口为出入人员登记,测温。成立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疫工作方案;建立以党员带志愿者的轮流值班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议摸排本村村民外出工作情况,管控风险源头。入户核查外来人口,摸清底数。解读有关防疫政策,协助妥善处理外来人员进村问题。排查去新发地、北大国际等疫区的人员,组织开展核酸检测。联系政协委员,向村民捐赠医用手套。积极宣传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引导村民理性看待疫情。发表《筑牢社区这座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理论文章,被市里多个平台全文转载。在广大村民、全体党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村里都没有出现疫情。

疫情期间周清(右二)积极参与村卡口值守

  在防疫过程中,周清走家串户,深入农民田间地头,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绘制了村庄土地分布示意图、村民居住分布图,真正了解了村庄资源禀赋。

  北庄村共有94户、189口人,主要有百合园、100亩果园、20个空置大棚和部分空置房屋。百合园经营得不错,而果园和大棚大多闲置。当时他想,如果把这些果园、大棚、部分空置房屋全部承包出去,每年可为村民带来几十万的收入。中央提出防疫和经济发展双统筹后,在他的推动下,北庄村逐步开放,投资兴业的人进村进行点对点考察。但是,承包之路并不顺利,陆续来了30多人来考察,都没有合作成功。原因在于,没有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一个大棚2000多元不贵,但雇一个人来种一年要3-4万元,成本太高。在与各方面交流中,他了解到不少城里人有种地的愿望,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菜园,实现田园梦想。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希望带着孩子来种地,让孩子体验劳动、体验农耕,帮助孩子成长。同时,流村镇作为国家级生态镇,也只能发展旅游养老等绿色产业。在调研基础上,他与村委们商量,提出可以尝试搞家庭小菜园项目。

周清(左一)入户家访时与北庄村民一起观看电视节目

  家庭小菜园项目成效明显。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过去一个大棚2000多元都没有人要,现在每个棚收入1万多元。自4月份启动项目以来,已包出4个大棚,村民增收4万多元。二是收获了绿色生态蔬菜。目前每位承租者都吃上了自己种的蔬菜,满意度很高,有的又承包了新的菜地。三是盘活了闲置资产。大棚的出租带动城里人走进北庄村,他们有的采摘樱桃,有承租农家小院,有的承租小果园,目前已带动出租了两个小院、一个果园,村民增收近20万元,加上合同收入,共计近50万元。四是带动了乡村旅游。家庭小菜园每周吸引的城里人,少者几十,多者近百,为此村里开了两家农家乐,出售鸡蛋蜂蜜等农产品。

周清(左一)主持村“两委“会议

  北京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是休闲观光农业,农村必然走乡村旅游道路,农民必然加入服务业的行列。北庄村的未来也走乡村旅游的道路。要发展乡村旅游,关键是要有抓手,造特色,聚人气。家庭小菜园,就是很好的抓手,能够带来人气。家庭小菜园只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把真正想种菜的人吸引来;只要把服务搞好,做出名气,就可以长期发展。在小菜园上还可以建设学生劳动基地、蔬菜基地、科研基地,开展各种团建、亲子等活动,随着人气聚集,可以发展农家乐和民宿,这样乡村旅游就可以发展起来。

周清察看村内大棚内蔬菜长势

  目前,家庭小菜园的试验阶段已经完成,下一步要研究如何扩大规模。同时,家庭小菜园也吸引了多家民宿公司来洽谈发展乡村旅游,如果合作成功,北庄村将走上一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2年 >  7月 >  第三周榜单
[敬业奉献]周清:带村民增收致富 让党员奉献在先
首都文明网 2022-07-18

 

周清

  一、人物介绍

  周清,男,1980年1月出生,北京市政协研究室综合处处长,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任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村第一书记。

  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周清深入群众,用情工作,履职尽责。与村两委发展家庭小菜园,盘活闲置资产,为村民增收80多万元。在菜园里开展各种活动,推动一三产结合,走出了城乡融合、乡村旅游的致富路。他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推动低收入户全都脱低,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党建试点,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定党员联系户、党员承诺等制度,推进乡村治理。 

  二、主要事迹

带村民增收致富 让党员奉献在先

周清接受电视台采访

  2020年1月,周清同志被北京市政协派到昌平区流村镇北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他对村里实际情况并不了解。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在决胜之年让北庄村好起来,是他的初心和使命。于是,在春节前他利用市政协全会等机会,希望大家能到村里投资兴业,帮助北庄发展。可是没想到,很快就遇到新冠病毒疫情。

  疫情彻底打乱了他的帮扶计划,防疫成了头等大事,保证村民生命安全成了首要任务,他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从酷寒严冬,到春暖花开,再到夏日炎炎,风雨无阻,每天与村里党员、志愿者一起值守。在村口为出入人员登记,测温。成立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疫工作方案;建立以党员带志愿者的轮流值班制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议摸排本村村民外出工作情况,管控风险源头。入户核查外来人口,摸清底数。解读有关防疫政策,协助妥善处理外来人员进村问题。排查去新发地、北大国际等疫区的人员,组织开展核酸检测。联系政协委员,向村民捐赠医用手套。积极宣传防控政策和防护知识,引导村民理性看待疫情。发表《筑牢社区这座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理论文章,被市里多个平台全文转载。在广大村民、全体党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村里都没有出现疫情。

疫情期间周清(右二)积极参与村卡口值守

  在防疫过程中,周清走家串户,深入农民田间地头,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绘制了村庄土地分布示意图、村民居住分布图,真正了解了村庄资源禀赋。

  北庄村共有94户、189口人,主要有百合园、100亩果园、20个空置大棚和部分空置房屋。百合园经营得不错,而果园和大棚大多闲置。当时他想,如果把这些果园、大棚、部分空置房屋全部承包出去,每年可为村民带来几十万的收入。中央提出防疫和经济发展双统筹后,在他的推动下,北庄村逐步开放,投资兴业的人进村进行点对点考察。但是,承包之路并不顺利,陆续来了30多人来考察,都没有合作成功。原因在于,没有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一个大棚2000多元不贵,但雇一个人来种一年要3-4万元,成本太高。在与各方面交流中,他了解到不少城里人有种地的愿望,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菜园,实现田园梦想。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希望带着孩子来种地,让孩子体验劳动、体验农耕,帮助孩子成长。同时,流村镇作为国家级生态镇,也只能发展旅游养老等绿色产业。在调研基础上,他与村委们商量,提出可以尝试搞家庭小菜园项目。

周清(左一)入户家访时与北庄村民一起观看电视节目

  家庭小菜园项目成效明显。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过去一个大棚2000多元都没有人要,现在每个棚收入1万多元。自4月份启动项目以来,已包出4个大棚,村民增收4万多元。二是收获了绿色生态蔬菜。目前每位承租者都吃上了自己种的蔬菜,满意度很高,有的又承包了新的菜地。三是盘活了闲置资产。大棚的出租带动城里人走进北庄村,他们有的采摘樱桃,有承租农家小院,有的承租小果园,目前已带动出租了两个小院、一个果园,村民增收近20万元,加上合同收入,共计近50万元。四是带动了乡村旅游。家庭小菜园每周吸引的城里人,少者几十,多者近百,为此村里开了两家农家乐,出售鸡蛋蜂蜜等农产品。

周清(左一)主持村“两委“会议

  北京未来农业发展方向是休闲观光农业,农村必然走乡村旅游道路,农民必然加入服务业的行列。北庄村的未来也走乡村旅游的道路。要发展乡村旅游,关键是要有抓手,造特色,聚人气。家庭小菜园,就是很好的抓手,能够带来人气。家庭小菜园只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把真正想种菜的人吸引来;只要把服务搞好,做出名气,就可以长期发展。在小菜园上还可以建设学生劳动基地、蔬菜基地、科研基地,开展各种团建、亲子等活动,随着人气聚集,可以发展农家乐和民宿,这样乡村旅游就可以发展起来。

周清察看村内大棚内蔬菜长势

  目前,家庭小菜园的试验阶段已经完成,下一步要研究如何扩大规模。同时,家庭小菜园也吸引了多家民宿公司来洽谈发展乡村旅游,如果合作成功,北庄村将走上一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