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介绍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61位科学家群体。
由王绶琯院士提议、61位科学家共同发起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已走过20年;基地学校发展至31所,5万多名中学生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参与科普活动,学生们纷纷走进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今发起人中已有23位离世,在世的科学家依然殚精竭力;他们培育过的一大批青年才俊已成科技新星。
二、主要事迹
照亮中国科技未来的启明群星
为有志于科学的中学生“铺路搭桥”
是什么让这样一群并不年轻的科学家,在业已繁重的科研压力下,为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倾尽心血、矢志不渝?
联合倡议
联合倡议
那是1997年,时年74岁的王绶琯院士致信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部长周琳,称他在科普活动中接触过的许多优秀学生,后来无声无息了。“那些当年被寄予厚望的少年,有多少走上了科学的道路?作为前辈的我们这一代人,反躬自问,是否也有失职之处?” 王绶琯认为,在青少年培养科学兴趣的关键期,“应该有一个组织,给他们铺路搭桥”。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指导中心挂牌仪式
建议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在众多科学家的热心推动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于1999年6月12日正式成立,在启动仪式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一百多位中学生作了题为《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报告,并和王绶琯、钱文藻一起回答学生提问。时任四中副校长刘长铭至今还记得,只有一间教室大的多功能厅里挤进了100多名学生,两台柜式空调机都开到了最低温度,但房间里仍然闷热难耐。
“大手”拉“小手”,发现科学之“乐”
“所谓‘俱乐部’,关键在一个‘乐’字。这种‘乐’,并非孩童嬉戏的快乐,而是青少年走到科学社会中,自由地发现自己、实现自己的志趣。”俱乐部秘书长周琳介绍,俱乐部的初衷在于组织学有余力、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走进科学社会,求师交友,体验处于学科前沿的团队的科研实践活动。
匡廷云院士
黎乐民院士
林群院士
王乃彦院士
王绶琯院士
吴岳良院士
严纯华院士
郑哲敏院士
周立伟院士
朱邦芬院士
(以上均按姓氏拼音排序)
为了让“小手”拉到合适的“大手”,俱乐部成立之初,王绶琯曾和李宝泉、周琳走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沟通合作细节。“通过跟科学家的深入交谈,找出那些真正合适的人来担任科研导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深有感触。
昌增益教授
韩金林教授
黄力教授
黄雅钦教授
林忠平教授
刘来福教授
邵云教授
陶建华教授
王丹力教授
(以上科研导师代表均按姓氏拼音排序)
“不能把俱乐部的活动当成考试竞赛的‘敲门砖’。”从俱乐部成立时起,王绶琯就坚决反对掺杂任何应试教育、应赛教育的思想和做法。俱乐部第一次活动时,刘长铭跟学生约法三章:参加俱乐部完全自愿,如果觉得占用很多时间,对高考和升学没有帮助,可以退出。
北京八中高颖老师
北京第八十中学赵胜楠老师
北京二中常宏老师
北京师大二附中胡红信老师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刘波老师
北京四中康帅老师
北京四中李京燕老师
(以上均为俱乐部基地校科技教师代表)
“我们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些帮助”,王乃彦、匡廷云、郑哲敏、林群、黎乐民等一批批科学家先后加入俱乐部的行列。到今天,科技俱乐部基地学校已经发展到31所,先后有700多位导师和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了俱乐部的活动,其中约2300人走进178个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科研实践”进所活动。
对话交流活动:2009年1月郑院士与青少年面对面
对话交流活动:叶铭汉院士与中学生面对面交流
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为促进俱乐部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献言献策:科技教师交流会
科普小讲师活动:科技俱乐部学生在向同学们做“科普小讲师”演讲
科学名家讲座:同学们与郑度院士交流
科学名家讲座:白春礼院士与青少年交流
科学文化沙龙: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老会员沙龙(1999-2014)15周年纪念活动上师生欢聚一堂
科研实践活动: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同学在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控制实验室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评议活动
校园科普活动:王绶琯院士在校园科普汇报会上讲话
校园科普活动:人大附中张冬梅老师做校园科普讲演
野外科学考察活动:赵显峰导师示范接种黄萎病病毒
“如果每年平均能有100名‘可能的科学苗子’参加科研实践,其中有2%—3%日后会成为顶尖人才,那么积年累月,效果还是可观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力。”王绶琯说。
老一辈科学家始终不忘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在张呼之的论文评议会上,他的妈妈冯爱珍深深地被感动:王绶琯院士端端正正地坐在第一排,整整一个上午竟不曾离席休息;陆龙骅教授会后专门找到孩子,指导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课题;林群院士主动让孩子跟他一起吃午饭,仔细询问孩子在课题中所用到的微积分等数学知识。
黎乐民院士是俱乐部的“铁杆”导师,尽管工作繁忙,但他20年间从没错过一次活动,有时他会把行李箱拉到会场,参加完活动直奔机场。“对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是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俱乐部20周年活动留影
20年,孩子们在成长,科学家们在老去。61位科学家中已有23 人先后离世,在世的也大多年老体弱,但仍然为科技人才培养殚精竭虑。
匡廷云院士表示:“我把其他活动都停了,但俱乐部的活动一定要参加。” 郑哲敏院士对俱乐部的活动有求必应,直至躺在病床上无法行走。为解决俱乐部的经费问题,他捐出了全部稿费。如今,王绶琯已经96岁, 躺在病榻上,这位被孩子们称为“科学启明星”的老人仍在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我总是忘记自己这么老了,时间不够了,还有很多事没干呢!”
一、人物介绍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61位科学家群体。
由王绶琯院士提议、61位科学家共同发起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已走过20年;基地学校发展至31所,5万多名中学生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参与科普活动,学生们纷纷走进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如今发起人中已有23位离世,在世的科学家依然殚精竭力;他们培育过的一大批青年才俊已成科技新星。
二、主要事迹
照亮中国科技未来的启明群星
为有志于科学的中学生“铺路搭桥”
是什么让这样一群并不年轻的科学家,在业已繁重的科研压力下,为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倾尽心血、矢志不渝?
联合倡议
联合倡议
那是1997年,时年74岁的王绶琯院士致信北京市科协青少年部部长周琳,称他在科普活动中接触过的许多优秀学生,后来无声无息了。“那些当年被寄予厚望的少年,有多少走上了科学的道路?作为前辈的我们这一代人,反躬自问,是否也有失职之处?” 王绶琯认为,在青少年培养科学兴趣的关键期,“应该有一个组织,给他们铺路搭桥”。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指导中心挂牌仪式
建议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在众多科学家的热心推动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于1999年6月12日正式成立,在启动仪式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一百多位中学生作了题为《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报告,并和王绶琯、钱文藻一起回答学生提问。时任四中副校长刘长铭至今还记得,只有一间教室大的多功能厅里挤进了100多名学生,两台柜式空调机都开到了最低温度,但房间里仍然闷热难耐。
“大手”拉“小手”,发现科学之“乐”
“所谓‘俱乐部’,关键在一个‘乐’字。这种‘乐’,并非孩童嬉戏的快乐,而是青少年走到科学社会中,自由地发现自己、实现自己的志趣。”俱乐部秘书长周琳介绍,俱乐部的初衷在于组织学有余力、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走进科学社会,求师交友,体验处于学科前沿的团队的科研实践活动。
匡廷云院士
黎乐民院士
林群院士
王乃彦院士
王绶琯院士
吴岳良院士
严纯华院士
郑哲敏院士
周立伟院士
朱邦芬院士
(以上均按姓氏拼音排序)
为了让“小手”拉到合适的“大手”,俱乐部成立之初,王绶琯曾和李宝泉、周琳走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沟通合作细节。“通过跟科学家的深入交谈,找出那些真正合适的人来担任科研导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深有感触。
昌增益教授
韩金林教授
黄力教授
黄雅钦教授
林忠平教授
刘来福教授
邵云教授
陶建华教授
王丹力教授
(以上科研导师代表均按姓氏拼音排序)
“不能把俱乐部的活动当成考试竞赛的‘敲门砖’。”从俱乐部成立时起,王绶琯就坚决反对掺杂任何应试教育、应赛教育的思想和做法。俱乐部第一次活动时,刘长铭跟学生约法三章:参加俱乐部完全自愿,如果觉得占用很多时间,对高考和升学没有帮助,可以退出。
北京八中高颖老师
北京第八十中学赵胜楠老师
北京二中常宏老师
北京师大二附中胡红信老师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刘波老师
北京四中康帅老师
北京四中李京燕老师
(以上均为俱乐部基地校科技教师代表)
“我们愿意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些帮助”,王乃彦、匡廷云、郑哲敏、林群、黎乐民等一批批科学家先后加入俱乐部的行列。到今天,科技俱乐部基地学校已经发展到31所,先后有700多位导师和5万多名中学生参加了俱乐部的活动,其中约2300人走进178个科研团队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科研实践”进所活动。
对话交流活动:2009年1月郑院士与青少年面对面
对话交流活动:叶铭汉院士与中学生面对面交流
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为促进俱乐部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献言献策:科技教师交流会
科普小讲师活动:科技俱乐部学生在向同学们做“科普小讲师”演讲
科学名家讲座:同学们与郑度院士交流
科学名家讲座:白春礼院士与青少年交流
科学文化沙龙: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老会员沙龙(1999-2014)15周年纪念活动上师生欢聚一堂
科研实践活动: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同学在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控制实验室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评议活动
校园科普活动:王绶琯院士在校园科普汇报会上讲话
校园科普活动:人大附中张冬梅老师做校园科普讲演
野外科学考察活动:赵显峰导师示范接种黄萎病病毒
“如果每年平均能有100名‘可能的科学苗子’参加科研实践,其中有2%—3%日后会成为顶尖人才,那么积年累月,效果还是可观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尽力。”王绶琯说。
老一辈科学家始终不忘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在张呼之的论文评议会上,他的妈妈冯爱珍深深地被感动:王绶琯院士端端正正地坐在第一排,整整一个上午竟不曾离席休息;陆龙骅教授会后专门找到孩子,指导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课题;林群院士主动让孩子跟他一起吃午饭,仔细询问孩子在课题中所用到的微积分等数学知识。
黎乐民院士是俱乐部的“铁杆”导师,尽管工作繁忙,但他20年间从没错过一次活动,有时他会把行李箱拉到会场,参加完活动直奔机场。“对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是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俱乐部20周年活动留影
20年,孩子们在成长,科学家们在老去。61位科学家中已有23 人先后离世,在世的也大多年老体弱,但仍然为科技人才培养殚精竭虑。
匡廷云院士表示:“我把其他活动都停了,但俱乐部的活动一定要参加。” 郑哲敏院士对俱乐部的活动有求必应,直至躺在病床上无法行走。为解决俱乐部的经费问题,他捐出了全部稿费。如今,王绶琯已经96岁, 躺在病榻上,这位被孩子们称为“科学启明星”的老人仍在关心着俱乐部的未来:“我总是忘记自己这么老了,时间不够了,还有很多事没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