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9年 >  10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黄广炎:研制出国际首型柔性防爆装备为维和尽责
首都文明网 2019-10-28

黄广炎

一、人物介绍

黄广炎,男,1982年6月出生,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黄广炎成功研制出颠覆传统防爆装备、“以柔克爆、巧中制胜”的国际首型柔卫甲柔性防爆装备,已入选国家反恐应急装备名录、获国际发明博览会发明创业奖金奖;该装备在一带一路外警培训、发展中国家军警培训、亚太维和部队以及亚欧多个国家应用,体现出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责任。

  二、主要事迹

研制出国际首型柔性防爆装备为维和尽责

黄广炎,学习、从事爆炸技术工作已有十八年,在爆炸安全与防护领域坚守奋斗并深耕创新。十八年中,没有一日不跟爆炸打交道,没有一日不在思索,从研究攻击,到研究防御;他勇于探索,彻底摆脱防爆“以硬碰硬”的老思路,转而研究如何“以柔制爆”。当防爆反恐成为世界性难题,他带领研究生扎进野外爆炸靶场六年,原始创新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柔性复合防爆技术,研制出六型“柔卫甲”柔性防爆装备,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金奖,装备已应用在全国23省机场、高铁等重要场所,为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公共安全保驾护航,并走出了国门,在亚欧多个国家提供安全保卫。

由于在爆炸科技领域的贡献,黄广炎获评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优秀青年学者,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公安部警务保障专家、军委科技委国防专业专家组专家之一。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并被公安部评价为“填补国内外空白,技术国际领先”。

黄广炎

爆炸科学的“军民融合”

爆炸安全防护是黄广炎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学最具传统和优势的特色专业方向,是我国目前在国家安全科技方面的发展核心和亟待突破的技术领域。近年来,各种危及公共安全的爆炸恐怖袭击事件频发,黄广炎所在的爆炸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大力发展爆炸应急处置与高效防护的前沿创新研究。

黄广炎和他的团队勇于探索,彻底摆脱防爆“以硬碰硬、狠中取胜”的老思路,转而研究如何“以柔克爆、巧中制胜”。他原创柔性复合防爆方法,带着研究生一头扎进野外爆炸实验靶场六年,开展了数百次的实弹爆炸防护实验,经历了各种失败和挫折,终于成功突破柔性复合防爆技术,可通过能量吸收、能量内耗和能量转化,高效吸收与防护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破片和高温火焰。

黄广炎与埃及科技部相关人员洽商合作建设中国-阿拉伯国际防爆实验室

黄广炎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型“柔卫甲”柔性防爆装备,目前该装备已入选国家反恐应急装备名录,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家外警培训等重要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并在国内23省机场、地铁、高铁、银行、场馆等重要场所广泛应用,作为唯一防爆装备参与了2019年京津冀危化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2018年首都系列反恐处突联勤联动演练工作、2019年全国公安特警维稳处突实战汇报演练等大型演习演练活动20余次,被中央电视台第1频道、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科技之光、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人民公安报、北京新闻广播电台、科学中国人杂志等多个媒体报道,并于2018年获得第十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发明创业奖金奖,该技术也被公安部评价为“填补国内外空白,技术国际领先”。

日前,这款装备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在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亚欧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得到了应用,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应有的责任担当。

  攻关艰难?义不容辞!

任何科学研究的进程中,都免不了各种困难的阻碍,尤其是爆炸试验条件之艰苦,常人通常难以想象。在黄广炎带着研究生到郊区山里的基地实验时,冬天的温度会达到零下十几度,一旦试验就要到晚上八九点;还经常需要裸露双手去抬沉重的防爆试样和测试靶标,每次防爆试样爆炸之后会抛掷很多特殊混合液体,全身湿透是常事。在试验用车不能保障到位的时候,实验师生就要从靶场步行几公里下山找车才能回去。

黄广炎指导学生进行爆炸防护实验

爆炸技术行业每一个技术突破和成果的取得可谓来之不易,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对科研热爱的决心,才使如黄广炎一般的青年学者形成了独立的科学思维,敢于承担与面对科研路上的种种坎坷。

黄广炎在2019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上介绍柔性防爆成果及其产业化情况

黄广炎在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时代新人说”大型讲述活动上做科技创新主题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低调务实的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到了二十一世纪在青年教师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黄广炎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也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对于各个学科的建设都要全力以赴,但随着国家对爆炸毁伤与安全防护的逐渐重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挑战,更让我感到了科研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还要将前沿学术问题与工程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在装备创新发展及工程应用中得到实践并产生社会效益,才是我们这种特色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教学路上的“守望者”

除了繁重的科研工作,黄广炎也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黄广炎给予研究生充分的学术自由,甘愿做科研教学之路上无私的“守护者”。他始终认为研究生都有很好的科研潜质,但创新能力却各有不同,应用基础学术研究与工程科研实践是研究生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双车道。对此,黄广炎倡导学生必须以负责人的心态开展科学研究。他教导学生对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要全权负责,并且敢于创新,敢于做决定。当承担了一项工作时,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要以一名项目负责人的心态解决问题,只有负责才能担得起项目的成败。近几年,黄广炎已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航空航天、公安、兵器等科研院所输送了多位优秀毕业生人才。

生活和科研,黄广炎协调得井井有条。他至今都保持着一周内至少2次运动、一天陪家人的良好生活习惯,也定期组织研究生郊游、爬山或锻炼身体。如今的黄广炎,科研可以游刃有余,教学可以如鱼得水,生活更能多姿多彩。

从事爆炸科技事业,道路艰辛,与危险相伴,但是在北京理工大学这样一所传承“延安根 军工魂”红色基因的学校中,一代代北理工“军工”人,始终以服务国家安全需求为己任,潜心研究,默默积累,在不断壮大的“中国力量”上写下了自己沉默而有力的一笔!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9年 >  10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黄广炎:研制出国际首型柔性防爆装备为维和尽责
首都文明网 2019-10-28

黄广炎

一、人物介绍

黄广炎,男,1982年6月出生,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黄广炎成功研制出颠覆传统防爆装备、“以柔克爆、巧中制胜”的国际首型柔卫甲柔性防爆装备,已入选国家反恐应急装备名录、获国际发明博览会发明创业奖金奖;该装备在一带一路外警培训、发展中国家军警培训、亚太维和部队以及亚欧多个国家应用,体现出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责任。

  二、主要事迹

研制出国际首型柔性防爆装备为维和尽责

黄广炎,学习、从事爆炸技术工作已有十八年,在爆炸安全与防护领域坚守奋斗并深耕创新。十八年中,没有一日不跟爆炸打交道,没有一日不在思索,从研究攻击,到研究防御;他勇于探索,彻底摆脱防爆“以硬碰硬”的老思路,转而研究如何“以柔制爆”。当防爆反恐成为世界性难题,他带领研究生扎进野外爆炸靶场六年,原始创新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柔性复合防爆技术,研制出六型“柔卫甲”柔性防爆装备,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金奖,装备已应用在全国23省机场、高铁等重要场所,为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公共安全保驾护航,并走出了国门,在亚欧多个国家提供安全保卫。

由于在爆炸科技领域的贡献,黄广炎获评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优秀青年学者,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公安部警务保障专家、军委科技委国防专业专家组专家之一。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并被公安部评价为“填补国内外空白,技术国际领先”。

黄广炎

爆炸科学的“军民融合”

爆炸安全防护是黄广炎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学最具传统和优势的特色专业方向,是我国目前在国家安全科技方面的发展核心和亟待突破的技术领域。近年来,各种危及公共安全的爆炸恐怖袭击事件频发,黄广炎所在的爆炸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大力发展爆炸应急处置与高效防护的前沿创新研究。

黄广炎和他的团队勇于探索,彻底摆脱防爆“以硬碰硬、狠中取胜”的老思路,转而研究如何“以柔克爆、巧中制胜”。他原创柔性复合防爆方法,带着研究生一头扎进野外爆炸实验靶场六年,开展了数百次的实弹爆炸防护实验,经历了各种失败和挫折,终于成功突破柔性复合防爆技术,可通过能量吸收、能量内耗和能量转化,高效吸收与防护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破片和高温火焰。

黄广炎与埃及科技部相关人员洽商合作建设中国-阿拉伯国际防爆实验室

黄广炎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型“柔卫甲”柔性防爆装备,目前该装备已入选国家反恐应急装备名录,在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家外警培训等重要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并在国内23省机场、地铁、高铁、银行、场馆等重要场所广泛应用,作为唯一防爆装备参与了2019年京津冀危化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2018年首都系列反恐处突联勤联动演练工作、2019年全国公安特警维稳处突实战汇报演练等大型演习演练活动20余次,被中央电视台第1频道、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科技之光、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人民公安报、北京新闻广播电台、科学中国人杂志等多个媒体报道,并于2018年获得第十届国际发明博览会发明创业奖金奖,该技术也被公安部评价为“填补国内外空白,技术国际领先”。

日前,这款装备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在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亚欧多个一带一路国家得到了应用,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应有的责任担当。

  攻关艰难?义不容辞!

任何科学研究的进程中,都免不了各种困难的阻碍,尤其是爆炸试验条件之艰苦,常人通常难以想象。在黄广炎带着研究生到郊区山里的基地实验时,冬天的温度会达到零下十几度,一旦试验就要到晚上八九点;还经常需要裸露双手去抬沉重的防爆试样和测试靶标,每次防爆试样爆炸之后会抛掷很多特殊混合液体,全身湿透是常事。在试验用车不能保障到位的时候,实验师生就要从靶场步行几公里下山找车才能回去。

黄广炎指导学生进行爆炸防护实验

爆炸技术行业每一个技术突破和成果的取得可谓来之不易,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对科研热爱的决心,才使如黄广炎一般的青年学者形成了独立的科学思维,敢于承担与面对科研路上的种种坎坷。

黄广炎在2019中关村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上介绍柔性防爆成果及其产业化情况

黄广炎在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时代新人说”大型讲述活动上做科技创新主题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低调务实的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到了二十一世纪在青年教师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黄广炎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也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对于各个学科的建设都要全力以赴,但随着国家对爆炸毁伤与安全防护的逐渐重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挑战,更让我感到了科研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还要将前沿学术问题与工程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在装备创新发展及工程应用中得到实践并产生社会效益,才是我们这种特色学科开展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教学路上的“守望者”

除了繁重的科研工作,黄广炎也在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黄广炎给予研究生充分的学术自由,甘愿做科研教学之路上无私的“守护者”。他始终认为研究生都有很好的科研潜质,但创新能力却各有不同,应用基础学术研究与工程科研实践是研究生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双车道。对此,黄广炎倡导学生必须以负责人的心态开展科学研究。他教导学生对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要全权负责,并且敢于创新,敢于做决定。当承担了一项工作时,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要以一名项目负责人的心态解决问题,只有负责才能担得起项目的成败。近几年,黄广炎已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航空航天、公安、兵器等科研院所输送了多位优秀毕业生人才。

生活和科研,黄广炎协调得井井有条。他至今都保持着一周内至少2次运动、一天陪家人的良好生活习惯,也定期组织研究生郊游、爬山或锻炼身体。如今的黄广炎,科研可以游刃有余,教学可以如鱼得水,生活更能多姿多彩。

从事爆炸科技事业,道路艰辛,与危险相伴,但是在北京理工大学这样一所传承“延安根 军工魂”红色基因的学校中,一代代北理工“军工”人,始终以服务国家安全需求为己任,潜心研究,默默积累,在不断壮大的“中国力量”上写下了自己沉默而有力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