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8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热心公益]毛众:用民俗艺术传播红色文化
首都文明网 2018-08-20

毛众

一、人物介绍

毛众出身在艺术世家。为了将天桥宝贵的民俗艺术传承下去,2011年建立居民曲艺队,分文不取为居民群众献上短小精悍的曲艺说唱节目,平均一年演出50多场,最多时年演出180余场,足迹遍布全市。随后创办公益性少儿民俗艺术培训、成立少年艺术团,他在给孩子们传授技艺之时,将正能量的文艺作品融入其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信仰观念,做红色传人。他还组织“好少年学好传统”艺术大赛、“红色文化巡回演出季”、“党史宣传教育系列讲座”等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艺术形式演绎红色文化的内容。他说:传统文化如果失去时代感,就没有了生命力。他创作了一百多个以“红色文化”为内涵的主旋律作品,并加以演唱、传播。

二、主要事迹

用民俗艺术传播红色文化

在天桥地区有一支非常亮眼的少儿艺术团队,他们走社区、下工地、进军营、慰问敬老院、深入机关学校,活跃在基层。他们平均每年要参加各种类型的演出50余场,服务群众多达上万人次。他们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形式,讴歌时代风貌,颂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多次被诸多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报导,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他们就是天桥少儿民俗艺术团,而创办和领导这个艺术团的团长则是年逾古稀的天桥街道普通居民,一心热衷于公益事业、天桥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毛众老师。

(一)传承民俗文化是义不容辞的本分

毛众老师出身在文艺世家,父母都是天桥老艺人,自己也从事了大半辈子这个行当。他爱天桥,爱天桥宝贵的民俗艺术。他怀揣一个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要把天桥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用他自己的话说:绝不能眼看着这些老一辈遗留下来的宝贝玩意儿在我们手上出现断层。

2011年11月,身为志愿者的他带头组建了天桥地区的第一支居民曲艺队,纯草根、纯业余、百姓演、演百姓、百姓看。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一缺经费,二无场地,而他们全不在意。在毛众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克服种种困难,高举“爱心·公益·正能”的大旗,为居民群众献上一个个脍炙人口、短小精悍的曲艺说唱节目。无论酷暑严寒,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群众需要,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文化惠民的舞台之上。他们不拿一分钱报酬,不讲任何条件,最多时一年要演出180余场次,足迹遍布北京市各个区县,成为拓展天桥文化品牌的生力军,受到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培育少年民俗艺术人才几近呕心沥血

2015年,在天桥街道工委和办事处的大力扶持下,正式成立了“毛众文化工作室”,毛众老师亦成为天桥地区文化推广的领军人物。地位的变化,带来了新的使命和责任,传承民俗优秀文化的任务担在双肩。他说,传承重在培育下一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靠的就是这个。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几经策划,创办起天桥地区第一个公益性的少儿民俗艺术培训班。为了这个艺术培训班,毛众老师可谓是呕心沥血,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他要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口传身教,还要为孩子们顽皮淘气的天性制定适合他们的授课形式。面对50余个小的刚满6岁大的不足12岁的娃娃,这个吵,那个闹,一天下来头都要炸了。他不无自嘲地感触道:这“孩子王”可真是不好当啊!可是说归说、做归做,毛众老师全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他敞开爱的闸门,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先做朋友,整天像个老顽童一样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慢慢的,孩子们喜爱上这个老爷爷,喜爱上毛老师上的课,更喜爱上民俗艺术那超强的魅力。针对不同孩子不同的特点,毛众老师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逐一引导孩子们接受技艺的传授与学习。班里有个10岁的小姑娘叫张舒喆,刚来时腼腆害羞,可是毛老师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孩子的潜质非常好,是个很有希望的苗子。毛老师处处关心她,总是把她拉在身边嘘寒问暖,渐渐地打开了她的心扉,爷俩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孩子也特别懂事,学习也刻苦,毛老师便竭尽全力,一句一句地将大段相声的“贯口”活儿教给她。然后又亲自带着她,甘当她的“捧哏”登台实践。一年的时间,小舒喆脱颖而出,成为培训班的主力,还有了“粉丝”。记者采访她时,问道: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小舒喆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遇到了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平台,最好的艺术。

班里还有一位不到9岁的小姑娘马恩来,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家里的条件也比较优越。毛老师针对她这一情况,时时激励她要勇于担当,起到带头作用。责任感调动了积极性,小恩来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克服掉任性的习惯,逐步挑起大梁,在西城区少儿诗歌朗诵大赛上一举夺得第一名,荣获特等奖。尤为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又被学校推送到北京市参加“新时代好少年”的评选。

毛众老师就是这样,传艺不忘育人,做事先学做人。他的公益培训班有一个既定的模式,每当获奖之时,全体同学必邀家长登台,面向家长鞠躬并将奖状先送给爸爸妈妈。一个简短的举动,教育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孝道,懂得分享。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时时处处也体现出来素质的提升。杨舟同学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另一份应该有的关爱。毛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把小杨舟当做自己的孙子,学习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生活上无微不至,倍加爱护。有一次,毛老师讲完课刚坐下来,就感觉有一双小手在给自己按摩。回头一看,原来是杨舟。孩子说:老师您辛苦了,我给您放松放松吧。毛老师说,不用。可他执拗地说:不,我就是好想给爷爷做点儿事。像这样的小故事很多很多,或许不知道是谁塞进手里一块糖果、一个橘子,是谁把他最中意的手工作品放在案头,那一份情意就是孩子们最美的无声表露。

演出前毛众对小学员们进行指导

毛众与获奖的小学员在一起合影留念

毛众老师爱他的孩子们,孩子们更爱他们的毛众爷爷。毛老师说,我现在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这些孩子们了,每天想的是他们,每天做的事是为了他们,连夜里睡觉梦见的也是他们。为了这些孩子们学艺有成、早日成材,毛众老师可以说是放弃了清闲,丢掉了所有。他有自己的亲外孙、亲孙女,可他对这些孩子比亲外孙、亲孙女还亲。他为培育这些孩子们每天忙得是不亦乐乎,而对家里的大事小事则全都无暇顾及。毛众老师说,我欠家里的一份责任,但是我无愧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称号,值得!

今年6月19日这一天,培训班早早来到野鸭湖,自发地要给他们真心喜爱的毛众老师过一次不同寻常的“七十大寿”。当毛众老师从孩子们的手中接过一幅用手印绘成的感恩树时,这位性格倔强的老人眼含泪花,激动不已。孩子们一声声的感恩祝愿,就是对毛老师无私付出最好的回报。

(三)宏扬“红色文化”育德育人

带领孩子们在街头宣传原创作品、群口快板《习大大视察来我家》(左二)

率小学员走进西城区金秋园敬老院,进行公益慰问演出(右三)

毛众带领小学员开展绿色生态体验营活动

毛众老师曾说过,传统文化如果失去时代感,就没有了生命力。为此,他倾尽全力以大爱之心,创作了大量以“红色文化”为内涵的主旋律作品,并加以演唱、传播。据不完全统计,近期作品就有百个之多。他在给孩子们传授技艺之时,总是有机地将这些正能量的文艺作品融入其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信仰观念、明确理想方向、做红色传人。他积极组织开展“红领巾讲红故事、好少年学好传统”少儿艺术大赛、“红色文化巡回演出季”、“党史宣传教育系列讲座”等主题活动,即使在非遗文化展示的舞台上,也是利用传统艺术形式演绎红色文化的内容。例如《习大大视察来我家》《十九大精神永放光芒》《四大嫂夸改革》《模范党员一枝花》等等。在毛众老师辛勤的培育和教导下,天桥少儿民俗艺术培训班的孩子们在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当中很多人荣获了区、市一级文艺比赛的大奖,很多人被评选为“最美少年”“公益小明星”“三好学生”,其中还有3名同学被推选参加今年北京市“美德少年”的评选。请看五路通小学五年级王一茗同学近年的获奖情况:2017年“我爱地球妈妈”小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2017年荣获“西城区红领巾奖章”、第十一届星星火炬推选活动朗诵特金奖、2018年被中外新闻社授予优秀小记者称号、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爱心小天使”荣誉称号、2018年北京市“习爷爷教导记心间”比赛一等奖、2018年被推送参加北京市“美德少年”评选。再看西什库小学四年级李筱妍同学近年的获奖情况:2017年西城区艺术节舞蹈一等奖、2017年中华文化小大使展演活动一等奖、2017-2018年度连续两届被学校评为“博学之星”“尚德之星”、2018年科技项目数学一等奖。毛众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属牛,与共和国同龄,像老黄牛一样,不张扬,不高调,勤勤恳恳,默默耕耘,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而今,天桥少儿民俗艺术团的旗帜已然高高举起,一支充满阳光的少年艺术团队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毛众老师笑了!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8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热心公益]毛众:用民俗艺术传播红色文化
首都文明网 2018-08-20

毛众

一、人物介绍

毛众出身在艺术世家。为了将天桥宝贵的民俗艺术传承下去,2011年建立居民曲艺队,分文不取为居民群众献上短小精悍的曲艺说唱节目,平均一年演出50多场,最多时年演出180余场,足迹遍布全市。随后创办公益性少儿民俗艺术培训、成立少年艺术团,他在给孩子们传授技艺之时,将正能量的文艺作品融入其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信仰观念,做红色传人。他还组织“好少年学好传统”艺术大赛、“红色文化巡回演出季”、“党史宣传教育系列讲座”等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艺术形式演绎红色文化的内容。他说:传统文化如果失去时代感,就没有了生命力。他创作了一百多个以“红色文化”为内涵的主旋律作品,并加以演唱、传播。

二、主要事迹

用民俗艺术传播红色文化

在天桥地区有一支非常亮眼的少儿艺术团队,他们走社区、下工地、进军营、慰问敬老院、深入机关学校,活跃在基层。他们平均每年要参加各种类型的演出50余场,服务群众多达上万人次。他们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形式,讴歌时代风貌,颂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多次被诸多新闻媒体进行广泛报导,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他们就是天桥少儿民俗艺术团,而创办和领导这个艺术团的团长则是年逾古稀的天桥街道普通居民,一心热衷于公益事业、天桥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毛众老师。

(一)传承民俗文化是义不容辞的本分

毛众老师出身在文艺世家,父母都是天桥老艺人,自己也从事了大半辈子这个行当。他爱天桥,爱天桥宝贵的民俗艺术。他怀揣一个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要把天桥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用他自己的话说:绝不能眼看着这些老一辈遗留下来的宝贝玩意儿在我们手上出现断层。

2011年11月,身为志愿者的他带头组建了天桥地区的第一支居民曲艺队,纯草根、纯业余、百姓演、演百姓、百姓看。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一缺经费,二无场地,而他们全不在意。在毛众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克服种种困难,高举“爱心·公益·正能”的大旗,为居民群众献上一个个脍炙人口、短小精悍的曲艺说唱节目。无论酷暑严寒,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群众需要,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文化惠民的舞台之上。他们不拿一分钱报酬,不讲任何条件,最多时一年要演出180余场次,足迹遍布北京市各个区县,成为拓展天桥文化品牌的生力军,受到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培育少年民俗艺术人才几近呕心沥血

2015年,在天桥街道工委和办事处的大力扶持下,正式成立了“毛众文化工作室”,毛众老师亦成为天桥地区文化推广的领军人物。地位的变化,带来了新的使命和责任,传承民俗优秀文化的任务担在双肩。他说,传承重在培育下一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靠的就是这个。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几经策划,创办起天桥地区第一个公益性的少儿民俗艺术培训班。为了这个艺术培训班,毛众老师可谓是呕心沥血,付出了全部的精力。他要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口传身教,还要为孩子们顽皮淘气的天性制定适合他们的授课形式。面对50余个小的刚满6岁大的不足12岁的娃娃,这个吵,那个闹,一天下来头都要炸了。他不无自嘲地感触道:这“孩子王”可真是不好当啊!可是说归说、做归做,毛众老师全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他敞开爱的闸门,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先做朋友,整天像个老顽童一样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慢慢的,孩子们喜爱上这个老爷爷,喜爱上毛老师上的课,更喜爱上民俗艺术那超强的魅力。针对不同孩子不同的特点,毛众老师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逐一引导孩子们接受技艺的传授与学习。班里有个10岁的小姑娘叫张舒喆,刚来时腼腆害羞,可是毛老师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孩子的潜质非常好,是个很有希望的苗子。毛老师处处关心她,总是把她拉在身边嘘寒问暖,渐渐地打开了她的心扉,爷俩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这孩子也特别懂事,学习也刻苦,毛老师便竭尽全力,一句一句地将大段相声的“贯口”活儿教给她。然后又亲自带着她,甘当她的“捧哏”登台实践。一年的时间,小舒喆脱颖而出,成为培训班的主力,还有了“粉丝”。记者采访她时,问道: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小舒喆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遇到了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平台,最好的艺术。

班里还有一位不到9岁的小姑娘马恩来,聪明伶俐,活泼好动,家里的条件也比较优越。毛老师针对她这一情况,时时激励她要勇于担当,起到带头作用。责任感调动了积极性,小恩来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克服掉任性的习惯,逐步挑起大梁,在西城区少儿诗歌朗诵大赛上一举夺得第一名,荣获特等奖。尤为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又被学校推送到北京市参加“新时代好少年”的评选。

毛众老师就是这样,传艺不忘育人,做事先学做人。他的公益培训班有一个既定的模式,每当获奖之时,全体同学必邀家长登台,面向家长鞠躬并将奖状先送给爸爸妈妈。一个简短的举动,教育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孝道,懂得分享。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时时处处也体现出来素质的提升。杨舟同学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另一份应该有的关爱。毛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把小杨舟当做自己的孙子,学习上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生活上无微不至,倍加爱护。有一次,毛老师讲完课刚坐下来,就感觉有一双小手在给自己按摩。回头一看,原来是杨舟。孩子说:老师您辛苦了,我给您放松放松吧。毛老师说,不用。可他执拗地说:不,我就是好想给爷爷做点儿事。像这样的小故事很多很多,或许不知道是谁塞进手里一块糖果、一个橘子,是谁把他最中意的手工作品放在案头,那一份情意就是孩子们最美的无声表露。

演出前毛众对小学员们进行指导

毛众与获奖的小学员在一起合影留念

毛众老师爱他的孩子们,孩子们更爱他们的毛众爷爷。毛老师说,我现在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这些孩子们了,每天想的是他们,每天做的事是为了他们,连夜里睡觉梦见的也是他们。为了这些孩子们学艺有成、早日成材,毛众老师可以说是放弃了清闲,丢掉了所有。他有自己的亲外孙、亲孙女,可他对这些孩子比亲外孙、亲孙女还亲。他为培育这些孩子们每天忙得是不亦乐乎,而对家里的大事小事则全都无暇顾及。毛众老师说,我欠家里的一份责任,但是我无愧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称号,值得!

今年6月19日这一天,培训班早早来到野鸭湖,自发地要给他们真心喜爱的毛众老师过一次不同寻常的“七十大寿”。当毛众老师从孩子们的手中接过一幅用手印绘成的感恩树时,这位性格倔强的老人眼含泪花,激动不已。孩子们一声声的感恩祝愿,就是对毛老师无私付出最好的回报。

(三)宏扬“红色文化”育德育人

带领孩子们在街头宣传原创作品、群口快板《习大大视察来我家》(左二)

率小学员走进西城区金秋园敬老院,进行公益慰问演出(右三)

毛众带领小学员开展绿色生态体验营活动

毛众老师曾说过,传统文化如果失去时代感,就没有了生命力。为此,他倾尽全力以大爱之心,创作了大量以“红色文化”为内涵的主旋律作品,并加以演唱、传播。据不完全统计,近期作品就有百个之多。他在给孩子们传授技艺之时,总是有机地将这些正能量的文艺作品融入其中,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信仰观念、明确理想方向、做红色传人。他积极组织开展“红领巾讲红故事、好少年学好传统”少儿艺术大赛、“红色文化巡回演出季”、“党史宣传教育系列讲座”等主题活动,即使在非遗文化展示的舞台上,也是利用传统艺术形式演绎红色文化的内容。例如《习大大视察来我家》《十九大精神永放光芒》《四大嫂夸改革》《模范党员一枝花》等等。在毛众老师辛勤的培育和教导下,天桥少儿民俗艺术培训班的孩子们在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当中很多人荣获了区、市一级文艺比赛的大奖,很多人被评选为“最美少年”“公益小明星”“三好学生”,其中还有3名同学被推选参加今年北京市“美德少年”的评选。请看五路通小学五年级王一茗同学近年的获奖情况:2017年“我爱地球妈妈”小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2017年荣获“西城区红领巾奖章”、第十一届星星火炬推选活动朗诵特金奖、2018年被中外新闻社授予优秀小记者称号、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爱心小天使”荣誉称号、2018年北京市“习爷爷教导记心间”比赛一等奖、2018年被推送参加北京市“美德少年”评选。再看西什库小学四年级李筱妍同学近年的获奖情况:2017年西城区艺术节舞蹈一等奖、2017年中华文化小大使展演活动一等奖、2017-2018年度连续两届被学校评为“博学之星”“尚德之星”、2018年科技项目数学一等奖。毛众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属牛,与共和国同龄,像老黄牛一样,不张扬,不高调,勤勤恳恳,默默耕耘,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而今,天桥少儿民俗艺术团的旗帜已然高高举起,一支充满阳光的少年艺术团队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毛众老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