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维信
一、人物介绍
汪维信,男,1947年3月出生,建国门街道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队长。
2010年汪维信加入指路队,担任队长后带领队员编写服务指南且每年更新,还将常被问及的地点线路打印裁条备用。近年来他学习各种地图APP实现“科技指路”,并传授队员提升技能拓展项目。12年来党员指路队为国内外旅客服务80余万人次,他将事迹编成情景剧广为宣讲。
二、主要事迹
义务指路十余载情暖旅人心
汪维信,72岁,中共党员,2010年加入建国门街道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2013年担任指路队第三任队长。建国门街道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成立于2007年4月,现有队员20名,其中党员16名,群众4名,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53岁。义务指路队成立十二年来,针对北京站地区客流量大、公交线路繁多复杂、问路旅客人数众多等实际情况,以奉献社会、发挥余热、服务他人、快乐自己为理念,累计为旅客提供指路服务超过80万人次,成为远近皆知的党建服务品牌。同时党员义务指路队也打造成地区志愿服务的示范窗口和教育基地,经常接待在校学生、在职党员等群体到这里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优质平台。
汪维信便民指路
带领团队甘于奉献 坚守志愿服务
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已经成立十二年了,作为志愿服务的窗口,为南来北往的国内外旅客提供义务指路服务近80余万人次。不论刮风下雨,不分节假日,汪维信都带领着他的团队坚持提供义务服务,坚守着这块志愿服务阵地。
指路队成员现由20名退休人员组成,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53岁。汪维信作为队长非常关心爱护指路队员,他合理安排队员值班,不是自己值班也会去指路亭转上一圈,向值班队员嘘寒问暖。遇有队员生病或家里有事儿,他一方面及时组织队员家访慰问,一方面积极顶替值班,保证指路队服务正常运转。他用平日里浓浓的“人情味儿”拴住了每一名队员的心。
汪维信为游客详细讲解路线和乘车信息
汪维信为外国旅客指路
指路亭里有一本厚厚的指路服务指南,这是汪维信带领队员们编写的,每年都要进行更新。汪维信日常还关注搜集公交线路调整信息,发现有变动就第一时间打印出来,放在指路亭供大家参考使用。他还将指路中常被问到的知名医院、长途车站、著名景点等公交路线打印并裁成整齐的小纸条,提供给询问旅客使用。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信念、相互扶持、齐心协力把指路服务坚持做好,指路队也因其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好评。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传播正能量
作为指路队队长,汪维信自觉担负起志愿服务“推广大使”的职责。他将义务指路队打造成志愿服务窗口,接待在校学生、在职党员等群体到义务指路队参与志愿服务,给参加志愿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指路知识,使志愿者们尽快融入到志愿服务中,指路亭逐渐成为广受欢迎的志愿服务教育基地。
汪维信是东城区老干部局的宣讲员和东城区团委的文化宣讲师,也是建国门街道的百姓宣讲员。他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机关、学校、军营,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用数字、图象、事例等介绍指路队的好思想、好作风,让更多的人了解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还将事迹编成喜闻乐见的情景剧进行宣讲,通过这些活动宣传正能量、宣传雷锋精神,不断向社会传播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2019年5月汪维信为台湾参访团介绍义务指路队
今年4月份指路队接待广州越秀区宣传部调研,汪维信重点介绍了指路队以人为本、为南来北往旅客服务的精神。5月份指路队又接待台湾高雄市参访团进行交流参访。汪维信和他的团队志愿服务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电视新闻台、北青报、新京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2017年8月汪维信被评为建国门街道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2018年被评为“东城榜样”。2018年4月建国门街道成立了义务指路队“汪维信工作室”, 2019年3月“汪维信工作室”被东城区授予“学雷锋教育实践基地”。指路队已经成为远近皆知的党建服务品牌和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平台。
运用科技指路 勇于创新发挥特长
今年七十二岁的汪维信善于开拓创新,在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了依靠网络指路的便捷方法,成为队里“科技指路第一人”。他在儿子的帮助下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学习各种网络地图APP的使用,并将网络指路的新技能耐心地传授给其他队员,在指路服务中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汪维信还在平时的志愿服务中不断积累旅客的新需求,从单一的安卓充电线更换成苹果、华为和安卓三线合一的多功能充电线,从现金换零钱变成微信、支付宝换硬币,汪维信一直都在寻求、探索、更新指路队的设备与工具。他说:“我们要争取赶上现代潮流,学习更多新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不同年龄段的旅客提供指路服务。”
汪维信在站亭里准备热水,方便为旅客泡方便面
汪维信发挥自己的摄影特长,在指路队服务过程中,他把自家的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拿出来,拍下指路队的历次重大活动和一些有意义的指路片段,刻录成光盘发给大家。他经常用手机将队员做好事的瞬间记录下来,用照片和视频来教育大家如何做好事、如何传播正能量。2018年他为义务指路队拍摄的《给客人倒开水》照片,参加了北京国际摄影周西总布社区分会场以及中华世纪坛主会场的展览。
多年来,汪维信带领指路队的老同志们,为北京站过往旅客义务指路,他和他的团队被评价为:“小”岗亭,传递“大”爱心;“小”服务,蕴含“大”学问;“小”窗口,解决“大”问题;“小”平台,成就“大”事业。
汪维信
一、人物介绍
汪维信,男,1947年3月出生,建国门街道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队长。
2010年汪维信加入指路队,担任队长后带领队员编写服务指南且每年更新,还将常被问及的地点线路打印裁条备用。近年来他学习各种地图APP实现“科技指路”,并传授队员提升技能拓展项目。12年来党员指路队为国内外旅客服务80余万人次,他将事迹编成情景剧广为宣讲。
二、主要事迹
义务指路十余载情暖旅人心
汪维信,72岁,中共党员,2010年加入建国门街道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2013年担任指路队第三任队长。建国门街道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成立于2007年4月,现有队员20名,其中党员16名,群众4名,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53岁。义务指路队成立十二年来,针对北京站地区客流量大、公交线路繁多复杂、问路旅客人数众多等实际情况,以奉献社会、发挥余热、服务他人、快乐自己为理念,累计为旅客提供指路服务超过80万人次,成为远近皆知的党建服务品牌。同时党员义务指路队也打造成地区志愿服务的示范窗口和教育基地,经常接待在校学生、在职党员等群体到这里参与志愿服务,成为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优质平台。
汪维信便民指路
带领团队甘于奉献 坚守志愿服务
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已经成立十二年了,作为志愿服务的窗口,为南来北往的国内外旅客提供义务指路服务近80余万人次。不论刮风下雨,不分节假日,汪维信都带领着他的团队坚持提供义务服务,坚守着这块志愿服务阵地。
指路队成员现由20名退休人员组成,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53岁。汪维信作为队长非常关心爱护指路队员,他合理安排队员值班,不是自己值班也会去指路亭转上一圈,向值班队员嘘寒问暖。遇有队员生病或家里有事儿,他一方面及时组织队员家访慰问,一方面积极顶替值班,保证指路队服务正常运转。他用平日里浓浓的“人情味儿”拴住了每一名队员的心。
汪维信为游客详细讲解路线和乘车信息
汪维信为外国旅客指路
指路亭里有一本厚厚的指路服务指南,这是汪维信带领队员们编写的,每年都要进行更新。汪维信日常还关注搜集公交线路调整信息,发现有变动就第一时间打印出来,放在指路亭供大家参考使用。他还将指路中常被问到的知名医院、长途车站、著名景点等公交路线打印并裁成整齐的小纸条,提供给询问旅客使用。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信念、相互扶持、齐心协力把指路服务坚持做好,指路队也因其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与好评。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 传播正能量
作为指路队队长,汪维信自觉担负起志愿服务“推广大使”的职责。他将义务指路队打造成志愿服务窗口,接待在校学生、在职党员等群体到义务指路队参与志愿服务,给参加志愿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指路知识,使志愿者们尽快融入到志愿服务中,指路亭逐渐成为广受欢迎的志愿服务教育基地。
汪维信是东城区老干部局的宣讲员和东城区团委的文化宣讲师,也是建国门街道的百姓宣讲员。他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机关、学校、军营,面向不同的受众群体,用数字、图象、事例等介绍指路队的好思想、好作风,让更多的人了解站东社区党员义务指路队,还将事迹编成喜闻乐见的情景剧进行宣讲,通过这些活动宣传正能量、宣传雷锋精神,不断向社会传播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2019年5月汪维信为台湾参访团介绍义务指路队
今年4月份指路队接待广州越秀区宣传部调研,汪维信重点介绍了指路队以人为本、为南来北往旅客服务的精神。5月份指路队又接待台湾高雄市参访团进行交流参访。汪维信和他的团队志愿服务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电视新闻台、北青报、新京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2017年8月汪维信被评为建国门街道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带头人,2018年被评为“东城榜样”。2018年4月建国门街道成立了义务指路队“汪维信工作室”, 2019年3月“汪维信工作室”被东城区授予“学雷锋教育实践基地”。指路队已经成为远近皆知的党建服务品牌和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平台。
运用科技指路 勇于创新发挥特长
今年七十二岁的汪维信善于开拓创新,在反复练习中熟练掌握了依靠网络指路的便捷方法,成为队里“科技指路第一人”。他在儿子的帮助下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学习各种网络地图APP的使用,并将网络指路的新技能耐心地传授给其他队员,在指路服务中不断提升科技含量。汪维信还在平时的志愿服务中不断积累旅客的新需求,从单一的安卓充电线更换成苹果、华为和安卓三线合一的多功能充电线,从现金换零钱变成微信、支付宝换硬币,汪维信一直都在寻求、探索、更新指路队的设备与工具。他说:“我们要争取赶上现代潮流,学习更多新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不同年龄段的旅客提供指路服务。”
汪维信在站亭里准备热水,方便为旅客泡方便面
汪维信发挥自己的摄影特长,在指路队服务过程中,他把自家的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拿出来,拍下指路队的历次重大活动和一些有意义的指路片段,刻录成光盘发给大家。他经常用手机将队员做好事的瞬间记录下来,用照片和视频来教育大家如何做好事、如何传播正能量。2018年他为义务指路队拍摄的《给客人倒开水》照片,参加了北京国际摄影周西总布社区分会场以及中华世纪坛主会场的展览。
多年来,汪维信带领指路队的老同志们,为北京站过往旅客义务指路,他和他的团队被评价为:“小”岗亭,传递“大”爱心;“小”服务,蕴含“大”学问;“小”窗口,解决“大”问题;“小”平台,成就“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