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1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敬业奉献]张昊:硬核航天人为“火星航班”热防护
首都文明网 2021-08-16

 

张昊

一、人物介绍

        张昊,男,1980年2月出生,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副所长。

        张昊2007年开始研制用于航天器热防护的气凝胶产品,尝试了近千种配方、眼角膜还曾被灼伤,终获优异样品,2010年进入生产阶段。至2018年,团队已掌握了气凝胶结构可控设备和工程应用的全套技术,在包括长征五号、天舟一号在内的二十几型航天装备上应用,最终成功搭上了飞往火星的“航班”,为“天问一号”立功。 

二、主要事迹

硬核航天人为“火星航班”热防护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承载着中国人对无限星空的向往成功降落在火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在天问探“火”的背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气凝胶创新团队研制的气凝胶材料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张昊以其十余年的职业生涯见证了气凝胶材料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他说:一切成果都来自一招一式、踏踏实实的“修炼”。

张昊带领团队建成了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设备

科研不惧“走迷宫”

        2007年,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张昊放弃了多家外企、高校以及民企伸来的橄榄枝,选择来到306所,成为一名航天人,并由此踏上气凝胶材料的科研之路。

        “当时某重点预研型号急需一种热防护材料,性能指标要求特别高,这种材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张昊回忆说。然而,他只能从文献上查到这种材料的性能参数,既没有样品,也没有技术细节。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配方实验,连午饭都在实验室解决;晚上还经常背着笔记本,跑回曾经读书的中科院,查外文文献。

张昊工作照

        为了掌握更好的工艺路线,他尝试了近千种配方,各种试验数据记满了厚厚的几个本子。按他的话说,“科研就像探索迷宫,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把那些死胡同全部走过一遍,才能找到方向。”

        有一次,张昊按照一篇文献提出的路线去做验证试验,小有收获。几轮试验下来,他突然感觉眼睛刺痛,被送到了医院。原来,试验中某个化学反应的副产物挥发性很强,灼伤了他的眼角膜。

        出院后,张昊回到家躺在床上闭目静养,他索性静下心来在脑海里整理那一段试验过程,思考着如何改进配方、优化路线。一周后,眼睛稍微恢复,他马上跑回实验室验证自己的想法。果然!采用更加安全的配方和反应环境,同样得到了性能优异的样品。

张昊与团队中的青年人沟通

最“硬核”的航天人

        工程化应用是材料研究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气凝胶的大规模生产,就涉及到一种核心设备--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设备。

        “国内当时并没有能够成功设计和生产这种设备的厂商,而国外设备动辄上千万,让我们望而却步。”张昊回忆说。那时所里只有一台20L容积的实验室级设备,根本无法实现全套工艺参数的掌握,并放大至工程应用量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昊和团队伙伴决定到车间里工作,亲自采集数据。那时候,拆阀门、换加热棒、换压力表,张昊已经得心应手。他甚至可以熟练地画出整套装备管路的走向、温度传感器的位置……通过在车间一点点地摸索和积累,他们成功将这一核心设备放大到工程量级,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1500L超临界干燥设备,打通了实现气凝胶防护材料的批量工程化生产的重重关节!

张昊阅读学术专著

        2010年,气凝胶研究开始从试验迈入生产阶段。年底,张昊和团队带着近六米长、铺设了热防护层的整套航天设备接受石英灯加热考核验证试验。所在的厂房是为这次大型地面试验任务临时搭建的,还没有完工,只有柱子和房顶。纤维布围成的“墙壁”,四处透着寒风,大家只能轮流到安装了空调的集装箱内取暖。

        张昊回忆,“为了确保试验的真实性,装备里装了一百多公斤的燃油。一旦热防护层失效,燃油会遇到高温的金属壳体,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那时候,消防车就停在试验现场旁边,以防万一。

        试验开始,装备表面迅速升至几百度,装备热防护层内部的温度开始缓慢上升,张昊紧紧盯着监视器上传回的传感器温度。听到“试验停止”,他赶紧跑过去看数据,一切正常。漫长的1300秒终于结束,热防护效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这次试验的成功为热防护材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经过前期扎实的基础研究,到2018年,张昊团队已经掌握了气凝胶结构可控设备和工程应用的全套技术,先后发展了中温型、高温型等几个系列气凝胶产品,在二十几型航天装备都获得了应用。

张昊正在记录实验数据

“天问一号”的“火星时代”

        长征五号在2016年顺利完成发射,张昊团队提供的热防护材料功不可没。2017年再传喜讯,他们研制的基于气凝胶材料的真空绝热板被成功装载在天舟一号的低温锁柜中随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对于张昊团队来说,每一份捷报的背后,是几千个日子里航天技术的砥砺深耕。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而早在2014年,张昊团队就收到了火星探测关于热防护材料的需求并开始研发。

        “我们需要为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两种不同的气凝胶材料。”张昊介绍说,“一种用于隔绝火星探测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上千度的高温,一种用于保护火星车抵御火星表面极寒环境。”两种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都极为苛刻,为研发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张昊正在进行试验

        如果说科学发现还有灵光乍现的幸运,那科学的探索和工程的应用则没有捷径。7年来,张昊和同事们尝试了上百种配方,把几十个工艺参数化整为零,研制的材料先后经过了物理特性、力学特性、隔热性能和空间环境耐候性能等四大类总共98项试验测试,而且每一项试验都需要经过多个批次的重复验证。最终,他们开发的两种气凝胶材料成功搭上了飞往火星的“航班”。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认知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深化,相辅相成的就是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天问一号”的研制任务已暂告一段落,展望“十四五”,张昊和团队对气凝胶材料提出了“更高性能、更多功能”的研究目标,盼望着他们研发的气凝胶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工业保温和建筑节能等领域扩大应用,为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自己的贡献。

张昊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1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敬业奉献]张昊:硬核航天人为“火星航班”热防护
首都文明网 2021-08-16

 

张昊

一、人物介绍

        张昊,男,1980年2月出生,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副所长。

        张昊2007年开始研制用于航天器热防护的气凝胶产品,尝试了近千种配方、眼角膜还曾被灼伤,终获优异样品,2010年进入生产阶段。至2018年,团队已掌握了气凝胶结构可控设备和工程应用的全套技术,在包括长征五号、天舟一号在内的二十几型航天装备上应用,最终成功搭上了飞往火星的“航班”,为“天问一号”立功。 

二、主要事迹

硬核航天人为“火星航班”热防护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承载着中国人对无限星空的向往成功降落在火星,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在天问探“火”的背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气凝胶创新团队研制的气凝胶材料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这个团队的带头人,张昊以其十余年的职业生涯见证了气凝胶材料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他说:一切成果都来自一招一式、踏踏实实的“修炼”。

张昊带领团队建成了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设备

科研不惧“走迷宫”

        2007年,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张昊放弃了多家外企、高校以及民企伸来的橄榄枝,选择来到306所,成为一名航天人,并由此踏上气凝胶材料的科研之路。

        “当时某重点预研型号急需一种热防护材料,性能指标要求特别高,这种材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张昊回忆说。然而,他只能从文献上查到这种材料的性能参数,既没有样品,也没有技术细节。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配方实验,连午饭都在实验室解决;晚上还经常背着笔记本,跑回曾经读书的中科院,查外文文献。

张昊工作照

        为了掌握更好的工艺路线,他尝试了近千种配方,各种试验数据记满了厚厚的几个本子。按他的话说,“科研就像探索迷宫,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把那些死胡同全部走过一遍,才能找到方向。”

        有一次,张昊按照一篇文献提出的路线去做验证试验,小有收获。几轮试验下来,他突然感觉眼睛刺痛,被送到了医院。原来,试验中某个化学反应的副产物挥发性很强,灼伤了他的眼角膜。

        出院后,张昊回到家躺在床上闭目静养,他索性静下心来在脑海里整理那一段试验过程,思考着如何改进配方、优化路线。一周后,眼睛稍微恢复,他马上跑回实验室验证自己的想法。果然!采用更加安全的配方和反应环境,同样得到了性能优异的样品。

张昊与团队中的青年人沟通

最“硬核”的航天人

        工程化应用是材料研究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气凝胶的大规模生产,就涉及到一种核心设备--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设备。

        “国内当时并没有能够成功设计和生产这种设备的厂商,而国外设备动辄上千万,让我们望而却步。”张昊回忆说。那时所里只有一台20L容积的实验室级设备,根本无法实现全套工艺参数的掌握,并放大至工程应用量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昊和团队伙伴决定到车间里工作,亲自采集数据。那时候,拆阀门、换加热棒、换压力表,张昊已经得心应手。他甚至可以熟练地画出整套装备管路的走向、温度传感器的位置……通过在车间一点点地摸索和积累,他们成功将这一核心设备放大到工程量级,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1500L超临界干燥设备,打通了实现气凝胶防护材料的批量工程化生产的重重关节!

张昊阅读学术专著

        2010年,气凝胶研究开始从试验迈入生产阶段。年底,张昊和团队带着近六米长、铺设了热防护层的整套航天设备接受石英灯加热考核验证试验。所在的厂房是为这次大型地面试验任务临时搭建的,还没有完工,只有柱子和房顶。纤维布围成的“墙壁”,四处透着寒风,大家只能轮流到安装了空调的集装箱内取暖。

        张昊回忆,“为了确保试验的真实性,装备里装了一百多公斤的燃油。一旦热防护层失效,燃油会遇到高温的金属壳体,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那时候,消防车就停在试验现场旁边,以防万一。

        试验开始,装备表面迅速升至几百度,装备热防护层内部的温度开始缓慢上升,张昊紧紧盯着监视器上传回的传感器温度。听到“试验停止”,他赶紧跑过去看数据,一切正常。漫长的1300秒终于结束,热防护效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这次试验的成功为热防护材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经过前期扎实的基础研究,到2018年,张昊团队已经掌握了气凝胶结构可控设备和工程应用的全套技术,先后发展了中温型、高温型等几个系列气凝胶产品,在二十几型航天装备都获得了应用。

张昊正在记录实验数据

“天问一号”的“火星时代”

        长征五号在2016年顺利完成发射,张昊团队提供的热防护材料功不可没。2017年再传喜讯,他们研制的基于气凝胶材料的真空绝热板被成功装载在天舟一号的低温锁柜中随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对于张昊团队来说,每一份捷报的背后,是几千个日子里航天技术的砥砺深耕。

        2021年5月,“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而早在2014年,张昊团队就收到了火星探测关于热防护材料的需求并开始研发。

        “我们需要为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两种不同的气凝胶材料。”张昊介绍说,“一种用于隔绝火星探测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上千度的高温,一种用于保护火星车抵御火星表面极寒环境。”两种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都极为苛刻,为研发团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张昊正在进行试验

        如果说科学发现还有灵光乍现的幸运,那科学的探索和工程的应用则没有捷径。7年来,张昊和同事们尝试了上百种配方,把几十个工艺参数化整为零,研制的材料先后经过了物理特性、力学特性、隔热性能和空间环境耐候性能等四大类总共98项试验测试,而且每一项试验都需要经过多个批次的重复验证。最终,他们开发的两种气凝胶材料成功搭上了飞往火星的“航班”。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认知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扩展深化,相辅相成的就是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天问一号”的研制任务已暂告一段落,展望“十四五”,张昊和团队对气凝胶材料提出了“更高性能、更多功能”的研究目标,盼望着他们研发的气凝胶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工业保温和建筑节能等领域扩大应用,为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出自己的贡献。

张昊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