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9年 >  8月 >  第四周榜单
[热心公益]王静:三代人守护绿林32载
首都文明网 2019-08-26

王静

一、人物介绍

王静,女,1981年1月出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教师。

1984年王静的公公响应国家号召承包了1300多亩荒山种树,困顿时变卖家产也从未放弃,如今30多万棵树苗已蔚然成林。10年前公婆已年老,她和丈夫每周开车在城区与山林间往返,还要步行20多公里巡视修剪。近年来第三代已经开始随父母上山护林,三代人只为将绿色成绩交给国家。

  二、主要事迹

三代人守护绿林32载

1984年,为了响应防尘固沙、还北京一片蓝天的号召,王静的公公李德普承包了1300多亩荒山,播种了侧柏、油松等10多种树,目前山上已生长了30多万棵树木。30多年来,对于植树造林的坚持,使这个家庭充满了坚韧与阳光,传承着“坚持绿色行为,传承绿色精神”的家训。王静这一代人继续承担起这份责任,无论严寒酷暑,他们每周上山巡视、修剪树木,为北京的蓝天守护着一片绿色。2016年12月王静家庭以“祖孙三代植绿护绿,共享北京一片蓝天”的事迹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在京西宾馆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9年6月18日,北京第十四次妇代会开幕会上,蔡奇书记为王静家庭点赞。

王静是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走进她位于妙峰山镇炭厂村的小院,一眼就能看到院子里、墙根儿下各种各样的植树工具,“我们家两代人都和种树有着不解之缘,从当年公公响应国家号召承包荒山至今,32年的时间里,种树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王静如今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和爱人上山护林,还在学校里、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着这份宝贵的绿色传承精神。

1984年,王静的公公李德普响应国家“防尘固沙,还北京一片蓝天”的号召,与政府签订合约,承包了炭厂村附近的1300多亩荒山,成为家里的第一代种树人。32年过去了,在王静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当年种下的侧柏、油松、杨树、柳树等10多个品种、30多万棵树苗已长成了片片绿林。

“在这30多年里,我们全家经历了变卖家产坚持造林的经济困难,经历了周围人不能理解的心痛和无奈。”王静告诉记者,当年刚和丈夫结婚时公婆身体还硬朗,两位老人一门心思扑在种树上,“说一天看不到这片林子就睡不着觉,所以在山上经常一住就是大半年。山上没水没电,只有靠人力去山下挑水,晚上也只能用煤油灯,和外界惟一的联系就是一台收音机”,当时王静和丈夫就每周靠肩挑手扛地往山上送食物和修剪树木的工具。

“就这样一路坚持了20多年,工具不知买了多少,收音机也不知坏了多少个”,10年前,老人岁数大了,不能再上山,对树木看管和养护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王静这一辈身上,他们成为了家里的第二代种树人。于是,春天育苗、夏天浇水、秋天整地、冬天防火……王静和爱人,为了家里的这份绿色传承年复一年地忙碌着。

把枯萎的小树拔掉,再补种小树

除去小树周围的灌木,给小树培土,固定树根

给小树打树盘,迎接雨季,储存雨水

在山上修剪树木

由于还有正式工作,王静和爱人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地开车往返于门头沟城区与山里,然后步行20多公里上山巡视、修剪树木。这两年开春的时候,炭厂村的村民们经常会看到王静一家十几口人背着工具上山补植树木的场景。更让王静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们耳濡目染地也都积极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这份绿色精神,节假日会主动要求上山和家长们一起护林。王静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种树护林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守护好这片山林更是全家的最大心愿,虽然没有收到过任何金钱方面的收益,每年雇工人挖树坑还要自掏腰包,但我们一家人要把这份绿色的希望传承下去,等到承包合约到期,将一份绿色成绩交给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去年蔡奇书记四次到门头沟调研,也反复强调门头沟绿色发展的重要性。2016年12月王静家庭以“祖孙三代植绿护绿,共享北京一片蓝天”的事迹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在京西宾馆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如今,这个大家庭已添丁进口有了第四代。对于植树造林的坚持,使这个家庭充满了坚韧与阳光,传承着“坚持绿色行为,传承绿色精神”的家训。王静家庭的这种愚公精神也已感染和带动了身边的许多亲朋好友和学生家长们,这两年,每逢春天,他们都会带着孩子和家人相约一起来栽树种树,大人们在把勤劳奋斗的精神传承给孩子们的同时,也把绿色发展的种子播撒在了孩子们心里。许多家庭都积极参与到绿色家庭和生态家庭的创建活动之中,不仅仅是种树护树、养花种草,还变废炫宝、低碳出行,捡拾垃圾、清洁卫生,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着我们身边的环境。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9年 >  8月 >  第四周榜单
[热心公益]王静:三代人守护绿林32载
首都文明网 2019-08-26

王静

一、人物介绍

王静,女,1981年1月出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教师。

1984年王静的公公响应国家号召承包了1300多亩荒山种树,困顿时变卖家产也从未放弃,如今30多万棵树苗已蔚然成林。10年前公婆已年老,她和丈夫每周开车在城区与山林间往返,还要步行20多公里巡视修剪。近年来第三代已经开始随父母上山护林,三代人只为将绿色成绩交给国家。

  二、主要事迹

三代人守护绿林32载

1984年,为了响应防尘固沙、还北京一片蓝天的号召,王静的公公李德普承包了1300多亩荒山,播种了侧柏、油松等10多种树,目前山上已生长了30多万棵树木。30多年来,对于植树造林的坚持,使这个家庭充满了坚韧与阳光,传承着“坚持绿色行为,传承绿色精神”的家训。王静这一代人继续承担起这份责任,无论严寒酷暑,他们每周上山巡视、修剪树木,为北京的蓝天守护着一片绿色。2016年12月王静家庭以“祖孙三代植绿护绿,共享北京一片蓝天”的事迹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在京西宾馆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9年6月18日,北京第十四次妇代会开幕会上,蔡奇书记为王静家庭点赞。

王静是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走进她位于妙峰山镇炭厂村的小院,一眼就能看到院子里、墙根儿下各种各样的植树工具,“我们家两代人都和种树有着不解之缘,从当年公公响应国家号召承包荒山至今,32年的时间里,种树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王静如今不仅利用业余时间和爱人上山护林,还在学校里、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着这份宝贵的绿色传承精神。

1984年,王静的公公李德普响应国家“防尘固沙,还北京一片蓝天”的号召,与政府签订合约,承包了炭厂村附近的1300多亩荒山,成为家里的第一代种树人。32年过去了,在王静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当年种下的侧柏、油松、杨树、柳树等10多个品种、30多万棵树苗已长成了片片绿林。

“在这30多年里,我们全家经历了变卖家产坚持造林的经济困难,经历了周围人不能理解的心痛和无奈。”王静告诉记者,当年刚和丈夫结婚时公婆身体还硬朗,两位老人一门心思扑在种树上,“说一天看不到这片林子就睡不着觉,所以在山上经常一住就是大半年。山上没水没电,只有靠人力去山下挑水,晚上也只能用煤油灯,和外界惟一的联系就是一台收音机”,当时王静和丈夫就每周靠肩挑手扛地往山上送食物和修剪树木的工具。

“就这样一路坚持了20多年,工具不知买了多少,收音机也不知坏了多少个”,10年前,老人岁数大了,不能再上山,对树木看管和养护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王静这一辈身上,他们成为了家里的第二代种树人。于是,春天育苗、夏天浇水、秋天整地、冬天防火……王静和爱人,为了家里的这份绿色传承年复一年地忙碌着。

把枯萎的小树拔掉,再补种小树

除去小树周围的灌木,给小树培土,固定树根

给小树打树盘,迎接雨季,储存雨水

在山上修剪树木

由于还有正式工作,王静和爱人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地开车往返于门头沟城区与山里,然后步行20多公里上山巡视、修剪树木。这两年开春的时候,炭厂村的村民们经常会看到王静一家十几口人背着工具上山补植树木的场景。更让王静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们耳濡目染地也都积极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这份绿色精神,节假日会主动要求上山和家长们一起护林。王静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种树护林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守护好这片山林更是全家的最大心愿,虽然没有收到过任何金钱方面的收益,每年雇工人挖树坑还要自掏腰包,但我们一家人要把这份绿色的希望传承下去,等到承包合约到期,将一份绿色成绩交给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去年蔡奇书记四次到门头沟调研,也反复强调门头沟绿色发展的重要性。2016年12月王静家庭以“祖孙三代植绿护绿,共享北京一片蓝天”的事迹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在京西宾馆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如今,这个大家庭已添丁进口有了第四代。对于植树造林的坚持,使这个家庭充满了坚韧与阳光,传承着“坚持绿色行为,传承绿色精神”的家训。王静家庭的这种愚公精神也已感染和带动了身边的许多亲朋好友和学生家长们,这两年,每逢春天,他们都会带着孩子和家人相约一起来栽树种树,大人们在把勤劳奋斗的精神传承给孩子们的同时,也把绿色发展的种子播撒在了孩子们心里。许多家庭都积极参与到绿色家庭和生态家庭的创建活动之中,不仅仅是种树护树、养花种草,还变废炫宝、低碳出行,捡拾垃圾、清洁卫生,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着我们身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