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10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张斌:痴情地铁高端隔振 放弃官禄一心科研
首都文明网 2017-10-23

张斌

一、简介

张斌,男,1963年8月出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斌率团队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创新,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轨道交通浮置道床隔振技术和产业、工程服务的空白;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迫使其价格下降了近一半,大大降低了地铁建设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为更深入解决城市噪声环境问题,他放弃董事长职位重回科研岗位。

二、主要事迹

痴情地铁高端隔振 放弃官禄一心科研

2006年冬,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会议室里,科研工作者们正就一个科研议题激烈地讨论着,似乎是一场辩论赛,现场紧张的气氛让空气都要凝结了。而主持本次议题的项目负责人,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张斌研究员。在座的科研人员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行家,对于正在讨论的科研议题各抒己见,提出的各种困难似乎就要让这个科研项目流产了。此时,只有张斌的心里很坚定,这个科研项目一定要搞下去,但是也一定要团结好队伍,缓和各种不利的情绪。他耐心地听完了所有人的意见,只说了一句:“大家继续努力突破技术壁垒,中国制造的产业化一定要搞。大家提到的所有困难我来搞定。”顿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在座的虽然还有人心里仍有些没底,但至少有了一颗定心丸。也就是这场会议,成就了《地铁高端隔振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科研项目,成就了中国自主产权的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

张斌研究员在实验室做科研

张斌研究员给团队做动员

张斌研究员和减振初创团队在一起(右二)

当然,会议只是《地铁高端隔振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的萌芽,真正的中国制造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张斌研究员对技术精益求精,他的团队成员也深受影响,他们在实验室里一遍遍尝试制作各种减振器,不断的失败,不断吸取经验继续尝试。夜以继日,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锤炼,才让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初见成效,在铁科院进行的系列振动试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轨道隔振完全不输给国外的品牌,这是对科研人员的最大鼓舞和肯定。但是,张斌研究员的心里很清楚,仅仅靠实验室里试制成功,并不能代表产品的产业化,只有让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才是该课题真正的价值。

在张斌研究员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终于在4号线正线上为地铁高端隔振技术争取到了实地应用的机会,在4号线正线铺设180米钢弹簧浮置道床实验段进行施工、调试安装及列车试运行测试。测试效果证明阻尼弹簧浮置板隔振道床完全满足列车安全运行,减振性能指标插入损失大于20dB的目标,获得了业界的首肯。

2009年,该隔振项目最终鉴定结论认为,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张斌带领的科研团队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在绕过国外专利技术壁垒的同时,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创新,变简单的“中国制造”为更高层面的“中国创造”;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浮置道床隔振器产品批量生产能力和设计、生产、安装、测试一体化服务体系,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轨道交通浮置道床隔振技术和产业、工程服务的空白。

九州一轨项目发起人和领导合影(右一)

张斌研究员在九州一轨项目现场

正当整个科研团队乃至整个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都在为此项科研成果欢庆和自豪的时候,张斌研究员又带领团队骨干,为这项技术的产业化积极奔走。他积极研究国家在科技成果上的激励政策,结合中关村“1+6”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通过科技成果入股和引入外部投资的方式,组建成立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公司成立后,阻尼钢弹簧浮置板系列产品销售稳步增长,累计签约钢弹簧浮置板项目总里程超过100公里,累计签约额8亿元以上。其中已有20多条线路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超过48公里,全国28个城市铺装了该产品。在阻尼钢弹簧浮置板隔振系列产品销售稳步增长过程中,公司逐步增加研发投入,发挥研发优势,不断开发轨道交通隔振新产品。其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迫使国外的产品价格下降了近一半,大大降低了地铁建设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

正当“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步入正轨、蓄势待发之际,张斌研究员又主动放弃了担任公司的董事长职务,依旧回到了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岗位。他不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只是愿意一直做一名科研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之后在张斌研究员的领导下,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先后组建了“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和“环境噪声与振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其中“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组建也是经历了种种坎坷,由于政策方向的转变,造成该中心的组建一度搁置。但是,张斌研究员始终没有放弃。在第一次申报搁浅以后,张斌研究员沉下心来,带领团队继续为中心的申报添砖加瓦。一项项的科研成果,一份份的科研报告,团队一系列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各项奖励和行业认可。张斌研究员没有沉浸在成果中,而是第二次组织团队进行工程中心的申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斌研究员及其团队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环保部门的高度认可。“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最终落户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在获得了认可后,张斌研究员又开始忙碌于“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发展。组建团队,结合各项人才政策,张斌研究员先后招募了多位千人计划及海聚人才。正是这批优秀的人才,在张斌研究员的带领下,研发出一批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为国家及北京市城市环境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已经成为了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代表,张斌研究员也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人物。“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也从无到有,逐步建设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成为国家环境噪声与振动研究的中流砥柱。

张斌研究员指导学生做实验(左二)

张斌研究员与培养的学生博士后合影(左六)

除了组建团队,张斌研究员还积极培养自己的研究生。自2004年起,他每年培养1—2名研究生,在忙碌于各项工作的同时,亲自指导研究生科研及论文。带学生参与到各个项目中,锻炼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也受到了行业众多企事业单位的青睐。时至今日,他培养的研究生得益于他独到的眼光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在环境噪声与振动领域小有所成。

为了表彰张斌研究员在环境领域的贡献,国家及北京市政府先后授予了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都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等众多荣誉。

张斌研究员参加两岸环保高峰会议

市委、市政府号召各界人才要以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为榜样,发扬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发扬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发扬不畏艰难、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为推动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斌研究员在获得了众多荣誉后,仍然不忘初心,在完成科研管理工作的同时,仍然继续忙碌他的科研工作,从实验室到办公室,始终怀着一颗科研的心,为城市噪声与振动环境的改善添砖加瓦。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10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张斌:痴情地铁高端隔振 放弃官禄一心科研
首都文明网 2017-10-23

张斌

一、简介

张斌,男,1963年8月出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斌率团队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创新,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轨道交通浮置道床隔振技术和产业、工程服务的空白;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迫使其价格下降了近一半,大大降低了地铁建设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为更深入解决城市噪声环境问题,他放弃董事长职位重回科研岗位。

二、主要事迹

痴情地铁高端隔振 放弃官禄一心科研

2006年冬,在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会议室里,科研工作者们正就一个科研议题激烈地讨论着,似乎是一场辩论赛,现场紧张的气氛让空气都要凝结了。而主持本次议题的项目负责人,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张斌研究员。在座的科研人员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行家,对于正在讨论的科研议题各抒己见,提出的各种困难似乎就要让这个科研项目流产了。此时,只有张斌的心里很坚定,这个科研项目一定要搞下去,但是也一定要团结好队伍,缓和各种不利的情绪。他耐心地听完了所有人的意见,只说了一句:“大家继续努力突破技术壁垒,中国制造的产业化一定要搞。大家提到的所有困难我来搞定。”顿时,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在座的虽然还有人心里仍有些没底,但至少有了一颗定心丸。也就是这场会议,成就了《地铁高端隔振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科研项目,成就了中国自主产权的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

张斌研究员在实验室做科研

张斌研究员给团队做动员

张斌研究员和减振初创团队在一起(右二)

当然,会议只是《地铁高端隔振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的萌芽,真正的中国制造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张斌研究员对技术精益求精,他的团队成员也深受影响,他们在实验室里一遍遍尝试制作各种减振器,不断的失败,不断吸取经验继续尝试。夜以继日,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锤炼,才让阻尼钢弹簧浮置道床隔振技术初见成效,在铁科院进行的系列振动试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轨道隔振完全不输给国外的品牌,这是对科研人员的最大鼓舞和肯定。但是,张斌研究员的心里很清楚,仅仅靠实验室里试制成功,并不能代表产品的产业化,只有让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才是该课题真正的价值。

在张斌研究员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终于在4号线正线上为地铁高端隔振技术争取到了实地应用的机会,在4号线正线铺设180米钢弹簧浮置道床实验段进行施工、调试安装及列车试运行测试。测试效果证明阻尼弹簧浮置板隔振道床完全满足列车安全运行,减振性能指标插入损失大于20dB的目标,获得了业界的首肯。

2009年,该隔振项目最终鉴定结论认为,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张斌带领的科研团队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在绕过国外专利技术壁垒的同时,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创新,变简单的“中国制造”为更高层面的“中国创造”;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浮置道床隔振器产品批量生产能力和设计、生产、安装、测试一体化服务体系,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轨道交通浮置道床隔振技术和产业、工程服务的空白。

九州一轨项目发起人和领导合影(右一)

张斌研究员在九州一轨项目现场

正当整个科研团队乃至整个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都在为此项科研成果欢庆和自豪的时候,张斌研究员又带领团队骨干,为这项技术的产业化积极奔走。他积极研究国家在科技成果上的激励政策,结合中关村“1+6”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通过科技成果入股和引入外部投资的方式,组建成立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九州一轨隔振公司成立后,阻尼钢弹簧浮置板系列产品销售稳步增长,累计签约钢弹簧浮置板项目总里程超过100公里,累计签约额8亿元以上。其中已有20多条线路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超过48公里,全国28个城市铺装了该产品。在阻尼钢弹簧浮置板隔振系列产品销售稳步增长过程中,公司逐步增加研发投入,发挥研发优势,不断开发轨道交通隔振新产品。其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迫使国外的产品价格下降了近一半,大大降低了地铁建设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

正当“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步入正轨、蓄势待发之际,张斌研究员又主动放弃了担任公司的董事长职务,依旧回到了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岗位。他不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只是愿意一直做一名科研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之后在张斌研究员的领导下,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先后组建了“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和“环境噪声与振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其中“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组建也是经历了种种坎坷,由于政策方向的转变,造成该中心的组建一度搁置。但是,张斌研究员始终没有放弃。在第一次申报搁浅以后,张斌研究员沉下心来,带领团队继续为中心的申报添砖加瓦。一项项的科研成果,一份份的科研报告,团队一系列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各项奖励和行业认可。张斌研究员没有沉浸在成果中,而是第二次组织团队进行工程中心的申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斌研究员及其团队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环保部门的高度认可。“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最终落户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在获得了认可后,张斌研究员又开始忙碌于“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的发展。组建团队,结合各项人才政策,张斌研究员先后招募了多位千人计划及海聚人才。正是这批优秀的人才,在张斌研究员的带领下,研发出一批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为国家及北京市城市环境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已经成为了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技术代表,张斌研究员也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人物。“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也从无到有,逐步建设成为了行业的标杆,成为国家环境噪声与振动研究的中流砥柱。

张斌研究员指导学生做实验(左二)

张斌研究员与培养的学生博士后合影(左六)

除了组建团队,张斌研究员还积极培养自己的研究生。自2004年起,他每年培养1—2名研究生,在忙碌于各项工作的同时,亲自指导研究生科研及论文。带学生参与到各个项目中,锻炼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也受到了行业众多企事业单位的青睐。时至今日,他培养的研究生得益于他独到的眼光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在环境噪声与振动领域小有所成。

为了表彰张斌研究员在环境领域的贡献,国家及北京市政府先后授予了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都环境保护先进个人、“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等众多荣誉。

张斌研究员参加两岸环保高峰会议

市委、市政府号召各界人才要以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为榜样,发扬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发扬积极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发扬不畏艰难、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为推动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斌研究员在获得了众多荣誉后,仍然不忘初心,在完成科研管理工作的同时,仍然继续忙碌他的科研工作,从实验室到办公室,始终怀着一颗科研的心,为城市噪声与振动环境的改善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