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热心公益]郑丝雨:社会工作出百强 老旧小区开新花
首都文明网 2017-08-21

郑丝雨

一、简介

郑丝雨,女,1987年3月出生,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创办人。

大二就曾创办老年大学的郑丝雨,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引入社区公益服务,解决了老旧小区的停车管理、准物业服务、居家养老、文化组织培育等众多难题;其中停车管理方案获民政部优秀案例奖等诸多荣誉。如今社工所在8个街道的50个社区建起楼宇工作站,成为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机构。

二、主要事迹

社会工作出百强 老旧小区开新花

高中毕业的暑假,你在做什么?放松心情,畅游祖国大好河山?郑丝雨这个北京大姑娘在这个假期顾不上自己,早早就去了社区给小朋友们讲英语课。出生在雷锋纪念日的她,自小开始投身公益,服务社区。后来考上北京农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这个坚持“助人自助服务弱势群体”理念的专业教会她运用专业的手法提供公益服务。大学二年级开始,这个热心公益的北京姑娘就在新兴里社区居委会开办社区老年大学,教授社区老年人拼音、英语、计算机等多门课程,很多社区的爷爷奶奶都亲切地叫她“郑老师”,社区老年大学一办就是两年,开展服务直到她完成大学学业。

2010年底,在西城区社工委帮助下,刚从大学毕业1年的北京丫头郑丝雨成立了自己的社工事务所,用专业的手法为社区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当时,事务所账面上只有8万元启动资金和2个工作人员。发展到如今,事务所已经成为国家4A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机构,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合作创建“城区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郑丝雨带领同伴们坚持不懈地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引入社区公益服务,为大大小小的社区解决了停车管理、老小区准物业服务、居家养老、文化组织培育等众多难题,并逐渐探索一条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道路。一人之力投身公益事业毕竟力量弱小,这个大姑娘就带领一群人轰轰烈烈地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为居民提供宣传咨询服务(前排中间黑衣)

社区楼门长领袖培训(右一)

直面挑战 锲而不舍

和郑丝雨接触的人都说:“这姑娘,有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头。”正是这股劲儿,让她在社区里创造出很多的“不可能”、“头一次”。2012年,一个颇有挑战的项目摆在了郑丝雨面前——为某小区设计一个停车管理方案。老城区停车难是全国大城市面临的普遍性难题,鲜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是郑丝雨决定接下这个颇具挑战的项目。

为了摸清车辆底数,炎炎夏日,她和同事们连续一周守在小区大门口,从清晨6点到深夜10点,每天16个小时,为出入小区的汽车拍照、抄牌号。最多的一天,他们记录了近400辆车。接下来的一个月,社工们跑细了腿儿,征求意见、提出备选方案,协调各方利益,再经居民代表们反复辩论、公示,让各方利益逐渐均衡,直到形成公约。

郑丝雨和同伴们拿出的最终方案,包含了错时停车、社区交通微循环、收费管理、外部车辆管控等多套措施,圆满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题,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这份耗费大家大量心血的方案,获得了2012年国家民政部评选的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北京市优秀案例等多项荣誉。

拜访天桥民间公益领袖(左一)

讲解天桥街道社会治理空间(右一)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一定要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学会脚踏实地。”郑丝雨说,这是她现在最喜欢的格言。

创业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一次,事务所为某社区近万名老年人做需求摸底调查。当项目接近尾声时,委托方却突然宣布中止合作,并拒绝支付1万余元的项目酬劳。二十多名青年社工,辛苦奔忙了一个多月,挨家挨户访谈,用坏了两台打印机,完成了一万多份需求报告,从地面全摞起来有近一人高——如今全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开内部总结会时,有人伤心地掉眼泪,所有人都禁不住抱头痛哭——不是为可怜的1万元,而是因为大量付出后的委屈和无奈。但擦干眼泪,郑丝雨却咬着牙做出了一个决定:把这项工作漂漂亮亮地完成。

她总是告诉同伴们:“尽管在路上会碰壁、会摔倒,但重要的是我们在路上、正前进,我们会了解到更多实际情况,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拥有更多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今天的教训成为我们明天的财富。”

一位朋友说:这些年,事务所遇到的难题太多了,她又是总干事,整个所里哭得最多的人就是她;可是哭完了,她擦干眼泪,让笑容依然温暖每个人,在公益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

入户探访空巢老人(右二)

环保活动合影(前排右五)

幸福社区的“苹果树”

“这是我自己设计的插图,漂亮吧?”郑丝雨嘴角微微一翘,流露出几分自信和骄傲。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结满了鲜红的果子:为老服务、居民互助、邻里守望、自觉自律、自我管理;有数条根系深深扎入地下:驻区单位、社区、政府、物业、社会组织。画面中央,一家四口正快乐的摘着果子,树下一条绿色的大路蜿蜒向远方延伸。

陶然亭街道社区领袖之家启动仪式(右一)

参与“乐读陶然”父亲节亲子阅读分享会活动(右一)

这棵苹果树的名字,叫做“楼宇俱乐部”,起源于陶然亭街道粉房琉璃街社区一名热心居民提供自家房屋免费作为楼宇里老人活动场地的创意。

在街道、社区的指导配合下,郑丝雨带领社工们围绕这一创意,进一步整合了辖区老年餐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社会资源,同时为老人提供人际交往、精神慰藉等服务,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楼宇俱乐部”工作法:通过充分调动政府、辖区资源、俱乐部,动员居民自治的力量,一揽子解决老旧小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精神慰藉和生活服务等困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享晚年的宜居社区。

2013年,这一经验经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西城报》等媒体报道,被媒体誉为“缓解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的有效尝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郑丝雨等一批青年社工的努力下,越来越多人对社工这一群体刮目相看。各社区从“不理解”,到“紧打听”,如今成了“抢着要”,争相与事务所签订服务协议,欢迎专业社工进驻自己的社区。

今天,大姑娘郑丝雨的社工事务所已经初具规模,拥有40名专业社工,在全区8个街道的50个社区建立起楼宇工作站。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们终于开花了。”

这个投身公益、热心服务的北京大姑娘,带领一群扎根社区实践中培养出来的80、90后年轻的社会工作者,一齐投身社会公益服务,不仅在实践中积极地厘清专业社工本土化发展的概念,也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社区里搭建起一座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自下而上地推动社会融合与渐进式的社会改良。她正带领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努力为我们营造更加舒适的社会生活环境。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热心公益]郑丝雨:社会工作出百强 老旧小区开新花
首都文明网 2017-08-21

郑丝雨

一、简介

郑丝雨,女,1987年3月出生,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创办人。

大二就曾创办老年大学的郑丝雨,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引入社区公益服务,解决了老旧小区的停车管理、准物业服务、居家养老、文化组织培育等众多难题;其中停车管理方案获民政部优秀案例奖等诸多荣誉。如今社工所在8个街道的50个社区建起楼宇工作站,成为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机构。

二、主要事迹

社会工作出百强 老旧小区开新花

高中毕业的暑假,你在做什么?放松心情,畅游祖国大好河山?郑丝雨这个北京大姑娘在这个假期顾不上自己,早早就去了社区给小朋友们讲英语课。出生在雷锋纪念日的她,自小开始投身公益,服务社区。后来考上北京农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这个坚持“助人自助服务弱势群体”理念的专业教会她运用专业的手法提供公益服务。大学二年级开始,这个热心公益的北京姑娘就在新兴里社区居委会开办社区老年大学,教授社区老年人拼音、英语、计算机等多门课程,很多社区的爷爷奶奶都亲切地叫她“郑老师”,社区老年大学一办就是两年,开展服务直到她完成大学学业。

2010年底,在西城区社工委帮助下,刚从大学毕业1年的北京丫头郑丝雨成立了自己的社工事务所,用专业的手法为社区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当时,事务所账面上只有8万元启动资金和2个工作人员。发展到如今,事务所已经成为国家4A级民办非企业单位、全国百强社会工作机构,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合作创建“城区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郑丝雨带领同伴们坚持不懈地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引入社区公益服务,为大大小小的社区解决了停车管理、老小区准物业服务、居家养老、文化组织培育等众多难题,并逐渐探索一条专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道路。一人之力投身公益事业毕竟力量弱小,这个大姑娘就带领一群人轰轰烈烈地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为居民提供宣传咨询服务(前排中间黑衣)

社区楼门长领袖培训(右一)

直面挑战 锲而不舍

和郑丝雨接触的人都说:“这姑娘,有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头。”正是这股劲儿,让她在社区里创造出很多的“不可能”、“头一次”。2012年,一个颇有挑战的项目摆在了郑丝雨面前——为某小区设计一个停车管理方案。老城区停车难是全国大城市面临的普遍性难题,鲜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是郑丝雨决定接下这个颇具挑战的项目。

为了摸清车辆底数,炎炎夏日,她和同事们连续一周守在小区大门口,从清晨6点到深夜10点,每天16个小时,为出入小区的汽车拍照、抄牌号。最多的一天,他们记录了近400辆车。接下来的一个月,社工们跑细了腿儿,征求意见、提出备选方案,协调各方利益,再经居民代表们反复辩论、公示,让各方利益逐渐均衡,直到形成公约。

郑丝雨和同伴们拿出的最终方案,包含了错时停车、社区交通微循环、收费管理、外部车辆管控等多套措施,圆满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题,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这份耗费大家大量心血的方案,获得了2012年国家民政部评选的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北京市优秀案例等多项荣誉。

拜访天桥民间公益领袖(左一)

讲解天桥街道社会治理空间(右一)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一定要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学会脚踏实地。”郑丝雨说,这是她现在最喜欢的格言。

创业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一次,事务所为某社区近万名老年人做需求摸底调查。当项目接近尾声时,委托方却突然宣布中止合作,并拒绝支付1万余元的项目酬劳。二十多名青年社工,辛苦奔忙了一个多月,挨家挨户访谈,用坏了两台打印机,完成了一万多份需求报告,从地面全摞起来有近一人高——如今全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开内部总结会时,有人伤心地掉眼泪,所有人都禁不住抱头痛哭——不是为可怜的1万元,而是因为大量付出后的委屈和无奈。但擦干眼泪,郑丝雨却咬着牙做出了一个决定:把这项工作漂漂亮亮地完成。

她总是告诉同伴们:“尽管在路上会碰壁、会摔倒,但重要的是我们在路上、正前进,我们会了解到更多实际情况,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拥有更多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今天的教训成为我们明天的财富。”

一位朋友说:这些年,事务所遇到的难题太多了,她又是总干事,整个所里哭得最多的人就是她;可是哭完了,她擦干眼泪,让笑容依然温暖每个人,在公益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

入户探访空巢老人(右二)

环保活动合影(前排右五)

幸福社区的“苹果树”

“这是我自己设计的插图,漂亮吧?”郑丝雨嘴角微微一翘,流露出几分自信和骄傲。蓝天白云的背景下,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结满了鲜红的果子:为老服务、居民互助、邻里守望、自觉自律、自我管理;有数条根系深深扎入地下:驻区单位、社区、政府、物业、社会组织。画面中央,一家四口正快乐的摘着果子,树下一条绿色的大路蜿蜒向远方延伸。

陶然亭街道社区领袖之家启动仪式(右一)

参与“乐读陶然”父亲节亲子阅读分享会活动(右一)

这棵苹果树的名字,叫做“楼宇俱乐部”,起源于陶然亭街道粉房琉璃街社区一名热心居民提供自家房屋免费作为楼宇里老人活动场地的创意。

在街道、社区的指导配合下,郑丝雨带领社工们围绕这一创意,进一步整合了辖区老年餐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社会资源,同时为老人提供人际交往、精神慰藉等服务,发展出一套独特的“楼宇俱乐部”工作法:通过充分调动政府、辖区资源、俱乐部,动员居民自治的力量,一揽子解决老旧小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精神慰藉和生活服务等困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个安享晚年的宜居社区。

2013年,这一经验经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西城报》等媒体报道,被媒体誉为“缓解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不足的有效尝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郑丝雨等一批青年社工的努力下,越来越多人对社工这一群体刮目相看。各社区从“不理解”,到“紧打听”,如今成了“抢着要”,争相与事务所签订服务协议,欢迎专业社工进驻自己的社区。

今天,大姑娘郑丝雨的社工事务所已经初具规模,拥有40名专业社工,在全区8个街道的50个社区建立起楼宇工作站。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们终于开花了。”

这个投身公益、热心服务的北京大姑娘,带领一群扎根社区实践中培养出来的80、90后年轻的社会工作者,一齐投身社会公益服务,不仅在实践中积极地厘清专业社工本土化发展的概念,也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社区里搭建起一座座理解与沟通的桥梁,自下而上地推动社会融合与渐进式的社会改良。她正带领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努力为我们营造更加舒适的社会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