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8年 >  9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张向辉:为新机场应急救援夯实地基
首都文明网 2018-09-03

 

张向辉

  一、人物介绍

张向辉,从事机场消防救援工作24年,先后任消防战斗员、专勤员、班长、战术助理、副中队长、中队长、消防站站长,现任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运营筹备部业务经理,负责北京新机场应急救援中心的前期筹建工作。参与各类战斗18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10人,排除爆炸倒塌事故危险7次,参与残损航空器搬移7次,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民航创先争优秀共产党员,民航奥运保障先进个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身边雷锋标兵、顺义区道德模范等40余个各级荣誉称号。

他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敢于创新,先后发表消防专业论文9篇,参与编写的《航空器灭火救援》课程,成为国际民航组织首个中文标准化课程,2008年至今,他担负着民用和军用机场消防指挥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实战指导任务,累计培训指战员2000余人次。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技战术革新和装备改良,不断提升民航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和效率,他的团队成为民航首批授牌的创新工作室,成为行业创新的标杆。

二、主要事迹

为新机场应急救援夯实地基

张向辉作为守卫第一国门消防部队中的普通一员,工作24年来,一直冲在灭火救援战斗的最前沿,参与灭火救援战斗18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10人,排除爆炸、倒塌事故危险7次,参与残损航空器搬移7次!同烈焰征战,与危险同行,用忠诚与担当,守护着一方平安。

在处置一次库房火灾中,火势凶猛,为避免队员出现意外,他在火势最猛烈的二楼,用水枪阻击喷涌的烈焰,及时发现了建筑坍塌预兆,他立即命令队员紧急撤离,队员撤出不到一分钟,起火建筑就发生了局部坍塌,随后,他们展开了第二次进攻。很快,车载灭火药剂打空了,他没有等待,用灭火器压制屋内的火势,掩护队友抢救物资,突然,吊顶缝隙出现一道明亮的闪光,他一把拉住正低头拆卸电脑的队员,吼道“快撤”!刚撤出门口,咔嚓一声,整个天花板塌了下来,火焰随即充满了整个房间,他和队友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战斗并没有结束,在坍塌扭曲的钢梁和被烈焰焚烧得千疮百孔的地板对面,有一个最后的火点,脚下全部是暗红色的高温余烬,一名队员准备抵近作战,脚刚踏上去,碳化的地板随即塌陷,队友身体一歪,整条右腿已经穿透地板,悬挂在炙热的余烬之上,所幸队友及时拉紧救生绳,为避免队员出现意外,他与另外两名队长组成三人攻坚小组,穿越重重障碍,最终彻底扑灭火灾。他们用行动践行着指挥官对队员的承诺:“火场里,我不能保证你们的绝对安全,但我保证,第一个出事的肯定是我。”正是这句压在心里沉甸甸的承诺,让他始终敢于冲锋在最前,

成长之路充满了困惑和挫折。那些在他面前逝去的生命,至今依旧是他的梦魇。他苦练身体素质和业务技能,以十余个课目全优的成绩,取得了公安部消防局一级战斗员证书。为了掌握消防技战术策略这一决定作战成败的关键,中专学历的他开始刻苦学习消防专业理论,先后完成消防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科、消防工程本科的学业,在学习中,他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可是,受用工制度的约束,身为短期工的他,面临着离开岗位的困境。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几乎被心痛、失落,以及难以割舍的留恋打败了。各级领导四处奔走,终于,在解除劳动合同一个月后,他重新回到热爱的岗位上。怀着感恩的心,他更加努力地工作,独立完成了首都机场飞机灭火救援和残损航空器搬移预案的编制。2006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消防专业论文,填补了行业空白。被破格提拔为消防支队战术助理,开辟了民航短期工用工制度的先河。

为确保新招收人员受到充分培训,商讨培训方案

新的岗位给了他新的舞台,他开始潜心研究飞机灭火救援技战术策略,先后发表消防专业论文九篇,其中五篇被中国消防协会和灭火救援技术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二、三等奖。2008年至今,他担任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讲师,为国内机场消防及应急指挥人员传授航空器灭火救援专业知识,目前培训输出已覆盖民航近二百家机场,累计培训指挥人员1200余人次。2014年,他参与编写的航空器灭火救援课程通过了国际民航组织的审核,成为首个国际民航组织认证的中文标准化课程,并对印尼雅加达机场消防人员实施培训,圆满完成了首都机场首个涉外培训任务。

随着职业通道的拓宽,他由战术助理先后晋升为中队长、大队长,无论岗位如何变换,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能是他始终追求的目标。在处置某航777发动机和起落架过热的任务中,低速运转的发动机和起落架冒着黑烟,灼热的气浪让人窒息,他在做好全面布控的基础上,抵近侦查,发现机轮温度已达到500摄氏度以上,已达到轮胎橡胶热分解的临界值,机轮随时可能发生燃烧。一般情况下,消防队员应立即实施高热区域冷却降温,但冷却行动会造成轮毂、刹车、轮胎和起落架小车等高温部件不可逆的损伤。他根据现场地表温度低、机轮升温慢和横切风风力较强等特定条件,判定不会发生机轮起火,于是对队员下达“全面监护、严密监控升温情况,没有命令不得出水冷却”的指令,最终,在自然风冷的作用下,过热机轮温度逐渐降低到安全值以下,避免了急速冷却造成飞机结构损伤加剧的风险。

协助开展停机位校核工作(左)

实时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立足现场办公,确保实时受控

他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止过革新创新的脚步,始终以技术革新、装备改良和培训输出为抓手,先后完成了进口消防车电路改造、低能见度搜索等救援技术革新,设计制作了737流淌火、驾驶训练场、水带施放箱、安全管控箱、紧急出口和火场穿越训练器、车载装备架等设备设施,通过创新应用,使作战安全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他还担负起中国空军机场救援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实战指导,组织指挥了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A、B类立体火灾实火演练。2017年4月28日,“张向辉创新工作室”被民航局正式授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创新实践活动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作为首批运筹人员进驻新机场,独立承担消防救援筹备工作

对北京新机场消防工程提出优化方案

翻译国外最新标准,编写的消防车辆技术需求已转化成采购合同

2017年5月,他脱下战袍,作为唯一的消防救援筹备人员,胸挂红花,加入到北京新机场建设筹备的大家庭,看着 “引领世界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的愿景和宏大的建设工程,他给自己定下了“对标先进,服务工程建设,筹建一流战队”的目标。收集梳理国内外最新标准300余个,时刻保持对新标准起草发布的态势知,特别是国际民航组织和美国消防协会的新标准,目前国内还没有译本发布,视英语为硬伤的他,翻译了近13万字的国外标准,为消防车辆装备优化选型提供参考和指引,同时,对国内机场配备的新型主力泡沫车进行了实地测试,获取第一手信息和改良需求,编写完成11类消防车近20万字的技术需求书。

为了从根本上补齐应急救援能力短板,他调查分析了国内千万级以上机场的消防站队,结合以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他重新设计了应急救援响应模式,对责权不对等的业务进行了梳理和分割,新的应急救援管理、指挥和作战体系已初步成型,与之配套的消防人员培训计划和内容也同步完成,为打造精专高效、一专多能的应急救援队伍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利用自身特长,参与了机位复核、应急救援路径规划、消防站工程深化设计、机场使用手册编写等重要任务,梳理并提出了北京新机场涉及的应急救援跨区域地方事权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北京新机场未来的顺畅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见证了多于常人的灾难和生死,经历过太多的迷惑与磨难,却能始终不忘初心,负重前行,荣誉是过往的经历,更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展望未来,在北京新机场建设的舞台上,他要用责任和担当,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用创新与实践,与全体同仁一起,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为北京新机场的顺利开航保驾护航。曾经,他们托起T3,让世界惊叹!不久的将来,新机场的开航,定会再创辉煌!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8年 >  9月 >  第一周榜单
[敬业奉献]张向辉:为新机场应急救援夯实地基
首都文明网 2018-09-03

 

张向辉

  一、人物介绍

张向辉,从事机场消防救援工作24年,先后任消防战斗员、专勤员、班长、战术助理、副中队长、中队长、消防站站长,现任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运营筹备部业务经理,负责北京新机场应急救援中心的前期筹建工作。参与各类战斗18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10人,排除爆炸倒塌事故危险7次,参与残损航空器搬移7次,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民航创先争优秀共产党员,民航奥运保障先进个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身边雷锋标兵、顺义区道德模范等40余个各级荣誉称号。

他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敢于创新,先后发表消防专业论文9篇,参与编写的《航空器灭火救援》课程,成为国际民航组织首个中文标准化课程,2008年至今,他担负着民用和军用机场消防指挥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实战指导任务,累计培训指战员2000余人次。他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技战术革新和装备改良,不断提升民航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和效率,他的团队成为民航首批授牌的创新工作室,成为行业创新的标杆。

二、主要事迹

为新机场应急救援夯实地基

张向辉作为守卫第一国门消防部队中的普通一员,工作24年来,一直冲在灭火救援战斗的最前沿,参与灭火救援战斗1800余起,抢救被困人员10人,排除爆炸、倒塌事故危险7次,参与残损航空器搬移7次!同烈焰征战,与危险同行,用忠诚与担当,守护着一方平安。

在处置一次库房火灾中,火势凶猛,为避免队员出现意外,他在火势最猛烈的二楼,用水枪阻击喷涌的烈焰,及时发现了建筑坍塌预兆,他立即命令队员紧急撤离,队员撤出不到一分钟,起火建筑就发生了局部坍塌,随后,他们展开了第二次进攻。很快,车载灭火药剂打空了,他没有等待,用灭火器压制屋内的火势,掩护队友抢救物资,突然,吊顶缝隙出现一道明亮的闪光,他一把拉住正低头拆卸电脑的队员,吼道“快撤”!刚撤出门口,咔嚓一声,整个天花板塌了下来,火焰随即充满了整个房间,他和队友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战斗并没有结束,在坍塌扭曲的钢梁和被烈焰焚烧得千疮百孔的地板对面,有一个最后的火点,脚下全部是暗红色的高温余烬,一名队员准备抵近作战,脚刚踏上去,碳化的地板随即塌陷,队友身体一歪,整条右腿已经穿透地板,悬挂在炙热的余烬之上,所幸队友及时拉紧救生绳,为避免队员出现意外,他与另外两名队长组成三人攻坚小组,穿越重重障碍,最终彻底扑灭火灾。他们用行动践行着指挥官对队员的承诺:“火场里,我不能保证你们的绝对安全,但我保证,第一个出事的肯定是我。”正是这句压在心里沉甸甸的承诺,让他始终敢于冲锋在最前,

成长之路充满了困惑和挫折。那些在他面前逝去的生命,至今依旧是他的梦魇。他苦练身体素质和业务技能,以十余个课目全优的成绩,取得了公安部消防局一级战斗员证书。为了掌握消防技战术策略这一决定作战成败的关键,中专学历的他开始刻苦学习消防专业理论,先后完成消防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科、消防工程本科的学业,在学习中,他享受着成长的快乐。可是,受用工制度的约束,身为短期工的他,面临着离开岗位的困境。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几乎被心痛、失落,以及难以割舍的留恋打败了。各级领导四处奔走,终于,在解除劳动合同一个月后,他重新回到热爱的岗位上。怀着感恩的心,他更加努力地工作,独立完成了首都机场飞机灭火救援和残损航空器搬移预案的编制。2006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消防专业论文,填补了行业空白。被破格提拔为消防支队战术助理,开辟了民航短期工用工制度的先河。

为确保新招收人员受到充分培训,商讨培训方案

新的岗位给了他新的舞台,他开始潜心研究飞机灭火救援技战术策略,先后发表消防专业论文九篇,其中五篇被中国消防协会和灭火救援技术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论文二、三等奖。2008年至今,他担任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客座讲师,为国内机场消防及应急指挥人员传授航空器灭火救援专业知识,目前培训输出已覆盖民航近二百家机场,累计培训指挥人员1200余人次。2014年,他参与编写的航空器灭火救援课程通过了国际民航组织的审核,成为首个国际民航组织认证的中文标准化课程,并对印尼雅加达机场消防人员实施培训,圆满完成了首都机场首个涉外培训任务。

随着职业通道的拓宽,他由战术助理先后晋升为中队长、大队长,无论岗位如何变换,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能是他始终追求的目标。在处置某航777发动机和起落架过热的任务中,低速运转的发动机和起落架冒着黑烟,灼热的气浪让人窒息,他在做好全面布控的基础上,抵近侦查,发现机轮温度已达到500摄氏度以上,已达到轮胎橡胶热分解的临界值,机轮随时可能发生燃烧。一般情况下,消防队员应立即实施高热区域冷却降温,但冷却行动会造成轮毂、刹车、轮胎和起落架小车等高温部件不可逆的损伤。他根据现场地表温度低、机轮升温慢和横切风风力较强等特定条件,判定不会发生机轮起火,于是对队员下达“全面监护、严密监控升温情况,没有命令不得出水冷却”的指令,最终,在自然风冷的作用下,过热机轮温度逐渐降低到安全值以下,避免了急速冷却造成飞机结构损伤加剧的风险。

协助开展停机位校核工作(左)

实时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立足现场办公,确保实时受控

他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止过革新创新的脚步,始终以技术革新、装备改良和培训输出为抓手,先后完成了进口消防车电路改造、低能见度搜索等救援技术革新,设计制作了737流淌火、驾驶训练场、水带施放箱、安全管控箱、紧急出口和火场穿越训练器、车载装备架等设备设施,通过创新应用,使作战安全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他还担负起中国空军机场救援人员的理论培训和实战指导,组织指挥了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A、B类立体火灾实火演练。2017年4月28日,“张向辉创新工作室”被民航局正式授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创新实践活动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作为首批运筹人员进驻新机场,独立承担消防救援筹备工作

对北京新机场消防工程提出优化方案

翻译国外最新标准,编写的消防车辆技术需求已转化成采购合同

2017年5月,他脱下战袍,作为唯一的消防救援筹备人员,胸挂红花,加入到北京新机场建设筹备的大家庭,看着 “引领世界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的愿景和宏大的建设工程,他给自己定下了“对标先进,服务工程建设,筹建一流战队”的目标。收集梳理国内外最新标准300余个,时刻保持对新标准起草发布的态势知,特别是国际民航组织和美国消防协会的新标准,目前国内还没有译本发布,视英语为硬伤的他,翻译了近13万字的国外标准,为消防车辆装备优化选型提供参考和指引,同时,对国内机场配备的新型主力泡沫车进行了实地测试,获取第一手信息和改良需求,编写完成11类消防车近20万字的技术需求书。

为了从根本上补齐应急救援能力短板,他调查分析了国内千万级以上机场的消防站队,结合以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他重新设计了应急救援响应模式,对责权不对等的业务进行了梳理和分割,新的应急救援管理、指挥和作战体系已初步成型,与之配套的消防人员培训计划和内容也同步完成,为打造精专高效、一专多能的应急救援队伍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利用自身特长,参与了机位复核、应急救援路径规划、消防站工程深化设计、机场使用手册编写等重要任务,梳理并提出了北京新机场涉及的应急救援跨区域地方事权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北京新机场未来的顺畅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见证了多于常人的灾难和生死,经历过太多的迷惑与磨难,却能始终不忘初心,负重前行,荣誉是过往的经历,更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展望未来,在北京新机场建设的舞台上,他要用责任和担当,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用创新与实践,与全体同仁一起,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为北京新机场的顺利开航保驾护航。曾经,他们托起T3,让世界惊叹!不久的将来,新机场的开航,定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