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9年 >  6月 >  第四周榜单
[孝老爱亲]苗地:最美弟媳
首都文明网 2019-06-24

苗地

一、人物介绍

苗地,女,1985年6月出生,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村民。

2015年婆婆去世前放心不下残疾女儿,已经辞了职照顾她们的苗地贴心抚慰让婆婆放心。大姑姐智残还患有癫痫,苗地照顾她饮食起居还给她精神鼓励。2016年村职康站教残疾人学手工编织,她牵着2岁儿子拉着大姑姐上了百余次课,如今大姑姐不但病情有效控制还编织出自己的作品。

  二、主要事迹

最美弟媳

苗地,女,1985年出生,家住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是一名普通的妇女。说她普通,其实她一点也不普通,公婆去世后,她用无私的爱,悉心照料患有多重残疾的大姑姐,她看上去弱不禁风,却用大山般厚实的情怀诠释着人间真爱! 如今,在苗地的精心照料下,大姑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几乎很少发病,饮食、作息也越来越有规律,通过去职康站学习,还可以自己编织出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苗地常说:“虽然大姑姐是个智残人,但她有自己的感情,也需要家庭的温暖,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一直照顾好大姑姐,用亲情温暖她,让她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生活下去。”

2013年,苗地和丈夫结婚,隔年儿子诞生,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令人羡慕,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规划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9月,婆婆被查出患有肺癌晚期,病情恶化得很快,没过几个月,就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无数个夜晚,苗地一想起今后面临的生活压力和负担,心中充满了绝望,年幼的儿子该怎么办?残疾的大姑姐怎么办?自己一个弱女子,今后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呀?美好生活的憧憬破灭了,未来生活像无底的黑色深渊,让人绝望得喘不过气来。

生活还要继续,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同时方便照顾婆婆,苗地不得不辞去现有的工作。然而这个担子,不是说起来这么容易。每天,她要早早起来,帮婆婆和大姑姐穿衣、洗脸、梳头,然后做饭、洗衣,等忙完老人后,她还要再去照顾几个月大的孩子,家里的琐事全压在了她的身上。晚上,大家都睡下了,她还得安排好第二天的活儿,才能睡下。一天下来,她干的活不计其数,睡的觉却只有三、四个小时。

2015年2月,婆婆去世了。临终前,最放不下的就是残疾的女儿。苗地的一句话却让婆婆放了心:“妈,您放心,作为姐姐的亲人我不能不管她,只要我在一天就会照顾她一天!” 苗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苗地照顾大姑姐午睡

苗地的大姑姐是1981年生人,患有精神一级残,智力二级残,由于智残,她从未进过学校,也没有成家,平日生活全由苗地的婆婆照料。婆婆去世后不久的一天,苗地第一次单独给大姑姐洗澡。“姐姐,这几天你都出汗了,我来给你洗个澡吧?”“不洗,就是不洗。”“不洗身上会变臭的,不舒服啊。”苗地边“哄”劝着,边走上前去拉大姑姐,想把她带到洗手间去洗澡。“你走开,我不去,就是不去。”大姑姐的“执拗”,让苗地有点手足无措,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她不但没有急躁,反而静下心仔细想了想,她觉得可能是婆婆去世后,大姑姐还不能适应另一个人为她洗澡,习惯了这种情况的苗地不但不会发脾气,反而更加精心照料大姑姐。

苗地(右)与大姑姐观看电视

苗地(右)教智力残疾的大姑姐使用手机

大姑姐患有癫痫,发作时会抽搐,严重时还会口吐白沫,照顾不周就会危及生命,而且癫痫病随时可能发作,身边根本离不开人。苗地说,晚上,她和丈夫担心大姑姐发病,所以睡觉从来不脱衣服,似睡非睡,能睡一次安稳觉都成了奢望。婆婆生前住的房间挨着他们住的房间,而且面积比较大,为了方便照顾大姑姐,给大姑姐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苗地和丈夫商量着,不如重新装修一下,让大姑姐从小屋子搬到大房间,不仅晚上照顾起来方便,或许对她的心情也有好处。房间装修完毕后,苗地还特意把家具全部换新,安装上了空调,让大姑姐住起来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在饮食上,苗地也是尽量就着大姑姐的口味来,精心安排平日里大姑姐爱吃的食谱。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苗地也不忽视大姑姐精神上的抚慰和鼓励,每天闲时陪大姑姐聊天,忙时就把电视开着,调好频道,天气好时,她还会用带着大姑姐去晒晒太阳、散散步。

智力残疾的大姑姐已经可以独自洗碗

起初,大姑姐对苗地还有些陌生,毕竟多年来都是在母亲的呵护下生活,面对此前并不熟悉的弟媳有些距离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苗地日复一日的细心照料,她也逐渐接受并心怀感激。有一次,苗地因为患上重感冒,身体实在不舒服,吃过午饭,顾不上刷碗,就去房间休息了。可等到下午,苗地进厨房一看,水池里的碗都被洗干净了,这时,站在厨房门口的大姑姐正微笑地看着她,她才明白,这碗正是大姑姐刷的。当时,苗地感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这让她感到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付出再多也值得。

2016年,村里成立了职康站,主要教授残疾人学习手工串珠编织,每周开课三次。苗地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为大姑姐报了名,可是问题来了,大姑姐的病具有突发性,让她一个人去上课苗地根本不放心,要是陪着大姑姐去上课,可家里2周岁的孩子怎么办?“干脆,我带着孩子陪姐姐去职康站上课,你觉得如何?”回到家,苗地和丈夫商量着,丈夫看着她,说:“要不咱们请个护工吧,现在孩子大了,你又带孩子又要照顾姐姐,太辛苦了,身体吃不消的。”还没等丈夫把话说完,苗地就说,“那可不行,我答应婆婆把大姑姐照顾好,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出了什么事,我会内疚一辈子的,这事就这么定了。”

每周3次课,一个月就是12次,一年就是100余次,每次上课,苗地左手牵着儿子,右手拉着大姑姐,无论春夏秋冬,她风雨无阻,坚持带着大姑姐参加每一次课程,除了特殊情况,几乎没有落下一节课。

如今,在苗地的精心照料下,大姑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几乎很少发病,饮食、作息也越来越有规律,通过去职康站学习,她还可以自己编织出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

苗地与家人外出游玩

苗地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着周围的人群,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责任担当、善良大爱和亲情坚守点亮了智障大姑姐的幸福人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用最美的情怀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佳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9年 >  6月 >  第四周榜单
[孝老爱亲]苗地:最美弟媳
首都文明网 2019-06-24

苗地

一、人物介绍

苗地,女,1985年6月出生,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村民。

2015年婆婆去世前放心不下残疾女儿,已经辞了职照顾她们的苗地贴心抚慰让婆婆放心。大姑姐智残还患有癫痫,苗地照顾她饮食起居还给她精神鼓励。2016年村职康站教残疾人学手工编织,她牵着2岁儿子拉着大姑姐上了百余次课,如今大姑姐不但病情有效控制还编织出自己的作品。

  二、主要事迹

最美弟媳

苗地,女,1985年出生,家住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是一名普通的妇女。说她普通,其实她一点也不普通,公婆去世后,她用无私的爱,悉心照料患有多重残疾的大姑姐,她看上去弱不禁风,却用大山般厚实的情怀诠释着人间真爱! 如今,在苗地的精心照料下,大姑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几乎很少发病,饮食、作息也越来越有规律,通过去职康站学习,还可以自己编织出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苗地常说:“虽然大姑姐是个智残人,但她有自己的感情,也需要家庭的温暖,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一直照顾好大姑姐,用亲情温暖她,让她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生活下去。”

2013年,苗地和丈夫结婚,隔年儿子诞生,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令人羡慕,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规划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9月,婆婆被查出患有肺癌晚期,病情恶化得很快,没过几个月,就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无数个夜晚,苗地一想起今后面临的生活压力和负担,心中充满了绝望,年幼的儿子该怎么办?残疾的大姑姐怎么办?自己一个弱女子,今后的日子可该怎么过呀?美好生活的憧憬破灭了,未来生活像无底的黑色深渊,让人绝望得喘不过气来。

生活还要继续,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同时方便照顾婆婆,苗地不得不辞去现有的工作。然而这个担子,不是说起来这么容易。每天,她要早早起来,帮婆婆和大姑姐穿衣、洗脸、梳头,然后做饭、洗衣,等忙完老人后,她还要再去照顾几个月大的孩子,家里的琐事全压在了她的身上。晚上,大家都睡下了,她还得安排好第二天的活儿,才能睡下。一天下来,她干的活不计其数,睡的觉却只有三、四个小时。

2015年2月,婆婆去世了。临终前,最放不下的就是残疾的女儿。苗地的一句话却让婆婆放了心:“妈,您放心,作为姐姐的亲人我不能不管她,只要我在一天就会照顾她一天!” 苗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苗地照顾大姑姐午睡

苗地的大姑姐是1981年生人,患有精神一级残,智力二级残,由于智残,她从未进过学校,也没有成家,平日生活全由苗地的婆婆照料。婆婆去世后不久的一天,苗地第一次单独给大姑姐洗澡。“姐姐,这几天你都出汗了,我来给你洗个澡吧?”“不洗,就是不洗。”“不洗身上会变臭的,不舒服啊。”苗地边“哄”劝着,边走上前去拉大姑姐,想把她带到洗手间去洗澡。“你走开,我不去,就是不去。”大姑姐的“执拗”,让苗地有点手足无措,但是面对这种情况,她不但没有急躁,反而静下心仔细想了想,她觉得可能是婆婆去世后,大姑姐还不能适应另一个人为她洗澡,习惯了这种情况的苗地不但不会发脾气,反而更加精心照料大姑姐。

苗地(右)与大姑姐观看电视

苗地(右)教智力残疾的大姑姐使用手机

大姑姐患有癫痫,发作时会抽搐,严重时还会口吐白沫,照顾不周就会危及生命,而且癫痫病随时可能发作,身边根本离不开人。苗地说,晚上,她和丈夫担心大姑姐发病,所以睡觉从来不脱衣服,似睡非睡,能睡一次安稳觉都成了奢望。婆婆生前住的房间挨着他们住的房间,而且面积比较大,为了方便照顾大姑姐,给大姑姐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苗地和丈夫商量着,不如重新装修一下,让大姑姐从小屋子搬到大房间,不仅晚上照顾起来方便,或许对她的心情也有好处。房间装修完毕后,苗地还特意把家具全部换新,安装上了空调,让大姑姐住起来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在饮食上,苗地也是尽量就着大姑姐的口味来,精心安排平日里大姑姐爱吃的食谱。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苗地也不忽视大姑姐精神上的抚慰和鼓励,每天闲时陪大姑姐聊天,忙时就把电视开着,调好频道,天气好时,她还会用带着大姑姐去晒晒太阳、散散步。

智力残疾的大姑姐已经可以独自洗碗

起初,大姑姐对苗地还有些陌生,毕竟多年来都是在母亲的呵护下生活,面对此前并不熟悉的弟媳有些距离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苗地日复一日的细心照料,她也逐渐接受并心怀感激。有一次,苗地因为患上重感冒,身体实在不舒服,吃过午饭,顾不上刷碗,就去房间休息了。可等到下午,苗地进厨房一看,水池里的碗都被洗干净了,这时,站在厨房门口的大姑姐正微笑地看着她,她才明白,这碗正是大姑姐刷的。当时,苗地感动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这让她感到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付出再多也值得。

2016年,村里成立了职康站,主要教授残疾人学习手工串珠编织,每周开课三次。苗地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为大姑姐报了名,可是问题来了,大姑姐的病具有突发性,让她一个人去上课苗地根本不放心,要是陪着大姑姐去上课,可家里2周岁的孩子怎么办?“干脆,我带着孩子陪姐姐去职康站上课,你觉得如何?”回到家,苗地和丈夫商量着,丈夫看着她,说:“要不咱们请个护工吧,现在孩子大了,你又带孩子又要照顾姐姐,太辛苦了,身体吃不消的。”还没等丈夫把话说完,苗地就说,“那可不行,我答应婆婆把大姑姐照顾好,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出了什么事,我会内疚一辈子的,这事就这么定了。”

每周3次课,一个月就是12次,一年就是100余次,每次上课,苗地左手牵着儿子,右手拉着大姑姐,无论春夏秋冬,她风雨无阻,坚持带着大姑姐参加每一次课程,除了特殊情况,几乎没有落下一节课。

如今,在苗地的精心照料下,大姑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几乎很少发病,饮食、作息也越来越有规律,通过去职康站学习,她还可以自己编织出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

苗地与家人外出游玩

苗地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着周围的人群,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责任担当、善良大爱和亲情坚守点亮了智障大姑姐的幸福人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用最美的情怀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亲情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