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0年 >  5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李震:推动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首都文明网 2020-05-25

李震

  一、人物介绍

李震,男,1982年12月出生,中环创新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大学刚毕业李震就投身环保,成为推动垃圾分类的先行者。17年来,公司创建示范小区、开展垃圾运输业务、成为“两网融合”试点;2017年自主研发出一站式大件垃圾处理终端设备,服务人口近120万人。他研制的分类回收房、精细化垃圾处理方法等获国家创新专利。

二、主要事迹

推动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李震,男,1982年出生,年少时即赴美国学习,成年后回国。2003年起从事环保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现任中环创新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他带领着年轻的管理团队和几百名一线员工,为北京市多个街乡提供垃圾分类、清运、大件垃圾一站式处理、垃圾就地处理等业务。他争做城市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城市,为北京城市的美好环境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10多年前,大学刚刚毕业的李震选择从事通讯行业,工作光鲜、收入不菲。但他随后却放弃了高收入,转行到了环保固废行业。这一转变,缘起于他无意间看到的一个场景。有一次,看到环卫工人冒着脏臭,从小山似的垃圾堆里翻捡“废品”,他就开始琢磨:“如果能借鉴外国经验,垃圾转运前进行精细化分类就好了!”就这样他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环保固废处理工作上,以再生资源为切入口,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这个想法,让李震确信自己找到了事业的新方向。

说干就干。这一年,李震带领团队与劲松的富顿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试行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这是北京市最早一批系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项目。随后又进入了富力城、百环家园等社区,入户宣讲、示范引导、推广垃圾分类,每天的工作辛苦又充实。

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分类工作开展非常艰辛,居民也不认同垃圾需要分类,原先扒垃圾箱的拾荒人来捣乱,抢地盘,言语威胁……但李震都坚持了下来。“垃圾分类利国利民,能让更多的人享受清洁的生活环境,我梦想,我骄傲!”

8年来,公司在李震的带领下在垃圾分类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垃圾分类已渐入人心,并得到践行。

2017年3月向住建部领导介绍劲松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工作情况

2017年5月向北京市人大介绍工作情况

2011年,李震带领公司进驻劲松街道,在劲松五区设立垃圾分类试点,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14年,与国内知名道路运输企业合作,开展垃圾运输业务;2016年,公司与首创集团合作成立合资企业,研发智能化数据系统;2017年,李震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一站式大件垃圾处理终端设备;2018年,劲松街道成为朝阳区首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并圆满完成创建工作。在北京市、朝阳区城管委和街道办事处的各级领导支持下,李震的“绿色梦想”正一步步实现:他研制的一站式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房——“绿馨小屋”、精细化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法、一站式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法、大件垃圾处理设备等获得了国家创新专利;他还带头编写了“变废为宝”宣传册,为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制定提供专家建议,设计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兑换积分的“双积分”政策;在劲松形成了“干湿分离”“定时定点”投放的垃圾分类收集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设计垃圾分类小程序,帮居民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如今,李震创办的中环创新,在北京市的垃圾分类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项目遍布劲松、展览路、西长安街、望京、东坝、孙河、常营、建国门、交道口、紫竹院、八里庄、将台等10多个街乡,服务人口近120万。

为朝阳区43个街乡做垃圾分类知识讲座

朝阳区公益组织-萤火虫环保大讲堂启动活动

向朝阳区领导汇报垃圾分类可降解垃圾袋

随着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全国46个城市纷纷开展起来。首都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秉承首善标准,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垃圾分类的政策要求。2019年,北京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李震带领的中环创新团队为此项目做了大量调研、实操工作。像劲松街道、西长安街街道、麦子店街道等均在中环创新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创建任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李震带领团队勇担责任,一刻不停地奋战在一线岗位上。在以往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又承担起了社区的消杀工作,并安排转运处理社区封闭管理期间产生的大量泡沫垃圾,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安全。五一前夕,正值《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新规实施,李震带领团队又进入到如火如荼的培训指导工作中,实地指导桶站设置,宣传分类知识,帮助项目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新规要求。

李震带领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和六百余名的一线员工,秉承微笑、敬业、执着、肯干的中环精神服务首都绿色发展。争做城市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将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传达给每一位居民,致力于将垃圾分类内化为居民的一种习惯,积极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用无数个日夜守护城市的一片洁净!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20年 >  5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李震:推动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首都文明网 2020-05-25

李震

  一、人物介绍

李震,男,1982年12月出生,中环创新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大学刚毕业李震就投身环保,成为推动垃圾分类的先行者。17年来,公司创建示范小区、开展垃圾运输业务、成为“两网融合”试点;2017年自主研发出一站式大件垃圾处理终端设备,服务人口近120万人。他研制的分类回收房、精细化垃圾处理方法等获国家创新专利。

二、主要事迹

推动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李震,男,1982年出生,年少时即赴美国学习,成年后回国。2003年起从事环保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现任中环创新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他带领着年轻的管理团队和几百名一线员工,为北京市多个街乡提供垃圾分类、清运、大件垃圾一站式处理、垃圾就地处理等业务。他争做城市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城市,为北京城市的美好环境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10多年前,大学刚刚毕业的李震选择从事通讯行业,工作光鲜、收入不菲。但他随后却放弃了高收入,转行到了环保固废行业。这一转变,缘起于他无意间看到的一个场景。有一次,看到环卫工人冒着脏臭,从小山似的垃圾堆里翻捡“废品”,他就开始琢磨:“如果能借鉴外国经验,垃圾转运前进行精细化分类就好了!”就这样他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环保固废处理工作上,以再生资源为切入口,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这个想法,让李震确信自己找到了事业的新方向。

说干就干。这一年,李震带领团队与劲松的富顿中心建立合作关系,试行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这是北京市最早一批系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试点项目。随后又进入了富力城、百环家园等社区,入户宣讲、示范引导、推广垃圾分类,每天的工作辛苦又充实。

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垃圾分类的概念,分类工作开展非常艰辛,居民也不认同垃圾需要分类,原先扒垃圾箱的拾荒人来捣乱,抢地盘,言语威胁……但李震都坚持了下来。“垃圾分类利国利民,能让更多的人享受清洁的生活环境,我梦想,我骄傲!”

8年来,公司在李震的带领下在垃圾分类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垃圾分类已渐入人心,并得到践行。

2017年3月向住建部领导介绍劲松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工作情况

2017年5月向北京市人大介绍工作情况

2011年,李震带领公司进驻劲松街道,在劲松五区设立垃圾分类试点,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14年,与国内知名道路运输企业合作,开展垃圾运输业务;2016年,公司与首创集团合作成立合资企业,研发智能化数据系统;2017年,李震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一站式大件垃圾处理终端设备;2018年,劲松街道成为朝阳区首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并圆满完成创建工作。在北京市、朝阳区城管委和街道办事处的各级领导支持下,李震的“绿色梦想”正一步步实现:他研制的一站式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房——“绿馨小屋”、精细化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法、一站式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法、大件垃圾处理设备等获得了国家创新专利;他还带头编写了“变废为宝”宣传册,为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制定提供专家建议,设计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兑换积分的“双积分”政策;在劲松形成了“干湿分离”“定时定点”投放的垃圾分类收集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设计垃圾分类小程序,帮居民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如今,李震创办的中环创新,在北京市的垃圾分类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项目遍布劲松、展览路、西长安街、望京、东坝、孙河、常营、建国门、交道口、紫竹院、八里庄、将台等10多个街乡,服务人口近120万。

为朝阳区43个街乡做垃圾分类知识讲座

朝阳区公益组织-萤火虫环保大讲堂启动活动

向朝阳区领导汇报垃圾分类可降解垃圾袋

随着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新时尚,全国46个城市纷纷开展起来。首都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秉承首善标准,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垃圾分类的政策要求。2019年,北京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李震带领的中环创新团队为此项目做了大量调研、实操工作。像劲松街道、西长安街街道、麦子店街道等均在中环创新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创建任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李震带领团队勇担责任,一刻不停地奋战在一线岗位上。在以往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又承担起了社区的消杀工作,并安排转运处理社区封闭管理期间产生的大量泡沫垃圾,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安全。五一前夕,正值《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新规实施,李震带领团队又进入到如火如荼的培训指导工作中,实地指导桶站设置,宣传分类知识,帮助项目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新规要求。

李震带领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和六百余名的一线员工,秉承微笑、敬业、执着、肯干的中环精神服务首都绿色发展。争做城市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将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传达给每一位居民,致力于将垃圾分类内化为居民的一种习惯,积极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用无数个日夜守护城市的一片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