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9月 >  第三周榜单
[热心公益] 程浩:“90后”热衷公益 率团队社区扶老
首都文明网 2017-09-18

程浩

一、简介

程浩,男,1990年10月出生,北京壹家人爱心联盟创办人。

做公益10年的90后程浩,带领团队对社区老人、残疾人公益帮扶。为教老人使用电脑软件,他做课件常至夜深;志愿者不够的时候他甚至自掏腰包请授课老师。如今,他的志愿团队已发展至700多人。

二、主要事迹

“90后”热衷公益 率团队社区扶老

程浩是个标准的“90后”,出生在山东烟台的他,瘦高身材,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总喜欢眯着眼笑。别看他岁数不大,但是“公益龄”可不小,认认真真地开始做公益服务已经有10个年头了。

2013年底,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后,作为一名资深志愿者的他创办公益服务组织——“北京壹家人爱心联盟”,致力于对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公益帮扶。去年11月初,“壹家人”成立3周年,志愿者从最初的20个人,发展到如今的700多人。关于未来,程浩很坚定地说:“还想着再多几个3年,只要人还在,就会一直坚持做公益。”

做好事 却难“敲开门”

“你们是骗子吧,是来做广告的吧,再不就是来推销保健产品的吧?为什么指明要服务老年人,肯定想赚老人的钱吧,那我们社区是肯定不同意的,你们走吧,不要再来了……”

这是程浩开始推广社区扶老项目时,经常遭遇的拒绝言语。这样的质疑声不计其数,甚至有人骂他是“披着羊皮的狼”,认为他们想从老人身上捞好处。那段时间,每隔几天,程浩就要尝试去一个新的社区谈项目,一连10多个社区,却一家也没谈成。程浩很疲惫,也有些心灰意冷,“那时候好像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走着走着就会发呆陷入沉思。”他说。

可他转念一想,社区这样的反应更加说明了社区扶老项目的可行性,说明他选择的方向没有错。“社区的反应可以理解,他们也是保护老人,毕竟有太多人是带着不良目的找老人开展活动的,这更说明老人需要我们这种真真正正为他们服务的人。”程浩说。

程浩之所以这样坚定,是因为在他做公益的这几年来也走了不少“弯路”。2013年底,在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后,程浩与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北京壹家人爱心联盟”。那时程浩只有23岁,年轻的他总有着北漂的孤独感。“我希望帮助更多的人,真正去做一点事,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团队成立的最初两个月,是程浩和志愿者们的迷茫期。程浩曾组织20多名志愿者去香山捡垃圾。他们从山脚一直捡到山顶,途中能捡到各种塑料袋、果核、饮料瓶,一趟下来,每个人都是好几包垃圾。

通常志愿者们会避免和丢垃圾者产生冲突,但有时也忍不住劝说,有次对方竟然怒道:“我们不扔留着你们干啥!”因为诸多因素,捡垃圾的项目没坚持下去。那之后,程浩又带着团队去过昌平区的孤儿院,志愿者们会定期陪着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整个活动充满欢乐,可一旦结束,程浩心里总有抑制不住的难受和无力感。

“孤儿院的孩子们身体都不好,有的经历过不幸。而志愿者流动性大,往往去了几次刚和孩子们建立了友好关系,就有志愿者不去了,这样,孩子们在盼望中心理会产生落差。”程浩说。几次之后,孤儿院的活动也停滞下来。

2014年春节过后,程浩开始和团队思考未来的方向,他们将目标定位在社区扶老。然而,万事开头难。没有品牌和影响力,没有一个成功的扶老活动经历,初期,程浩和团队得不到任何社区的信任和支持,被拒绝是家常便饭。

一个多月后,程浩终于敲开了第一家社区的大门。在海淀区育新花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终于松口,同意团队过来办活动,教社区老人上网,并坦言告知:“你们先试一次看看,要是不好,以后就别再来了。”

自掏腰包 为老人招募老师

然而,社区扶老项目做起来,却远比程浩想象的难。他们的项目是教老人使用电脑Photoshop软件,连程浩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教就是近两年时间。

几次课程下来,程浩发现,一个20名老人的课程,两三名志愿者根本忙不过来,因为老人理解力没有年轻人快,学习起来需要手把手地教,而且往往要多次演示。因此,一般针对年轻人的课程方式和进度,根本不适合老年人。

面对老人们渴望的眼神,程浩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上课,而且还要把老人教好。程浩开始在网上发布招募信息,白天忙工作,晚上还要做课件,常常忙到后半夜。他还私下找朋友介绍,去不同学校寻找志愿者。“那时候自掏腰包请同学、朋友吃饭是常有的事,因为做志愿授课老师没有什么报酬。”程浩说。

通过程浩的努力,最终确定了30多位老师。公益项目每周一次课,老师虽是流动的,但通过程浩的安排,每次总能确定几位甚至十几位老师,手把手授课。70多岁的张老参加了全部的课程,一周刚开始就盼望赶紧到周末,张老说:“如果每周末不参加他们的大课堂,就感觉生活过得不充实。”

走进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活动进展事宜

向残障朋友普及知识技能

通过社区扶老项目,程浩和团队收获很多,每次走在社区,总有叔叔阿姨亲切地和他打招呼,笑着聊天,甚至邀请自己去家里吃饭,还热情地要给程浩介绍女朋友,“随时能感受到温暖,就像家一样。”程浩说。

抉择 给自己和公益一次机会

程浩高中时曾参加学校组织去敬老院关爱老人的活动,让他与公益结缘。他说:“参与公益活动能让我感受到奉献的快乐,我时常回想起,农村的父母帮着邻里干农活,帮着收庄稼,给身体不好的邻居做爱喝的豌豆面汤,邻居也会给父母‘搭把手’,这种温馨和谐成为我成长中重要的价值观。”

高中成绩优异的程浩,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里很多国际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都有程浩的身影。就这样直到毕业工作,程浩始终没有放弃志愿者的这个身份。

然而生活往往需要面对很多抉择,困扰程浩的抉择就是公益和工作,两者如何权衡。“这其实是所有志愿者要考虑的问题。团队活动很多是在工作日,我不得不经常请假,最多时,甚至连续多次每周请一次假。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是为了做公益活动而请假,就假装身体不舒服。”程浩说。

“日子久了,领导以为我身体不好,我成了大家的‘照顾对象’,下班时间都比别人要早。”程浩笑了笑说,“其实心里很过意不去,为方便请假,我没有过多地去解释。”

程浩渐渐动了辞职的想法,可最初家里人并不赞成,“这么好的工作,为啥不干了?”程浩的母亲不理解他的做法。程浩就把父母接到北京小住,一方面能多些时间与父母在一起,另一方面程浩还有个私心,他带着父母一起做公益项目,让父母了解自己做志愿老师的工作内容,希望能打动父母,取得他们的支持。

最终父母选择支持程浩的决定,去年,程浩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选择创业。他说,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从事公益事业,也希望自己更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然而,这个抉择对于程浩而言,只是另一个挑战的开始。专职做社会组织,程浩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现在最主要的困难是缺资金,虽说我们大多都是政府购买项目,但扶持的力度有限,随着我们团队服务范围的扩大,资金匮乏问题会越来越明显。我现在正在积极与企业单位接触,我坚持自己的选择,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参与奥运村街道团工委旧物改造活动(右一)

举办“旧物再生,环保生活”公益活动(最后一排左一)

程浩发现,现在可回收利用的东西利用率太低了,虽然每天都有回收,但仍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物品被扔掉。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程浩决定将儿童作为重点对象,开展手工艺坊活动,还设计开展了“DIY大赛”。活动已在奥运村街道等地开展,受到了热烈欢迎。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看着自己动手的成果,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表示,这样的活动就是一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回收利用废旧物品,为生活增添别样的乐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环保的理念能够扎根于孩子的脑海里。

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

教社区居民如何使用手机上网

教社区居民如何使用朝阳群众APP(左一)

在服务过程中,程浩发现老一辈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人都拥有智能手机。遨游在互联网之中,不经意间点开伪链接,扫描伪二维码,使用不当会给老年人带来财产损失。程浩决定带领团队每月向社区老年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针对近年来,高考大学生受骗的情况,组织团队志愿者手绘防诈骗安全指南。尽最大能力帮助大学生减少财产损失。

为外语爱好者做冬奥知识培训

义务为外国友人传授汉语知识

2016年8月,程浩决定带领团队在社区等地义务开展外语学习,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为冬奥、为社区的文化建设做贡献。并免费为外国友人传授汉语知识,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此外,程浩还带领团队开展了爱心衣捐及社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使团队的活动不是单一地只针对一老一幼的群体。捐衣活动是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做公益做慈善,向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送去温暖;社区趣味运动会则是呼吁老年人走向室外,以娱乐的方式锻炼体魄,促进社区及邻里的和谐融洽。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9月 >  第三周榜单
[热心公益] 程浩:“90后”热衷公益 率团队社区扶老
首都文明网 2017-09-18

程浩

一、简介

程浩,男,1990年10月出生,北京壹家人爱心联盟创办人。

做公益10年的90后程浩,带领团队对社区老人、残疾人公益帮扶。为教老人使用电脑软件,他做课件常至夜深;志愿者不够的时候他甚至自掏腰包请授课老师。如今,他的志愿团队已发展至700多人。

二、主要事迹

“90后”热衷公益 率团队社区扶老

程浩是个标准的“90后”,出生在山东烟台的他,瘦高身材,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总喜欢眯着眼笑。别看他岁数不大,但是“公益龄”可不小,认认真真地开始做公益服务已经有10个年头了。

2013年底,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后,作为一名资深志愿者的他创办公益服务组织——“北京壹家人爱心联盟”,致力于对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公益帮扶。去年11月初,“壹家人”成立3周年,志愿者从最初的20个人,发展到如今的700多人。关于未来,程浩很坚定地说:“还想着再多几个3年,只要人还在,就会一直坚持做公益。”

做好事 却难“敲开门”

“你们是骗子吧,是来做广告的吧,再不就是来推销保健产品的吧?为什么指明要服务老年人,肯定想赚老人的钱吧,那我们社区是肯定不同意的,你们走吧,不要再来了……”

这是程浩开始推广社区扶老项目时,经常遭遇的拒绝言语。这样的质疑声不计其数,甚至有人骂他是“披着羊皮的狼”,认为他们想从老人身上捞好处。那段时间,每隔几天,程浩就要尝试去一个新的社区谈项目,一连10多个社区,却一家也没谈成。程浩很疲惫,也有些心灰意冷,“那时候好像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走着走着就会发呆陷入沉思。”他说。

可他转念一想,社区这样的反应更加说明了社区扶老项目的可行性,说明他选择的方向没有错。“社区的反应可以理解,他们也是保护老人,毕竟有太多人是带着不良目的找老人开展活动的,这更说明老人需要我们这种真真正正为他们服务的人。”程浩说。

程浩之所以这样坚定,是因为在他做公益的这几年来也走了不少“弯路”。2013年底,在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后,程浩与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北京壹家人爱心联盟”。那时程浩只有23岁,年轻的他总有着北漂的孤独感。“我希望帮助更多的人,真正去做一点事,可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团队成立的最初两个月,是程浩和志愿者们的迷茫期。程浩曾组织20多名志愿者去香山捡垃圾。他们从山脚一直捡到山顶,途中能捡到各种塑料袋、果核、饮料瓶,一趟下来,每个人都是好几包垃圾。

通常志愿者们会避免和丢垃圾者产生冲突,但有时也忍不住劝说,有次对方竟然怒道:“我们不扔留着你们干啥!”因为诸多因素,捡垃圾的项目没坚持下去。那之后,程浩又带着团队去过昌平区的孤儿院,志愿者们会定期陪着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整个活动充满欢乐,可一旦结束,程浩心里总有抑制不住的难受和无力感。

“孤儿院的孩子们身体都不好,有的经历过不幸。而志愿者流动性大,往往去了几次刚和孩子们建立了友好关系,就有志愿者不去了,这样,孩子们在盼望中心理会产生落差。”程浩说。几次之后,孤儿院的活动也停滞下来。

2014年春节过后,程浩开始和团队思考未来的方向,他们将目标定位在社区扶老。然而,万事开头难。没有品牌和影响力,没有一个成功的扶老活动经历,初期,程浩和团队得不到任何社区的信任和支持,被拒绝是家常便饭。

一个多月后,程浩终于敲开了第一家社区的大门。在海淀区育新花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终于松口,同意团队过来办活动,教社区老人上网,并坦言告知:“你们先试一次看看,要是不好,以后就别再来了。”

自掏腰包 为老人招募老师

然而,社区扶老项目做起来,却远比程浩想象的难。他们的项目是教老人使用电脑Photoshop软件,连程浩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教就是近两年时间。

几次课程下来,程浩发现,一个20名老人的课程,两三名志愿者根本忙不过来,因为老人理解力没有年轻人快,学习起来需要手把手地教,而且往往要多次演示。因此,一般针对年轻人的课程方式和进度,根本不适合老年人。

面对老人们渴望的眼神,程浩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上课,而且还要把老人教好。程浩开始在网上发布招募信息,白天忙工作,晚上还要做课件,常常忙到后半夜。他还私下找朋友介绍,去不同学校寻找志愿者。“那时候自掏腰包请同学、朋友吃饭是常有的事,因为做志愿授课老师没有什么报酬。”程浩说。

通过程浩的努力,最终确定了30多位老师。公益项目每周一次课,老师虽是流动的,但通过程浩的安排,每次总能确定几位甚至十几位老师,手把手授课。70多岁的张老参加了全部的课程,一周刚开始就盼望赶紧到周末,张老说:“如果每周末不参加他们的大课堂,就感觉生活过得不充实。”

走进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活动进展事宜

向残障朋友普及知识技能

通过社区扶老项目,程浩和团队收获很多,每次走在社区,总有叔叔阿姨亲切地和他打招呼,笑着聊天,甚至邀请自己去家里吃饭,还热情地要给程浩介绍女朋友,“随时能感受到温暖,就像家一样。”程浩说。

抉择 给自己和公益一次机会

程浩高中时曾参加学校组织去敬老院关爱老人的活动,让他与公益结缘。他说:“参与公益活动能让我感受到奉献的快乐,我时常回想起,农村的父母帮着邻里干农活,帮着收庄稼,给身体不好的邻居做爱喝的豌豆面汤,邻居也会给父母‘搭把手’,这种温馨和谐成为我成长中重要的价值观。”

高中成绩优异的程浩,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里很多国际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都有程浩的身影。就这样直到毕业工作,程浩始终没有放弃志愿者的这个身份。

然而生活往往需要面对很多抉择,困扰程浩的抉择就是公益和工作,两者如何权衡。“这其实是所有志愿者要考虑的问题。团队活动很多是在工作日,我不得不经常请假,最多时,甚至连续多次每周请一次假。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是为了做公益活动而请假,就假装身体不舒服。”程浩说。

“日子久了,领导以为我身体不好,我成了大家的‘照顾对象’,下班时间都比别人要早。”程浩笑了笑说,“其实心里很过意不去,为方便请假,我没有过多地去解释。”

程浩渐渐动了辞职的想法,可最初家里人并不赞成,“这么好的工作,为啥不干了?”程浩的母亲不理解他的做法。程浩就把父母接到北京小住,一方面能多些时间与父母在一起,另一方面程浩还有个私心,他带着父母一起做公益项目,让父母了解自己做志愿老师的工作内容,希望能打动父母,取得他们的支持。

最终父母选择支持程浩的决定,去年,程浩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选择创业。他说,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去从事公益事业,也希望自己更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然而,这个抉择对于程浩而言,只是另一个挑战的开始。专职做社会组织,程浩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现在最主要的困难是缺资金,虽说我们大多都是政府购买项目,但扶持的力度有限,随着我们团队服务范围的扩大,资金匮乏问题会越来越明显。我现在正在积极与企业单位接触,我坚持自己的选择,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参与奥运村街道团工委旧物改造活动(右一)

举办“旧物再生,环保生活”公益活动(最后一排左一)

程浩发现,现在可回收利用的东西利用率太低了,虽然每天都有回收,但仍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物品被扔掉。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程浩决定将儿童作为重点对象,开展手工艺坊活动,还设计开展了“DIY大赛”。活动已在奥运村街道等地开展,受到了热烈欢迎。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看着自己动手的成果,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表示,这样的活动就是一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回收利用废旧物品,为生活增添别样的乐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环保的理念能够扎根于孩子的脑海里。

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

教社区居民如何使用手机上网

教社区居民如何使用朝阳群众APP(左一)

在服务过程中,程浩发现老一辈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人都拥有智能手机。遨游在互联网之中,不经意间点开伪链接,扫描伪二维码,使用不当会给老年人带来财产损失。程浩决定带领团队每月向社区老年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针对近年来,高考大学生受骗的情况,组织团队志愿者手绘防诈骗安全指南。尽最大能力帮助大学生减少财产损失。

为外语爱好者做冬奥知识培训

义务为外国友人传授汉语知识

2016年8月,程浩决定带领团队在社区等地义务开展外语学习,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为冬奥、为社区的文化建设做贡献。并免费为外国友人传授汉语知识,增进中外文化交流。

此外,程浩还带领团队开展了爱心衣捐及社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使团队的活动不是单一地只针对一老一幼的群体。捐衣活动是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做公益做慈善,向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送去温暖;社区趣味运动会则是呼吁老年人走向室外,以娱乐的方式锻炼体魄,促进社区及邻里的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