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1年 >  5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马剑涛:博爱如父爱生根 民族团结一家亲
首都文明网 2021-05-24

马剑涛

一、人物介绍

        马剑涛,男,1980年10月出生,潞河中学学生处主任兼内高班办公室主任。

        2017年马剑涛接手了由新疆学生组成的“内高班”,成了大家长,与孩子们共进三餐、共度周末、年三十共吃团圆饭。有学生不适应他就每天谈心、与家长交流,一个月20多次电话暖了两代人。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暑期赴疆家访,学生回京亲自接站;学生毕业了仍对他不舍,有事还是汇报给他。

  二、主要事迹

博爱如父爱生根 民族团结一家亲

        潞河中学,作为一所中国最美校园的百年老校,广为人知。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在古朴清新的潞河校园内有一些特殊的班级——“内高班”。“内高班”是指内地新疆高中班,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潞河中学勇于担责,成为全国首批13所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校之一,从此踏上了“教育扶贫”之路。2000年至今,21年时间,潞河中学内高班陆续迎来了近2000多名新疆学子,他们都是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在接受潞河中学初、高中教育后,他们继续进入大学进行深造,80%以上的同学们先后回到新疆建设家乡。他们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充实在新疆基层的各个岗位,为建设美丽新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马剑涛,中共党员,北京市潞河中学学生处主任,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和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工作。马剑涛老师从一名普通班主任、年级主任再到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见证和亲历了20年的潞河内高班之路,而且自参加工作之日起一直到现在,他都坚持一线授课。在教育扶贫的实践工作中,他敬业奉献,勇于付出,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牢记初心 爱心相伴

        2017年,马剑涛刚刚接手“内高班”工作时,他面临着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和以前带的学生群体不同,“内高班”的孩子们来自遥远的新疆,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每年只能回家一次;内高班采取以预科单设,高中混班为教学模式,学校统一实施教育教学管理;高中孩子处于叛逆的青春期,日常生活中难免时常有情绪起伏甚至摩擦冲突。如何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找到归属感,如何让北京本地同学和内高班同学交流交融,成了他思考的重要课题。那段时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知道“马主任很忙”。白天,日行轻轻松松两万多步;每天三顿饭,他顿顿和学生一起吃;所有课间,他都行走在学生的视野里,观察孩子状况,巡视校园,排查问题隐患;每一个周末,他几乎都和内高班的孩子们在一起。晚上他就住在学校,以防有临时情况发生,能马上响应处理。他利用晚上时间仔细梳理当天观察到的情况,发现问题就马上想办法解决。有时候想着想着就到了夜里两三点,第二天5:00起床,又是日复一日忙碌的一天。

马剑涛与内高班学生谈心

马剑涛辅导内高班学生

马剑涛到宿舍看望生病的内高班学生

        “潞河就是你们第二个家,我就是你们的大家长,有什么事你们可以随时找我”、“你们是父母、家乡的希望,是星星之火,有了你们,咱们新疆将来才能变得更好!”这是马主任给同学们说的最多的话,也许短时间内有些孩子理解不了,但他相信只要他坚持做下去,心心所念,必有回响。2019年上半学期,有个刚入学的高一孩子,刚来学校非常不适应,天天想家闹情绪,和家长通电话非要退学,家长也心疼犹豫。马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孩子和家长沟通,每天都抽时间和这个孩子谈心,和家长一打电话就是2小时。经过1个多月,至少20多次的电话沟通,他的耐心和爱心深深打动了孩子和家长,他们终于安心,并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告诉自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希望,一个也不能少,得想办法让孩子留下来继续读书深造。作为一位父亲,他理解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乡的孤独;但他也知道从新疆本地众多学生中争取到入学名额的艰难,不能轻易放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党员,他牢记“内高班”是中国教育扶贫的一个抓手和助力,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学校教育和文化融合,教给新疆学子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更要教给他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文化情怀。

星星之火 教育之光

        马主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直坚持一个理念:教育扶贫,就是要“扶智扶志”。他日日期待将来某一天,他们“内高班”的孩子们学成回乡,作为星星之火,照亮家乡扶贫之路。这就是教育之光!

马剑涛与新疆内派教师交流工作

马剑涛和青年班主任研讨工作

马剑涛主持召开班主任会

        数年寒暑,他迎来送往一届一届的新疆学子。在每年新生到京后,马主任都坚持到车站迎接,他要让孩子们第一眼就看到他;他把每年的365天都变成了工作日,寒暑假值班是家常便饭,就连每年的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他都是在学校和内高班学生们一起度过的,等孩子们的欢声散去,进入梦乡后,他才会悄悄地走在回家团圆的路上;每年坚持带队组织老师到新疆进行家访,足迹几乎踏遍了新疆广阔的土地;坚持混班教学,鼓励本地同学和新疆学生结对子,特别是春节,新疆学生不回家,北京同学就带新疆同学回自己家吃团圆饭,带新疆学生去体验老北京民俗活动。

马剑涛开学第一课广播

马剑涛在毕业典礼发言

        马主任的辛勤付出,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论他们现在是大学深造,还是回乡建设,依然会把他当成良师益友,都会记得跟“敬爱的马主任”做汇报。每每提到历届学生,谈到他们现在在新疆的工作生活情况,他都会有满满的自豪和幸福感,为自己的学生能为家乡美好建设做出贡献感到骄傲!目前,在和田地区妇联工作的古丽同学,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哈密独立开设培训机构的古丽仙同学,已经成为该地区教育机构的领头羊;在自治区体育局工作的阿拉法特同学已经成为自治区重竞技体育项目的负责人等等。有时候,学生甚至会给他布置任务,要他帮忙推广家乡特产,他也毫不犹豫,积极行动。当同事们善意地笑他又“不务正业”时,他总是说:扶上马送一程,我愿意我的学生在改变家乡的道路上走得快一些,顺一点。我无法忘记去新疆家访时,孩子们家人有的不会说汉语,但那质朴的眼神却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激。我只有尽我所能,把内高班的孩子们都变成那些最闪亮的星星,去照亮他们的家乡,他们的未来。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2020年11月3日,潞河中学校园内,一场特殊的捐款正在进行。全校师生在学生处和团委的组织下,迅速行动,短短一天时间为患病的2018届内高班校友郑某某捐款十一万余元,为这个贫困的新疆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他还组织师生录制祝福小视频,鼓励孩子,去勇敢面对病魔,笑对未来。

马剑涛给学生们介绍志愿服务精神

马剑涛与学生交流垃圾分类工作

马剑涛和学生一起踢足球

马剑涛与学生一起运动

马剑涛与学生漫步校园

        为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马主任的鼓励组织下,内高班学生组成校冰壶队和冰球队,刻苦训练,第一次参赛就取得北京市中小学冬运会冠、亚军的好成绩。

疫情期间马剑涛与内高班学生谈心

马剑涛为内高班学生发放口罩

马剑涛落实食堂的防疫要求

马剑涛去食堂关注学生用餐情况

马剑涛在学校门口值守

        2020年1月底,当疫情全国蔓延,整个学校进行封闭管理,近500名内高班孩子不能像本地学生一样回家,惊慌、失望情绪可想而知。在这紧要关头,马主任毅然放弃和家人团聚,搬进了学校,一待就是几个月。特别是在这个期间,母亲突发疾病,只能安排家人照料,母亲深明大义,支持儿子舍小家保大家,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2020年暑假来临,北京疫情刚刚平息,新疆疫情又出现波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马主任火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课程,京剧、书法、瑜伽、电影……最大程度稳定了学生情绪。当孩子们如愿平安踏上返疆的列车,他悬着的心也终于得到片刻舒缓。

        他永远记得,新疆家访时,麦麦提敏的父亲,一位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人,一直满含泪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潞河中学对儿子的培养。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他和老师们都感到无比骄傲,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古老的运河湖畔,现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美丽的潞河校园内,有一条“洛宾道”,那是对王洛宾学长的怀念,当年的西部歌王尽情地歌唱着壮美的新疆。马剑涛难得在洛宾道上走走,怀古思今。脱贫攻坚是国家大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未能奋战在扶贫一线,只能通过自己和同行者立足平凡岗位,为可能尽所能,教育扶贫,扶智扶志,点燃星星之火,照亮扶贫之路!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1年 >  5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马剑涛:博爱如父爱生根 民族团结一家亲
首都文明网 2021-05-24

马剑涛

一、人物介绍

        马剑涛,男,1980年10月出生,潞河中学学生处主任兼内高班办公室主任。

        2017年马剑涛接手了由新疆学生组成的“内高班”,成了大家长,与孩子们共进三餐、共度周末、年三十共吃团圆饭。有学生不适应他就每天谈心、与家长交流,一个月20多次电话暖了两代人。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暑期赴疆家访,学生回京亲自接站;学生毕业了仍对他不舍,有事还是汇报给他。

  二、主要事迹

博爱如父爱生根 民族团结一家亲

        潞河中学,作为一所中国最美校园的百年老校,广为人知。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在古朴清新的潞河校园内有一些特殊的班级——“内高班”。“内高班”是指内地新疆高中班,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新疆各民族人才培养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潞河中学勇于担责,成为全国首批13所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学校之一,从此踏上了“教育扶贫”之路。2000年至今,21年时间,潞河中学内高班陆续迎来了近2000多名新疆学子,他们都是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在接受潞河中学初、高中教育后,他们继续进入大学进行深造,80%以上的同学们先后回到新疆建设家乡。他们就像星星之火一样,充实在新疆基层的各个岗位,为建设美丽新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马剑涛,中共党员,北京市潞河中学学生处主任,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和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工作。马剑涛老师从一名普通班主任、年级主任再到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见证和亲历了20年的潞河内高班之路,而且自参加工作之日起一直到现在,他都坚持一线授课。在教育扶贫的实践工作中,他敬业奉献,勇于付出,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牢记初心 爱心相伴

        2017年,马剑涛刚刚接手“内高班”工作时,他面临着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和以前带的学生群体不同,“内高班”的孩子们来自遥远的新疆,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每年只能回家一次;内高班采取以预科单设,高中混班为教学模式,学校统一实施教育教学管理;高中孩子处于叛逆的青春期,日常生活中难免时常有情绪起伏甚至摩擦冲突。如何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找到归属感,如何让北京本地同学和内高班同学交流交融,成了他思考的重要课题。那段时间,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知道“马主任很忙”。白天,日行轻轻松松两万多步;每天三顿饭,他顿顿和学生一起吃;所有课间,他都行走在学生的视野里,观察孩子状况,巡视校园,排查问题隐患;每一个周末,他几乎都和内高班的孩子们在一起。晚上他就住在学校,以防有临时情况发生,能马上响应处理。他利用晚上时间仔细梳理当天观察到的情况,发现问题就马上想办法解决。有时候想着想着就到了夜里两三点,第二天5:00起床,又是日复一日忙碌的一天。

马剑涛与内高班学生谈心

马剑涛辅导内高班学生

马剑涛到宿舍看望生病的内高班学生

        “潞河就是你们第二个家,我就是你们的大家长,有什么事你们可以随时找我”、“你们是父母、家乡的希望,是星星之火,有了你们,咱们新疆将来才能变得更好!”这是马主任给同学们说的最多的话,也许短时间内有些孩子理解不了,但他相信只要他坚持做下去,心心所念,必有回响。2019年上半学期,有个刚入学的高一孩子,刚来学校非常不适应,天天想家闹情绪,和家长通电话非要退学,家长也心疼犹豫。马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孩子和家长沟通,每天都抽时间和这个孩子谈心,和家长一打电话就是2小时。经过1个多月,至少20多次的电话沟通,他的耐心和爱心深深打动了孩子和家长,他们终于安心,并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告诉自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希望,一个也不能少,得想办法让孩子留下来继续读书深造。作为一位父亲,他理解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乡的孤独;但他也知道从新疆本地众多学生中争取到入学名额的艰难,不能轻易放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党员,他牢记“内高班”是中国教育扶贫的一个抓手和助力,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学校教育和文化融合,教给新疆学子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更要教给他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文化情怀。

星星之火 教育之光

        马主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直坚持一个理念:教育扶贫,就是要“扶智扶志”。他日日期待将来某一天,他们“内高班”的孩子们学成回乡,作为星星之火,照亮家乡扶贫之路。这就是教育之光!

马剑涛与新疆内派教师交流工作

马剑涛和青年班主任研讨工作

马剑涛主持召开班主任会

        数年寒暑,他迎来送往一届一届的新疆学子。在每年新生到京后,马主任都坚持到车站迎接,他要让孩子们第一眼就看到他;他把每年的365天都变成了工作日,寒暑假值班是家常便饭,就连每年的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他都是在学校和内高班学生们一起度过的,等孩子们的欢声散去,进入梦乡后,他才会悄悄地走在回家团圆的路上;每年坚持带队组织老师到新疆进行家访,足迹几乎踏遍了新疆广阔的土地;坚持混班教学,鼓励本地同学和新疆学生结对子,特别是春节,新疆学生不回家,北京同学就带新疆同学回自己家吃团圆饭,带新疆学生去体验老北京民俗活动。

马剑涛开学第一课广播

马剑涛在毕业典礼发言

        马主任的辛勤付出,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论他们现在是大学深造,还是回乡建设,依然会把他当成良师益友,都会记得跟“敬爱的马主任”做汇报。每每提到历届学生,谈到他们现在在新疆的工作生活情况,他都会有满满的自豪和幸福感,为自己的学生能为家乡美好建设做出贡献感到骄傲!目前,在和田地区妇联工作的古丽同学,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哈密独立开设培训机构的古丽仙同学,已经成为该地区教育机构的领头羊;在自治区体育局工作的阿拉法特同学已经成为自治区重竞技体育项目的负责人等等。有时候,学生甚至会给他布置任务,要他帮忙推广家乡特产,他也毫不犹豫,积极行动。当同事们善意地笑他又“不务正业”时,他总是说:扶上马送一程,我愿意我的学生在改变家乡的道路上走得快一些,顺一点。我无法忘记去新疆家访时,孩子们家人有的不会说汉语,但那质朴的眼神却充满了对党和国家的感激。我只有尽我所能,把内高班的孩子们都变成那些最闪亮的星星,去照亮他们的家乡,他们的未来。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2020年11月3日,潞河中学校园内,一场特殊的捐款正在进行。全校师生在学生处和团委的组织下,迅速行动,短短一天时间为患病的2018届内高班校友郑某某捐款十一万余元,为这个贫困的新疆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他还组织师生录制祝福小视频,鼓励孩子,去勇敢面对病魔,笑对未来。

马剑涛给学生们介绍志愿服务精神

马剑涛与学生交流垃圾分类工作

马剑涛和学生一起踢足球

马剑涛与学生一起运动

马剑涛与学生漫步校园

        为迎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马主任的鼓励组织下,内高班学生组成校冰壶队和冰球队,刻苦训练,第一次参赛就取得北京市中小学冬运会冠、亚军的好成绩。

疫情期间马剑涛与内高班学生谈心

马剑涛为内高班学生发放口罩

马剑涛落实食堂的防疫要求

马剑涛去食堂关注学生用餐情况

马剑涛在学校门口值守

        2020年1月底,当疫情全国蔓延,整个学校进行封闭管理,近500名内高班孩子不能像本地学生一样回家,惊慌、失望情绪可想而知。在这紧要关头,马主任毅然放弃和家人团聚,搬进了学校,一待就是几个月。特别是在这个期间,母亲突发疾病,只能安排家人照料,母亲深明大义,支持儿子舍小家保大家,让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2020年暑假来临,北京疫情刚刚平息,新疆疫情又出现波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马主任火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课程,京剧、书法、瑜伽、电影……最大程度稳定了学生情绪。当孩子们如愿平安踏上返疆的列车,他悬着的心也终于得到片刻舒缓。

        他永远记得,新疆家访时,麦麦提敏的父亲,一位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人,一直满含泪水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潞河中学对儿子的培养。每每听到这样的话语,他和老师们都感到无比骄傲,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古老的运河湖畔,现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美丽的潞河校园内,有一条“洛宾道”,那是对王洛宾学长的怀念,当年的西部歌王尽情地歌唱着壮美的新疆。马剑涛难得在洛宾道上走走,怀古思今。脱贫攻坚是国家大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未能奋战在扶贫一线,只能通过自己和同行者立足平凡岗位,为可能尽所能,教育扶贫,扶智扶志,点燃星星之火,照亮扶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