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1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诚实守信]尹志刚:非遗传承人造血式扶贫 三千多薯农受益
首都文明网 2021-08-16

 

尹志刚

一、人物介绍

        尹志刚,男,1968年3月出生,北京德润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氏粉条”第七代传承人尹志刚,10年前在京建成第一条无明矾粉条自动生产线,产品远销海外。为寻找最好的淀粉原料,他考察马铃薯主产区被贫困震撼,2019年在内蒙古察右中旗投资生产线带动八百人就业、成立种植合作社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还通过扶贫资金入股项目为3000多贫困人口带来收益。

二、主要事迹

非遗传承人造血式扶贫 三千多薯农受益

        尹志刚,男,汉族,出生1968年3月,中共党员,北京德润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志刚在乌兰察布考察马铃薯种植情况

        2020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内蒙古察右中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十度。但在全球最大的无明矾粉条生产基地--京一根(内蒙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董事长尹志刚正在一线指挥设备安装。“设备今冬投产,明年几万薯农就能增收几个亿,实现脱贫”!尹志刚这样激励着现场的工人。

弘扬非遗文化过程中被贫困地区震撼

        粉条是传统食品,普遍添加明矾,经常食用会导致老年痴呆。清同治年间,涿州人尹老先生在北京制作、售卖粉条。因为制作粉条需要添加明矾,对人体有害,于是尹老先生创造了不用明矾制造粉条的工艺,并传下祖训:尹家的粉条,永远不用明矾。时至今日,尹氏无明矾老手艺粉条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尹志刚则是非遗第七代传承人。为信守承诺,让消费者远离明矾,十年前,尹志刚在京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无明矾粉条自动化生产线。

        由于品质过硬,京一根粉条出口到日本、欧盟和美国,成了食品行业响当当的品牌。但无明矾粉条成本较高,在国内,市场一度不畅。有人劝尹志刚,说国内市场看重价格,何必坚持无明矾呢?尹志刚说,粉条不加明矾,是一百年承诺,钱可以少挣,但粉条不能加明矾!于是,京一根国内销售的粉条,坚持与出口产品实行“同线、同质、同标”,每一根粉条都是欧盟标准!

        尹志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一根无明矾老手艺粉条的传承人,为弘扬非遗文化,让老百姓吃上健康的无明矾粉条,十年前,尹志刚倾其所有,在北京建成中国第一条无明矾粉条自动化生产线。由于产品品质过硬,粉条一时畅销,还出口到日本、欧盟和美国,成了业内响当当的品牌。

尹志刚援助土城子乡西湾子村

        要让消费者接受无明矾粉条,就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努力把成本降下来。尹志刚认为,只有通过建设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企业,才能实现高品质,低成本。于是,2019年,尹志刚在察右中旗总投资1.8亿,建设世界最大的无明矾粉条生产项目,带动当地八百人就业。为保证原料供给,尹志刚推动当地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通过定单农业,促成当地马铃薯种植户成立种植合作社,并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马铃薯。

        为了找到最好的淀粉原料,尹志刚跑遍了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我没想到马铃薯的产地还有这么多贫困人口!”尹志刚经常讲,“我们要让消费者吃上健康的无明矾粉条,就必须让种植马铃薯的农民脱贫致富,安心种植,我们必须为薯农做点事情!”

尽其所能带动农民增收

尹志刚就马铃薯深加工项目与察右中旗人民政府签约

        带着助力农户脱贫的愿念,京一根采购原料开始向贫困地区倾斜。察右中旗当时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有五十五万亩优质马铃薯。尹志刚就在当地优先采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马铃薯。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要振兴乡村,实现薯农彻底脱贫,必须打通马铃薯产业的价值链,实现马铃薯价值的提升。为此,尹志刚决定将工厂建到田间地头。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尹志刚还促成察右中旗成立种植合作社,提供种子、化肥和订单,并高于市价收购马铃薯。农民安心种植,京一根也可对标准的马铃薯进行清洗、分类、精加工。品相最佳的马铃薯鲜食或切片,剩余马铃薯和加工剩余的薯皮用于加工淀粉。通过对马铃薯“吃干榨净”,马铃薯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京一根也得以有能力反哺薯农,实现产业良性循环。

尹志刚带领京一根在疫情期间捐赠物资

        有人问尹志刚:“你的粉条卖的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去搞马铃薯?农村的事牵扯精力,值得吗?”尹志刚回答:“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我帮助薯乡脱贫,也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人的一生不应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多为社会做一点贡献,不要虚度年华!”

尹志刚带领京一根在疫情期间捐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1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诚实守信]尹志刚:非遗传承人造血式扶贫 三千多薯农受益
首都文明网 2021-08-16

 

尹志刚

一、人物介绍

        尹志刚,男,1968年3月出生,北京德润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氏粉条”第七代传承人尹志刚,10年前在京建成第一条无明矾粉条自动生产线,产品远销海外。为寻找最好的淀粉原料,他考察马铃薯主产区被贫困震撼,2019年在内蒙古察右中旗投资生产线带动八百人就业、成立种植合作社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还通过扶贫资金入股项目为3000多贫困人口带来收益。

二、主要事迹

非遗传承人造血式扶贫 三千多薯农受益

        尹志刚,男,汉族,出生1968年3月,中共党员,北京德润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志刚在乌兰察布考察马铃薯种植情况

        2020年的冬天异常寒冷,内蒙古察右中旗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四十度。但在全球最大的无明矾粉条生产基地--京一根(内蒙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董事长尹志刚正在一线指挥设备安装。“设备今冬投产,明年几万薯农就能增收几个亿,实现脱贫”!尹志刚这样激励着现场的工人。

弘扬非遗文化过程中被贫困地区震撼

        粉条是传统食品,普遍添加明矾,经常食用会导致老年痴呆。清同治年间,涿州人尹老先生在北京制作、售卖粉条。因为制作粉条需要添加明矾,对人体有害,于是尹老先生创造了不用明矾制造粉条的工艺,并传下祖训:尹家的粉条,永远不用明矾。时至今日,尹氏无明矾老手艺粉条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尹志刚则是非遗第七代传承人。为信守承诺,让消费者远离明矾,十年前,尹志刚在京建成了中国第一条无明矾粉条自动化生产线。

        由于品质过硬,京一根粉条出口到日本、欧盟和美国,成了食品行业响当当的品牌。但无明矾粉条成本较高,在国内,市场一度不畅。有人劝尹志刚,说国内市场看重价格,何必坚持无明矾呢?尹志刚说,粉条不加明矾,是一百年承诺,钱可以少挣,但粉条不能加明矾!于是,京一根国内销售的粉条,坚持与出口产品实行“同线、同质、同标”,每一根粉条都是欧盟标准!

        尹志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一根无明矾老手艺粉条的传承人,为弘扬非遗文化,让老百姓吃上健康的无明矾粉条,十年前,尹志刚倾其所有,在北京建成中国第一条无明矾粉条自动化生产线。由于产品品质过硬,粉条一时畅销,还出口到日本、欧盟和美国,成了业内响当当的品牌。

尹志刚援助土城子乡西湾子村

        要让消费者接受无明矾粉条,就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努力把成本降下来。尹志刚认为,只有通过建设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企业,才能实现高品质,低成本。于是,2019年,尹志刚在察右中旗总投资1.8亿,建设世界最大的无明矾粉条生产项目,带动当地八百人就业。为保证原料供给,尹志刚推动当地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通过定单农业,促成当地马铃薯种植户成立种植合作社,并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马铃薯。

        为了找到最好的淀粉原料,尹志刚跑遍了中国马铃薯主产区。“我没想到马铃薯的产地还有这么多贫困人口!”尹志刚经常讲,“我们要让消费者吃上健康的无明矾粉条,就必须让种植马铃薯的农民脱贫致富,安心种植,我们必须为薯农做点事情!”

尽其所能带动农民增收

尹志刚就马铃薯深加工项目与察右中旗人民政府签约

        带着助力农户脱贫的愿念,京一根采购原料开始向贫困地区倾斜。察右中旗当时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有五十五万亩优质马铃薯。尹志刚就在当地优先采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马铃薯。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要振兴乡村,实现薯农彻底脱贫,必须打通马铃薯产业的价值链,实现马铃薯价值的提升。为此,尹志刚决定将工厂建到田间地头。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尹志刚还促成察右中旗成立种植合作社,提供种子、化肥和订单,并高于市价收购马铃薯。农民安心种植,京一根也可对标准的马铃薯进行清洗、分类、精加工。品相最佳的马铃薯鲜食或切片,剩余马铃薯和加工剩余的薯皮用于加工淀粉。通过对马铃薯“吃干榨净”,马铃薯的价值得以最大化,京一根也得以有能力反哺薯农,实现产业良性循环。

尹志刚带领京一根在疫情期间捐赠物资

        有人问尹志刚:“你的粉条卖的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去搞马铃薯?农村的事牵扯精力,值得吗?”尹志刚回答:“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我帮助薯乡脱贫,也是为了更多人的幸福。人的一生不应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为碌碌无为而羞愧!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多为社会做一点贡献,不要虚度年华!”

尹志刚带领京一根在疫情期间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