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敏文
一、人物介绍
严敏文,女,1942年7月出生,朝阳区望京西园四区居民。
2018年3月24日,76岁的严敏文回村支教帮助留守儿童的“小课桌”正式开课了,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最多时达26人。从望京到河北西官庄坐公交单程需换乘4次用6个小时,她每周往返一次,用买菜小车拉来图书建读书角、掏12万元积蓄盖起三间教室;她说只要不生病“小课桌”就能办下去。
二、主要事迹
“北京奶奶”古稀回村支教
完成了约定 村里“小课桌”开讲了
“北京来的大教授,来咱们村辅导学生,是免费的啊,免费的。谁家有学生,你们到严红山家报名去,到严红山家报名去……”去年三月,西官庄村的大喇叭响了起来,严敏文开办的“小课桌”马上就要开讲了。“北京奶奶”正式成为河北省涞水县明义乡西官庄村二十几个留守儿童周末的“留守教师”。
103公里,换乘4次,6个多小时的车程,每周往返一次,一年多来,风雨无阻。回村支教,这仿佛是年轻人的事儿,但是对于一个77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却成了一段艰难的旅程。说起严奶奶支教的事,这里还有一段她与老伴儿的约定。
2015年年底的一天,严敏文和老伴儿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一名退休公务员回老家辅导孩子写毛笔字。看到这一幕的严敏文向老伴儿提议,他们两人也开个“小课桌”辅导孩子学习,老伴儿满口答应。“小课桌”计划由此诞生,严敏文与老伴儿开始着手筹备,可还没等到“小课桌”办起来,老伴儿就病倒了,“小课桌”计划也因此搁置。
每周上医院看病,精细照顾老伴儿成为严敏文另一种生活。原本以为老伴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可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却夺走了老伴的生命。从云南三线奋战,到秦皇岛一起工作学习,50年的相依相伴,这样的感情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老伴的去世一度让严敏文失去对生活的渴望,每次走出小区,站在马路上,站在人来人往的街边,都不知道要往哪走,整个天空仿佛都失去了色彩。
“在老伴去世后的三四个月里特别煎熬,生活没有内容,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就感觉什么都没了,丢了魂一样。”提到老伴儿,严敏文红了眼眶。期间,严敏文的家人也想过不少办法帮助她散心,但这不能从根本上弥补老伴儿的离开给她心灵上带来的空缺。看到老伴儿的照片,严敏文想起了与老伴儿共同的愿望。
“回村支教”是老伴儿未能完成的遗愿。老伴儿虽然走了,但是小课桌还在。严敏文突然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她觉得只要将“小课桌”办下去,老伴儿就在自己的身边。
《寻梦环游记》有句经典的台词是这样说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承办小课桌成了严奶奶活着的盼头。最后严敏文决定,回到老家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明义乡西官庄村,去完成和老伴儿的约定,把“小课桌”办下去。严敏文的决定也得到了女儿一家人的支持。
严敏文
2018年1月底,严敏文回到老家,开始筹备“小课桌”,她租了一间房子作为孩子们的教室,又为孩子们添置了10张“课桌”。经过两个月的准备,2018年3月24日,“小课桌”开课了。“小课桌”内多是留守儿童,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在内的八个年级的学生,最多时人数可达26人。
“看着小孩子的笑脸,那一刻就觉得有了牵挂,生活有了奔头,发自内心地觉得满足,这种感情只有你到了那个时候才能体会得到。”严敏文笑着说。
漫漫支教路 “小课桌”是我的奔头
万事开头难,回村支教面临的困难太多,何况是一位77岁高龄的老人。每周的长途跋涉,过程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从望京到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明义乡西官庄村有103公里的路程,严敏文需要换乘4次,乘坐6个多小时的公交才能到达。从2018年3月24日至今,严敏文风雨无阻。与孩子们的相见,成了严敏文必须履行的约定。
周五上午9点,严敏文从家出发,背着书包或是拉着买菜的小拉车去坐公交,先乘坐421路公交车到达八王坟,再由八王坟坐57路到广安门换乘917路公交车,抵达涞水县后再乘坐公共汽车到西官庄村。为了省钱,也为了省时间,6个多小时的路程,严敏文的午餐都在车上解决,面包或几块饼干就是她每周五的午餐。下午3点多,严敏文才能到达西官庄村。
“您坚持了这么长时间没觉得辛苦吗?”“谈不上坚持不坚持,到时候就去了。小课桌就是我的奔头,哪怕堵车也不着急,也没感觉路途特别长,相反心里还觉得挺喜欢的。对比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现在我会觉得活着有意义。”
2018年1月,严敏文也曾担心过“小课桌”会不会没有孩子来,会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是疯子。知道严敏文要去支教的朋友开导她,“不用管别人说什么,你做了以后别人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了。”
孩子们在小课桌学习
小课桌的孩子们在写作业
严敏文指导小课桌的孩子们学习
“小课桌”正式开课前,村里大喇叭在全村进行广播,3月24日正式开课当晚,不少家长送孩子来“小课桌”学习。严敏文按照年级高低给孩子们分组,让孩子们互相谈论、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高年级的孩子还会主动辅导低年级的孩子,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增加了不少。慢慢地“小课桌”的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小课桌”让严敏文帮忙辅导作业。有时候邻村的孩子也会过来“小课桌”共同学习,他们亲切地称严敏文为“北京奶奶”。在严敏文看来,这是一片净土,在“小课桌”里,孩子们都很纯真,只要加以引导,孩子们都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您又到了?进屋歇会吧。”看到严敏文,村民们就知道这周的“小课桌”马上就要开课了。
只要走得动 “小课桌”就会办下去
听说严敏文在村里办起“小课桌”,帮助留守儿童,她的老同学、老同事都伸出援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她送来部分书籍。事实上,在2016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中,得知她有支教想法的朋友们就十分支持,在“小课桌”正式开课后,她的朋友们也有物出物,有钱出钱,希望能够为“小课桌”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严敏文给小课桌的孩子们送书
原小课桌的图书角
每一次回村支教都是一次艰辛的“取经”之路。为了丰富孩子们课外阅读,严敏文把自家的课外读物和朋友们捐赠的书籍,用买菜的小拉车,一点一点从望京“拉”到了西官庄村。严敏文就是凭着对孩子们的爱,在小课桌的教室里建立了读书角。
教室里的十张课桌也多亏了同事的帮助。严敏文退休后在一所学校任教,向同事提出自己想要买几张淘汰的二手课桌。得知严敏文要去支教,主任和老师主动为她免费提供了十张桌椅,支持她的“小课桌”行动。现在严敏文的家里还放有朋友和同事们陆陆续续送过来的书籍、文具,甚至电视机。
严敏文和志愿者老师
志愿者老师和小课桌的孩子们
严敏文的事迹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有许多热心人主动帮助严敏文,帮助“小课桌”的孩子们。来自涞水县的两位志愿者在周六的上午和下午会来到西官庄村协助严敏文,辅导孩子学习,这较大地减轻了严敏文的压力。志愿者和严敏文一样,每周到小课桌成为了一种习惯,小课桌初具规模。
人越来越多,租的房子越来越紧张。严敏文想起了自己的宅基地。今年3月土地解冻之后,严敏文计划在西官庄村自己家的宅基地上盖一处孩子们的专属教室,把“小课桌”变得规范化。“贫困县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扶贫,扶贫要扶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跟得上现代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严敏文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12万,建起了三间教室,请来工人打了一口压水井,从村里协调了煤气,给教室安装上了暖气。新教室建成,小朋友们有了自己新的学习环境。严敏文又有了自己的新计划,她在宅基地剩余的地上种了点绿色蔬菜,用卖蔬菜的钱支持小课桌日常消耗的电费、煤气费,还计划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几百元钱来请当地亲戚照看小课桌和小菜园。除去来回奔波的路费、自己在北京的生活费,只要自己不生病,就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小课桌继续办下去。
当被问起,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小课桌”,她的未来怎么办的时候。严敏文说:“我从不太喜欢出去旅游、消费,我就喜欢教书,跟孩子们在一起。出点钱,我心里欢喜。刚开始来是为了完成自己和老伴儿的愿望。后来,结识这么多小朋友,看着他们一点一点进步,一点一点长大,觉得自己的付出太有意义。每次来这里,就觉得这里干净,舒坦。”
在严敏文看来,“小课桌”的初衷也只是想着自己尽心做一件事,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社会效应。她会用这种关注来鞭策自己,把“小课桌”办得越来越好,只要自己还走得动,就会把“小课桌”继续办下去。如果真没有条件办下去,她希望社会上有人来接她的班。
“给小孩子讲一道题对我来说也都是收获,而且我的收获要比我的付出多得多,这种收获是不能量化的,是不可数的,我很享受,也很感激。”严敏文说。
有些人终究会变成灯塔,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别人前行的道路。77岁的严敏文本该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享受着老年幸福生活,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对爱的承诺,用瘦弱的身躯扛起了西官庄村留守儿童的未来。萤火虫最大的价值不是在黑暗里照亮一片空间,而是给在黑暗前行的人带来希望。严敏文就像那给人以希望的萤火虫,不仅仅照亮了一片天,也照亮了一片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严敏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小课桌。
善良会传染 坚持就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因善聚缘,在北京的家里,严敏文还有个特殊的伙伴。一次偶然的机会,严敏文得知在北京创业的老乡张海民、赵金萍夫妇住宿条件艰苦,主动邀请他们来家里住。夫妻两人商议要给严敏文象征性地出点租金,都被严敏文拒绝。夫妻两人见严敏文一个人生活,主动承担起严敏文的午餐。每天中午严敏文都会下去跟这对夫妻一起吃饭、聊天,就像一家人一样。住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越来越觉得有家的味道。她觉得,这对夫妻在自己最孤独的时候能够来到她家,成为家中的成员,他们给予严敏文的帮助,远比自己给予他们的方便更珍贵。
严敏文最得意的是小朋友们的成长进步。小课桌里的学生每周都会向严敏文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当一个个学生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严敏文的时候,这是严敏文最开心的时刻,这种欢乐是孩子们带给严敏文最珍贵的礼物。提起这些学生,严敏文还有一件让她始终觉得内疚的事情。在小课桌刚开始的时候,有两个调皮的孩子,因为自己管理的学生太多,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这两个孩子因为成绩差,加上青春叛逆,辍学了。谈到这事的时候,严敏文眼里闪着泪花。
严敏文和孩子们参加央视“开门大吉”节目
严敏文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栏目组得知,节目组特意找到了严敏文帮助她完成家庭梦想。在猜歌环节,为了帮助严敏文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主持人尼格买提还温馨地提示,最终严奶奶获得一万元的家庭梦想资金。严敏文反复说,自己哪有那么大本事去猜歌,都是在场观众和主持人小尼在一旁提醒,多亏了他们。
与人为善,予己为善,善良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开门大吉的宣传,严敏文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得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捐钱捐物。严敏文将钱一笔一笔地记起来,她说这些都会用在小课桌上。现在有很多同事、朋友都给她打电话,纷纷表态愿意加入到小课桌的行列中来。她希望通过她的坚持,让社会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让更多人关注他们的成长。
孩子们在小课桌外合影
严敏文和小课桌的孩子们合影
77岁高龄支教,每周百公里跋涉,自筹资金建房子,一个人照顾20多个孩子,一年多来风雨无阻,这样的人生值得敬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句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在西官庄村留守儿童心里,北京严奶奶的壮举,将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享受不尽的财富,一定会鼓励他们微笑面对生活,勇敢战胜挫折,为自己的理想拼搏。
一位支教奶奶留下的财富,将成为这个社会十分珍贵的隗宝。
严敏文
一、人物介绍
严敏文,女,1942年7月出生,朝阳区望京西园四区居民。
2018年3月24日,76岁的严敏文回村支教帮助留守儿童的“小课桌”正式开课了,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最多时达26人。从望京到河北西官庄坐公交单程需换乘4次用6个小时,她每周往返一次,用买菜小车拉来图书建读书角、掏12万元积蓄盖起三间教室;她说只要不生病“小课桌”就能办下去。
二、主要事迹
“北京奶奶”古稀回村支教
完成了约定 村里“小课桌”开讲了
“北京来的大教授,来咱们村辅导学生,是免费的啊,免费的。谁家有学生,你们到严红山家报名去,到严红山家报名去……”去年三月,西官庄村的大喇叭响了起来,严敏文开办的“小课桌”马上就要开讲了。“北京奶奶”正式成为河北省涞水县明义乡西官庄村二十几个留守儿童周末的“留守教师”。
103公里,换乘4次,6个多小时的车程,每周往返一次,一年多来,风雨无阻。回村支教,这仿佛是年轻人的事儿,但是对于一个77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却成了一段艰难的旅程。说起严奶奶支教的事,这里还有一段她与老伴儿的约定。
2015年年底的一天,严敏文和老伴儿在电视上偶然看到,一名退休公务员回老家辅导孩子写毛笔字。看到这一幕的严敏文向老伴儿提议,他们两人也开个“小课桌”辅导孩子学习,老伴儿满口答应。“小课桌”计划由此诞生,严敏文与老伴儿开始着手筹备,可还没等到“小课桌”办起来,老伴儿就病倒了,“小课桌”计划也因此搁置。
每周上医院看病,精细照顾老伴儿成为严敏文另一种生活。原本以为老伴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可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却夺走了老伴的生命。从云南三线奋战,到秦皇岛一起工作学习,50年的相依相伴,这样的感情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老伴的去世一度让严敏文失去对生活的渴望,每次走出小区,站在马路上,站在人来人往的街边,都不知道要往哪走,整个天空仿佛都失去了色彩。
“在老伴去世后的三四个月里特别煎熬,生活没有内容,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就感觉什么都没了,丢了魂一样。”提到老伴儿,严敏文红了眼眶。期间,严敏文的家人也想过不少办法帮助她散心,但这不能从根本上弥补老伴儿的离开给她心灵上带来的空缺。看到老伴儿的照片,严敏文想起了与老伴儿共同的愿望。
“回村支教”是老伴儿未能完成的遗愿。老伴儿虽然走了,但是小课桌还在。严敏文突然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她觉得只要将“小课桌”办下去,老伴儿就在自己的身边。
《寻梦环游记》有句经典的台词是这样说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承办小课桌成了严奶奶活着的盼头。最后严敏文决定,回到老家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明义乡西官庄村,去完成和老伴儿的约定,把“小课桌”办下去。严敏文的决定也得到了女儿一家人的支持。
严敏文
2018年1月底,严敏文回到老家,开始筹备“小课桌”,她租了一间房子作为孩子们的教室,又为孩子们添置了10张“课桌”。经过两个月的准备,2018年3月24日,“小课桌”开课了。“小课桌”内多是留守儿童,包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二在内的八个年级的学生,最多时人数可达26人。
“看着小孩子的笑脸,那一刻就觉得有了牵挂,生活有了奔头,发自内心地觉得满足,这种感情只有你到了那个时候才能体会得到。”严敏文笑着说。
漫漫支教路 “小课桌”是我的奔头
万事开头难,回村支教面临的困难太多,何况是一位77岁高龄的老人。每周的长途跋涉,过程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从望京到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明义乡西官庄村有103公里的路程,严敏文需要换乘4次,乘坐6个多小时的公交才能到达。从2018年3月24日至今,严敏文风雨无阻。与孩子们的相见,成了严敏文必须履行的约定。
周五上午9点,严敏文从家出发,背着书包或是拉着买菜的小拉车去坐公交,先乘坐421路公交车到达八王坟,再由八王坟坐57路到广安门换乘917路公交车,抵达涞水县后再乘坐公共汽车到西官庄村。为了省钱,也为了省时间,6个多小时的路程,严敏文的午餐都在车上解决,面包或几块饼干就是她每周五的午餐。下午3点多,严敏文才能到达西官庄村。
“您坚持了这么长时间没觉得辛苦吗?”“谈不上坚持不坚持,到时候就去了。小课桌就是我的奔头,哪怕堵车也不着急,也没感觉路途特别长,相反心里还觉得挺喜欢的。对比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现在我会觉得活着有意义。”
2018年1月,严敏文也曾担心过“小课桌”会不会没有孩子来,会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是疯子。知道严敏文要去支教的朋友开导她,“不用管别人说什么,你做了以后别人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了。”
孩子们在小课桌学习
小课桌的孩子们在写作业
严敏文指导小课桌的孩子们学习
“小课桌”正式开课前,村里大喇叭在全村进行广播,3月24日正式开课当晚,不少家长送孩子来“小课桌”学习。严敏文按照年级高低给孩子们分组,让孩子们互相谈论、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高年级的孩子还会主动辅导低年级的孩子,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也增加了不少。慢慢地“小课桌”的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小课桌”让严敏文帮忙辅导作业。有时候邻村的孩子也会过来“小课桌”共同学习,他们亲切地称严敏文为“北京奶奶”。在严敏文看来,这是一片净土,在“小课桌”里,孩子们都很纯真,只要加以引导,孩子们都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您又到了?进屋歇会吧。”看到严敏文,村民们就知道这周的“小课桌”马上就要开课了。
只要走得动 “小课桌”就会办下去
听说严敏文在村里办起“小课桌”,帮助留守儿童,她的老同学、老同事都伸出援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她送来部分书籍。事实上,在2016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中,得知她有支教想法的朋友们就十分支持,在“小课桌”正式开课后,她的朋友们也有物出物,有钱出钱,希望能够为“小课桌”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严敏文给小课桌的孩子们送书
原小课桌的图书角
每一次回村支教都是一次艰辛的“取经”之路。为了丰富孩子们课外阅读,严敏文把自家的课外读物和朋友们捐赠的书籍,用买菜的小拉车,一点一点从望京“拉”到了西官庄村。严敏文就是凭着对孩子们的爱,在小课桌的教室里建立了读书角。
教室里的十张课桌也多亏了同事的帮助。严敏文退休后在一所学校任教,向同事提出自己想要买几张淘汰的二手课桌。得知严敏文要去支教,主任和老师主动为她免费提供了十张桌椅,支持她的“小课桌”行动。现在严敏文的家里还放有朋友和同事们陆陆续续送过来的书籍、文具,甚至电视机。
严敏文和志愿者老师
志愿者老师和小课桌的孩子们
严敏文的事迹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有许多热心人主动帮助严敏文,帮助“小课桌”的孩子们。来自涞水县的两位志愿者在周六的上午和下午会来到西官庄村协助严敏文,辅导孩子学习,这较大地减轻了严敏文的压力。志愿者和严敏文一样,每周到小课桌成为了一种习惯,小课桌初具规模。
人越来越多,租的房子越来越紧张。严敏文想起了自己的宅基地。今年3月土地解冻之后,严敏文计划在西官庄村自己家的宅基地上盖一处孩子们的专属教室,把“小课桌”变得规范化。“贫困县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扶贫,扶贫要扶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跟得上现代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严敏文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12万,建起了三间教室,请来工人打了一口压水井,从村里协调了煤气,给教室安装上了暖气。新教室建成,小朋友们有了自己新的学习环境。严敏文又有了自己的新计划,她在宅基地剩余的地上种了点绿色蔬菜,用卖蔬菜的钱支持小课桌日常消耗的电费、煤气费,还计划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几百元钱来请当地亲戚照看小课桌和小菜园。除去来回奔波的路费、自己在北京的生活费,只要自己不生病,就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小课桌继续办下去。
当被问起,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小课桌”,她的未来怎么办的时候。严敏文说:“我从不太喜欢出去旅游、消费,我就喜欢教书,跟孩子们在一起。出点钱,我心里欢喜。刚开始来是为了完成自己和老伴儿的愿望。后来,结识这么多小朋友,看着他们一点一点进步,一点一点长大,觉得自己的付出太有意义。每次来这里,就觉得这里干净,舒坦。”
在严敏文看来,“小课桌”的初衷也只是想着自己尽心做一件事,没想到会产生这么大的社会效应。她会用这种关注来鞭策自己,把“小课桌”办得越来越好,只要自己还走得动,就会把“小课桌”继续办下去。如果真没有条件办下去,她希望社会上有人来接她的班。
“给小孩子讲一道题对我来说也都是收获,而且我的收获要比我的付出多得多,这种收获是不能量化的,是不可数的,我很享受,也很感激。”严敏文说。
有些人终究会变成灯塔,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别人前行的道路。77岁的严敏文本该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享受着老年幸福生活,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对爱的承诺,用瘦弱的身躯扛起了西官庄村留守儿童的未来。萤火虫最大的价值不是在黑暗里照亮一片空间,而是给在黑暗前行的人带来希望。严敏文就像那给人以希望的萤火虫,不仅仅照亮了一片天,也照亮了一片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严敏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小课桌。
善良会传染 坚持就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因善聚缘,在北京的家里,严敏文还有个特殊的伙伴。一次偶然的机会,严敏文得知在北京创业的老乡张海民、赵金萍夫妇住宿条件艰苦,主动邀请他们来家里住。夫妻两人商议要给严敏文象征性地出点租金,都被严敏文拒绝。夫妻两人见严敏文一个人生活,主动承担起严敏文的午餐。每天中午严敏文都会下去跟这对夫妻一起吃饭、聊天,就像一家人一样。住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越来越觉得有家的味道。她觉得,这对夫妻在自己最孤独的时候能够来到她家,成为家中的成员,他们给予严敏文的帮助,远比自己给予他们的方便更珍贵。
严敏文最得意的是小朋友们的成长进步。小课桌里的学生每周都会向严敏文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当一个个学生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严敏文的时候,这是严敏文最开心的时刻,这种欢乐是孩子们带给严敏文最珍贵的礼物。提起这些学生,严敏文还有一件让她始终觉得内疚的事情。在小课桌刚开始的时候,有两个调皮的孩子,因为自己管理的学生太多,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这两个孩子因为成绩差,加上青春叛逆,辍学了。谈到这事的时候,严敏文眼里闪着泪花。
严敏文和孩子们参加央视“开门大吉”节目
严敏文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栏目组得知,节目组特意找到了严敏文帮助她完成家庭梦想。在猜歌环节,为了帮助严敏文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主持人尼格买提还温馨地提示,最终严奶奶获得一万元的家庭梦想资金。严敏文反复说,自己哪有那么大本事去猜歌,都是在场观众和主持人小尼在一旁提醒,多亏了他们。
与人为善,予己为善,善良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开门大吉的宣传,严敏文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得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捐钱捐物。严敏文将钱一笔一笔地记起来,她说这些都会用在小课桌上。现在有很多同事、朋友都给她打电话,纷纷表态愿意加入到小课桌的行列中来。她希望通过她的坚持,让社会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让更多人关注他们的成长。
孩子们在小课桌外合影
严敏文和小课桌的孩子们合影
77岁高龄支教,每周百公里跋涉,自筹资金建房子,一个人照顾20多个孩子,一年多来风雨无阻,这样的人生值得敬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句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在西官庄村留守儿童心里,北京严奶奶的壮举,将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享受不尽的财富,一定会鼓励他们微笑面对生活,勇敢战胜挫折,为自己的理想拼搏。
一位支教奶奶留下的财富,将成为这个社会十分珍贵的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