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9年 >  9月 >  第二周榜单
[敬业奉献]郭继香:巾帼女杰沙漠中破解世界难题
首都文明网 2019-09-09

郭继香

一、人物介绍

郭继香,女,1965年6月出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注重产学研结合的郭继香,经常带学生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油田里现场试验,24小时轮班守在油井旁记录数据。她在理论技术工艺设备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解决了超深稠油开采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提高了我国超深井超稠油开采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

  二、主要事迹

巾帼女杰沙漠中破解世界难题

执着是一种生产力。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她认真、坚定、温暖洒脱,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和选择。从她身上,我们会看到中国石油大学的女性是这么的“厉害”。来,我们快来认识一下:她就是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获得者:郭继香。

郭继香,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现工作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担国家级项目11项及多项横向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三等奖、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交流优秀奖等,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多项研究成果在各大油田推广应用,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

2013年郭继香在油田工作照

2016年郭继香深入油田现场(左二)

现场试验,不畏艰险,将科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将科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是郭老师一直以来践行的信念。为了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现场,她经常与学生一起奋战在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塔河油田和塔里木油田开展现场试验。为了得到现场第一手准确的数据,她和学生们常年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24小时轮班守在油井旁记录数据。油田现场的环境很恶劣,大漠中气候干燥,风沙弥漫,寒冬的气温低至-30℃,而酷暑期间气温可达40℃。在现场还有漫天的飞虫,有的飞虫会钻进人的耳朵及皮肤。郭老师不畏艰难坎坷,用穿上防护服、卫生纸堵上耳朵等办法来应对极端恶劣的气候。她和学生居住的“四角地”环境同样十分恶劣,房间里蟑螂遍地跑,晚上常常爬到脸上。尽管环境恶劣,但她从未抱怨一句。她从最初的害怕蟑螂,到之后的从容淡定,用自身行动向学生们诠释了不畏艰辛的勇敢。

油田现场试验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郭老师也经历过险情。有一次在药剂运输的途中,运药车为躲避油罐车跌入3米多深的沟里,17桶油溶药剂散落一地。而事故发生地附近有一个加油站,一旦发生爆炸,火势波及到加油站,后果将不堪设想!郭老师用尽力气,从运药车的前挡风玻璃处钻出来,心想“幸亏学生们没有在货车上,要不然吓坏他们了”。她急忙让司机切断电瓶电源,以免发生爆炸事故。之后,她紧急联系吊车,把药剂安全运到井场。正因为郭老师遇事不慌乱,沉着冷静地处理事故,才避免了危险的发生。到了晚上,郭老师发现头有点疼,原来,运输车发生事故后,郭老师在车内撞破了头,而此时,头发上的血迹早已经干了。正是凭借这种不怕困难磨砺的韧劲,郭老师的科研成果成功解决了现场生产技术难题,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带领团队打赢科研攻坚战。面对超深井超稠油开采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郭老师没有遇难退缩,而是逆水行舟,攻坚克难。她作为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承担了《超深稠油油藏井筒降粘关键技术》项目。郭老师以大型、典型超深井超稠油油田(塔河油田)为研究对象,研究突破了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黏、超深井超稠油高效降黏举升工艺、稠油高温高压井光纤测试、油水界面智能成像检测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现场应用示范工程,为国内外同类稠油油藏开采开辟了新途径。

2015年郭继香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通过发现问题,理论解决,现场试验,再到发现问题,经过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改进,终于,该项目于2017年3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现场验收和结题验收,得到了专家组和国家科技部的高度认可,在理论、技术、工艺、设备、技术集成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创新,解决了超深稠油开采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提高了我国超深井超稠油开采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我国在稠油开采领域的国际地位,为我国深井、超深井稠油高效降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世界约2220亿吨稠油资源的开发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尺讲台,十年树人,以赤诚之爱为学生倾注心血。在郭老师的心里,教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她以赤诚之爱,点燃青春,培养了近百名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分布在祖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她一直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学生嘘寒问暖,呵护备至。她认为,教书育人至少要有“三心”,即“爱心”“关心”与“责任心”。

在课堂上,为了让授课内容更容易接受,郭老师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将枯燥原理用浅近易懂、风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不断引导学生发问并自己解决问题。正如郭老师所认为的,老师的讲课是一种演绎、一种发展、一种表达。她满怀热情讲授自己的每一堂课,认真观察同学们的眼神和表情,对于理解可能存在困难的地方,不厌其烦地耐心讲授,力求让更多的同学掌握课堂内容。

在课下,郭老师还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她会亲自批改每一位同学的作业,指出他们的错误并改正。在指导学生参与学术项目或学位论文方面,她更是以严谨细致出名。从题目选择、实验设计,到标点符号与文献格式,她都会进行详尽的批注和修改,尊重同学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她注重学生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团队的凝聚力,其研究生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称号。

除了学业,郭老师还会去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郭老师也常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妈妈老师”。对于“网瘾”学生,郭老师更是关爱有加。针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她多次深入学生宿舍,通过一次次谈心和督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网瘾”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定决心不再沉迷游戏,回到了教室,钻研学业。

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面带微笑的郭老师和学生们风风火火走在一起。学生们私下评论郭老师是骨子里特别潇洒、纯真的一个人。执着严谨、温暖开朗,这些特质在郭老师身上结合得是那么的自然。

郭继香参加社区活动(右)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在社区里,她热心为居民提供服务,积极主动传达居委会工作方面的要求,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只要需要,随叫随到,从无怨言,社区里经常会看到她的身影。她有一颗善良的心,热衷于助人为乐。虽然她只是社区中一位平凡的居民,但正是她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行动,感染着身边很多的居民,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和高尚的品德,让社区很多居民纷纷效仿,把奉献社区、服务社区的精神和邻里间的互相帮助发扬成为了一种风尚,为这个文明、温馨、和谐的大家园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

郭继香生活照

这就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尊敬的榜样!工作中,榜样是方向,带领大家奋勇拼搏;生活中,榜样是标杆,规范个人行为,共建和谐社会。榜样是助人为乐,以一己牺牲赢得饱含敬意的喝彩。榜样是爱岗敬业,用平凡的工作堆筑起事业的高峰。榜样是遵纪守法,凝聚的是自制、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和谐。时代需要榜样,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人生标杆,是大爱无声、润物无言的行动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9年 >  9月 >  第二周榜单
[敬业奉献]郭继香:巾帼女杰沙漠中破解世界难题
首都文明网 2019-09-09

郭继香

一、人物介绍

郭继香,女,1965年6月出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注重产学研结合的郭继香,经常带学生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油田里现场试验,24小时轮班守在油井旁记录数据。她在理论技术工艺设备和技术集成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解决了超深稠油开采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提高了我国超深井超稠油开采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

  二、主要事迹

巾帼女杰沙漠中破解世界难题

执着是一种生产力。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她认真、坚定、温暖洒脱,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和选择。从她身上,我们会看到中国石油大学的女性是这么的“厉害”。来,我们快来认识一下:她就是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获得者:郭继香。

郭继香,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现工作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担国家级项目11项及多项横向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三等奖、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交流优秀奖等,公开发表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多项研究成果在各大油田推广应用,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

2013年郭继香在油田工作照

2016年郭继香深入油田现场(左二)

现场试验,不畏艰险,将科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将科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是郭老师一直以来践行的信念。为了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现场,她经常与学生一起奋战在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塔河油田和塔里木油田开展现场试验。为了得到现场第一手准确的数据,她和学生们常年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24小时轮班守在油井旁记录数据。油田现场的环境很恶劣,大漠中气候干燥,风沙弥漫,寒冬的气温低至-30℃,而酷暑期间气温可达40℃。在现场还有漫天的飞虫,有的飞虫会钻进人的耳朵及皮肤。郭老师不畏艰难坎坷,用穿上防护服、卫生纸堵上耳朵等办法来应对极端恶劣的气候。她和学生居住的“四角地”环境同样十分恶劣,房间里蟑螂遍地跑,晚上常常爬到脸上。尽管环境恶劣,但她从未抱怨一句。她从最初的害怕蟑螂,到之后的从容淡定,用自身行动向学生们诠释了不畏艰辛的勇敢。

油田现场试验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郭老师也经历过险情。有一次在药剂运输的途中,运药车为躲避油罐车跌入3米多深的沟里,17桶油溶药剂散落一地。而事故发生地附近有一个加油站,一旦发生爆炸,火势波及到加油站,后果将不堪设想!郭老师用尽力气,从运药车的前挡风玻璃处钻出来,心想“幸亏学生们没有在货车上,要不然吓坏他们了”。她急忙让司机切断电瓶电源,以免发生爆炸事故。之后,她紧急联系吊车,把药剂安全运到井场。正因为郭老师遇事不慌乱,沉着冷静地处理事故,才避免了危险的发生。到了晚上,郭老师发现头有点疼,原来,运输车发生事故后,郭老师在车内撞破了头,而此时,头发上的血迹早已经干了。正是凭借这种不怕困难磨砺的韧劲,郭老师的科研成果成功解决了现场生产技术难题,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克服困难,勇攀高峰,带领团队打赢科研攻坚战。面对超深井超稠油开采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郭老师没有遇难退缩,而是逆水行舟,攻坚克难。她作为国家863项目首席专家,承担了《超深稠油油藏井筒降粘关键技术》项目。郭老师以大型、典型超深井超稠油油田(塔河油田)为研究对象,研究突破了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黏、超深井超稠油高效降黏举升工艺、稠油高温高压井光纤测试、油水界面智能成像检测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现场应用示范工程,为国内外同类稠油油藏开采开辟了新途径。

2015年郭继香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通过发现问题,理论解决,现场试验,再到发现问题,经过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改进,终于,该项目于2017年3月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现场验收和结题验收,得到了专家组和国家科技部的高度认可,在理论、技术、工艺、设备、技术集成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创新,解决了超深稠油开采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提高了我国超深井超稠油开采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我国在稠油开采领域的国际地位,为我国深井、超深井稠油高效降黏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世界约2220亿吨稠油资源的开发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尺讲台,十年树人,以赤诚之爱为学生倾注心血。在郭老师的心里,教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她以赤诚之爱,点燃青春,培养了近百名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分布在祖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她一直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学生嘘寒问暖,呵护备至。她认为,教书育人至少要有“三心”,即“爱心”“关心”与“责任心”。

在课堂上,为了让授课内容更容易接受,郭老师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将枯燥原理用浅近易懂、风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不断引导学生发问并自己解决问题。正如郭老师所认为的,老师的讲课是一种演绎、一种发展、一种表达。她满怀热情讲授自己的每一堂课,认真观察同学们的眼神和表情,对于理解可能存在困难的地方,不厌其烦地耐心讲授,力求让更多的同学掌握课堂内容。

在课下,郭老师还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她会亲自批改每一位同学的作业,指出他们的错误并改正。在指导学生参与学术项目或学位论文方面,她更是以严谨细致出名。从题目选择、实验设计,到标点符号与文献格式,她都会进行详尽的批注和修改,尊重同学的想法,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她注重学生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研究团队的凝聚力,其研究生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称号。

除了学业,郭老师还会去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郭老师也常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妈妈老师”。对于“网瘾”学生,郭老师更是关爱有加。针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她多次深入学生宿舍,通过一次次谈心和督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网瘾”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定决心不再沉迷游戏,回到了教室,钻研学业。

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面带微笑的郭老师和学生们风风火火走在一起。学生们私下评论郭老师是骨子里特别潇洒、纯真的一个人。执着严谨、温暖开朗,这些特质在郭老师身上结合得是那么的自然。

郭继香参加社区活动(右)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在社区里,她热心为居民提供服务,积极主动传达居委会工作方面的要求,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积极参加社区的活动,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只要需要,随叫随到,从无怨言,社区里经常会看到她的身影。她有一颗善良的心,热衷于助人为乐。虽然她只是社区中一位平凡的居民,但正是她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行动,感染着身边很多的居民,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和高尚的品德,让社区很多居民纷纷效仿,把奉献社区、服务社区的精神和邻里间的互相帮助发扬成为了一种风尚,为这个文明、温馨、和谐的大家园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

郭继香生活照

这就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尊敬的榜样!工作中,榜样是方向,带领大家奋勇拼搏;生活中,榜样是标杆,规范个人行为,共建和谐社会。榜样是助人为乐,以一己牺牲赢得饱含敬意的喝彩。榜样是爱岗敬业,用平凡的工作堆筑起事业的高峰。榜样是遵纪守法,凝聚的是自制、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和谐。时代需要榜样,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永不褪色的人生标杆,是大爱无声、润物无言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