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一、人物介绍
唐燕,女,1962年12月出生,通州区张家湾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创业开发出上千款“中国娃娃”的唐燕,在贵州做志愿者时了解当地贫困情况萌生救助之心,在贵州职业学院增设中职班公益培养贫困女孩学习非遗技艺。她提供助学金、帮她们定人生规划,还住进公司妈妈般照料实习的孩子。8年来唐人坊已帮助300多名贫困女孩脱贫自立,培养出不少骨干人才。
二、主要事迹
慈心妈妈帮贵州女孩脱贫自立
唐燕,女,1962年12月出生,汉族,通州区张家湾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三都河镇,群山环绕下的百鸟河畔有一座非营利性公益慈善大学——盛华职业学院。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是这里的唯一中职生院系。学院的创始人便是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燕。2012年至今,唐人坊已帮助贵州300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成长为经济独立、内心自信女性。
唐人坊是一家创办于2003年的企业,位于张家湾镇。创始人唐燕因自幼钟爱娃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制作技艺”与日本人形制作技艺相结合,开发出上千款中国娃娃。
唐燕与她创立的品牌“唐人坊”
唐燕在园区内拍照留影
2011年,唐燕机缘巧合去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做志愿者。彼时,她了解到贵州富含多个民族的丰厚文化资源。在一次深入乡村寻访手工艺人的途中,村里一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为她引路,小姑娘一直背着个婴儿。“这是你的弟弟妹妹么?”唐燕问道。“不,这是我的孩子。”这个回答让唐燕很震惊。当听说“少女妈妈”在当地并不罕见时,她更加难掩内心的忧虑。
“得做点儿什么帮帮她们。”唐燕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当年,她就向盛华职业学院提出增设一个中职班,由唐人坊负责费用,面向贫困家庭的女孩招生。这个班学制两年,主要学习贵州当地的非遗技艺,并以蜡染、刺绣、枫香染、人偶制作等12门专业课为特色。
2012年初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许多初中毕业班的学生收到了一份招生广告宣传页,宣传页上最醒目的宣传语是“零学费完成学业”“零基础学习非遗”。几天时间,这条广告就传遍了各个山寨。“本来我们只计划招收30名学生,但考试那天来了200多个身着民族盛装的女娃娃。”唐燕至今还记得,两轮笔试、一轮面试下来,许多排名未进前30的孩子还是不肯离去,眼里充满期待。有一位个子很小的女孩抱着老师说:“我没有妈妈了,很想来读书。”最终,第一年的班级规模扩大到50人。
唐燕带队对第一批入学的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家访。“有的孩子家距离通车的大路需要步行一个半小时;有的家里家徒四壁,墙壁就是一圈塑料布而已;有的人家房顶只是一床席子…唐燕说,这次家访深深震撼了她。
唐燕(右二)进行家访
唐燕(左一)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从此有了一个传统,开班第一课从生理卫生常识讲起。“每个女生发三个洗脸盆,男生发两个。”唐燕回忆,三个脸盆,一个用来洗脚、一个用来洗脸,第三个盆做什么用?对这个问题,50个女生面面相觑都答不出来。已经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对女性生理卫生常识知之甚少。唐燕要从女孩子小便后要如何擦屁股讲起,事无巨细。
还有许多问题让老师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唐燕为每个学生每个月发放300元生活费,可有的孩子将这点补助贴补给了家里,为了省钱不惜两个人吃一份饭,让人心疼又恼火。还有的孩子热爱上学,可家里为了给哥哥娶亲,不得不先逼着妹妹出嫁,老师们无形中陷入了一场孩子受教育权利的争夺战。
唐燕(右三)和她培养的学生合影
唐燕心里有三个三年计划。“头三年学一门手艺;中间三年找一份稳定工作,改善家里生活;后三年,努力在出嫁前为自己攒出一套房。”为此,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唐燕都会扶上马送一程。
在唐人坊非遗学院学习的学生,第三个学期结束后就可开始实习。她们实习的第一选择是北京或贵州的唐人坊公司,有的后来留在唐人坊工作。
唐燕与毕业的学子
在位于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的唐人坊公司生产车间,布依族女孩罗金凤埋头制作着绢人。她曾是唐燕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2013年来北京实习是她第一次坐火车走出大山。“当时全班来了30多人。”罗金凤回忆,她来到唐人坊先从为娃娃梳头做起,一梳就是一年。后来,她根据当时热门影视剧里主演的发型,设计出娃娃的新款头饰,被唐燕发现了设计能力,进而开始尝试娃娃造型设计。如今的她已是公司的业务骨干,还获得了工美协会优秀青年技师称号。目前,在公司的帮助下,她在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接受继续教育。和罗金凤同一批来京的罗琳花,试过多个岗位都找不到感觉。唐燕就把她带在身边,从做会议记录开始培养。如今,罗琳花已是公司培训部经理。最新一批实习生中,17岁的罗文敏在公司帮助下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学习,见了不少世面。
唐燕与唐娃娃
唐燕与唐人坊制作的唐娃娃
这一切当然不会一帆风顺,试错的代价,往往要由唐燕来承担。曾有一位来唐人坊实习的孩子不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在激光切割机没断电的情况下离开工位去卫生间,操作间因此起火,损失近20万元。还有的孩子把娃娃制作图样画错,投入生产后才发现,造成不小损失,但这一切都没影响过唐燕继续干下去的决心。
自从第一批孩子来到唐人坊后,唐燕就住进了公司通州厂区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白天忙工作,晚上照顾孩子们,一晃就是8年多。她在心中统计过,300多个从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毕业的孩子,大部分在当地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平均月工资约4000元,最高的月薪能上万。
每当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唐燕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获得我办学资助的孩子60%是留守儿童,想到她们的成长经历,我常止不住眼泪。我没计算过个人到底投入过多少钱,因为重要的不是金钱上的付出,而是精力的付出。当她们迈进校门的时候,我就承担起了一部分妈妈的责任。所以,我一个也不能放弃,每一个都要负责到底。”
唐燕
一、人物介绍
唐燕,女,1962年12月出生,通州区张家湾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创业开发出上千款“中国娃娃”的唐燕,在贵州做志愿者时了解当地贫困情况萌生救助之心,在贵州职业学院增设中职班公益培养贫困女孩学习非遗技艺。她提供助学金、帮她们定人生规划,还住进公司妈妈般照料实习的孩子。8年来唐人坊已帮助300多名贫困女孩脱贫自立,培养出不少骨干人才。
二、主要事迹
慈心妈妈帮贵州女孩脱贫自立
唐燕,女,1962年12月出生,汉族,通州区张家湾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三都河镇,群山环绕下的百鸟河畔有一座非营利性公益慈善大学——盛华职业学院。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是这里的唯一中职生院系。学院的创始人便是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燕。2012年至今,唐人坊已帮助贵州300多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成长为经济独立、内心自信女性。
唐人坊是一家创办于2003年的企业,位于张家湾镇。创始人唐燕因自幼钟爱娃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制作技艺”与日本人形制作技艺相结合,开发出上千款中国娃娃。
唐燕与她创立的品牌“唐人坊”
唐燕在园区内拍照留影
2011年,唐燕机缘巧合去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做志愿者。彼时,她了解到贵州富含多个民族的丰厚文化资源。在一次深入乡村寻访手工艺人的途中,村里一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为她引路,小姑娘一直背着个婴儿。“这是你的弟弟妹妹么?”唐燕问道。“不,这是我的孩子。”这个回答让唐燕很震惊。当听说“少女妈妈”在当地并不罕见时,她更加难掩内心的忧虑。
“得做点儿什么帮帮她们。”唐燕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当年,她就向盛华职业学院提出增设一个中职班,由唐人坊负责费用,面向贫困家庭的女孩招生。这个班学制两年,主要学习贵州当地的非遗技艺,并以蜡染、刺绣、枫香染、人偶制作等12门专业课为特色。
2012年初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许多初中毕业班的学生收到了一份招生广告宣传页,宣传页上最醒目的宣传语是“零学费完成学业”“零基础学习非遗”。几天时间,这条广告就传遍了各个山寨。“本来我们只计划招收30名学生,但考试那天来了200多个身着民族盛装的女娃娃。”唐燕至今还记得,两轮笔试、一轮面试下来,许多排名未进前30的孩子还是不肯离去,眼里充满期待。有一位个子很小的女孩抱着老师说:“我没有妈妈了,很想来读书。”最终,第一年的班级规模扩大到50人。
唐燕带队对第一批入学的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家访。“有的孩子家距离通车的大路需要步行一个半小时;有的家里家徒四壁,墙壁就是一圈塑料布而已;有的人家房顶只是一床席子…唐燕说,这次家访深深震撼了她。
唐燕(右二)进行家访
唐燕(左一)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从此有了一个传统,开班第一课从生理卫生常识讲起。“每个女生发三个洗脸盆,男生发两个。”唐燕回忆,三个脸盆,一个用来洗脚、一个用来洗脸,第三个盆做什么用?对这个问题,50个女生面面相觑都答不出来。已经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对女性生理卫生常识知之甚少。唐燕要从女孩子小便后要如何擦屁股讲起,事无巨细。
还有许多问题让老师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唐燕为每个学生每个月发放300元生活费,可有的孩子将这点补助贴补给了家里,为了省钱不惜两个人吃一份饭,让人心疼又恼火。还有的孩子热爱上学,可家里为了给哥哥娶亲,不得不先逼着妹妹出嫁,老师们无形中陷入了一场孩子受教育权利的争夺战。
唐燕(右三)和她培养的学生合影
唐燕心里有三个三年计划。“头三年学一门手艺;中间三年找一份稳定工作,改善家里生活;后三年,努力在出嫁前为自己攒出一套房。”为此,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唐燕都会扶上马送一程。
在唐人坊非遗学院学习的学生,第三个学期结束后就可开始实习。她们实习的第一选择是北京或贵州的唐人坊公司,有的后来留在唐人坊工作。
唐燕与毕业的学子
在位于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的唐人坊公司生产车间,布依族女孩罗金凤埋头制作着绢人。她曾是唐燕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2013年来北京实习是她第一次坐火车走出大山。“当时全班来了30多人。”罗金凤回忆,她来到唐人坊先从为娃娃梳头做起,一梳就是一年。后来,她根据当时热门影视剧里主演的发型,设计出娃娃的新款头饰,被唐燕发现了设计能力,进而开始尝试娃娃造型设计。如今的她已是公司的业务骨干,还获得了工美协会优秀青年技师称号。目前,在公司的帮助下,她在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接受继续教育。和罗金凤同一批来京的罗琳花,试过多个岗位都找不到感觉。唐燕就把她带在身边,从做会议记录开始培养。如今,罗琳花已是公司培训部经理。最新一批实习生中,17岁的罗文敏在公司帮助下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学习,见了不少世面。
唐燕与唐娃娃
唐燕与唐人坊制作的唐娃娃
这一切当然不会一帆风顺,试错的代价,往往要由唐燕来承担。曾有一位来唐人坊实习的孩子不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在激光切割机没断电的情况下离开工位去卫生间,操作间因此起火,损失近20万元。还有的孩子把娃娃制作图样画错,投入生产后才发现,造成不小损失,但这一切都没影响过唐燕继续干下去的决心。
自从第一批孩子来到唐人坊后,唐燕就住进了公司通州厂区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白天忙工作,晚上照顾孩子们,一晃就是8年多。她在心中统计过,300多个从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毕业的孩子,大部分在当地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平均月工资约4000元,最高的月薪能上万。
每当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唐燕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获得我办学资助的孩子60%是留守儿童,想到她们的成长经历,我常止不住眼泪。我没计算过个人到底投入过多少钱,因为重要的不是金钱上的付出,而是精力的付出。当她们迈进校门的时候,我就承担起了一部分妈妈的责任。所以,我一个也不能放弃,每一个都要负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