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5月 >  第三周榜单
[助人为乐]史春辉:为弱势群体解忧 撒播法治阳光
首都文明网 2017-05-15

史春辉

一、简介

史春辉,男,1982年3月出生,北京市诚实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

作为昌平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常驻律师,史春辉通过现场答疑举办讲座发放“援助便民卡”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他还开设了法律咨询“专线”和维权“绿色通道”,曾在一天内帮助急于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完成讨薪手续。9年来工作站共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200余起,广受赞誉。

二、主要事迹

为弱势群体解忧 撒播法治阳光

2007年4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运用社会法律专业力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昌平区成立了“北京市昌平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这是我国首家由区县行政部门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建立的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援助机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区司法局、北京市诚实律师事务所共同议定,最终委派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史春辉及另外1名律师常驻工作站办公,史春辉负责工作站的全面工作。

史春辉,男,汉族,1982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北京市诚实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作为首批开展公益服务的律师,九年来,史春辉坚守公益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着一位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谱写了为弱势群体解忧、撒播法治阳光的时代篇章。

关注弱势群体,依法履职尽责

史春辉始终把敬业、拼搏、爱岗、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认真做好日常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一是提供维权知识“营养餐”。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发放“援助便民卡”等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现场为农民工答疑解惑,主动把维权知识送到农民工身边。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加大辖区内建筑工地的法制宣传力度,督促建筑企业、包工头及时向农民工结清工资款。针对春节前夕农民工讨薪等敏感时期,积极参与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区住建委、区人保局等单位开展的联合专项检查,督促企业按时发放务工人员薪酬。二是开设法律咨询“专线”。设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电话,史春辉专门负责接听,为农民工提供及时的法律政策咨询,解答实际问题,指导农民工依法有效维权,减少了群众法律咨询成本。同时将热线电话通过网站、刊物、宣传资料等载体广泛公布,方便群众查询和咨询。三是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给予免费法律援助。对于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申请,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对于其他法律援助申请,“经济困难”的审查也适当放宽。对行动不便的农民工提供上门服务,及时办理援助手续。与区法院积极协调,简化审批程序,使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快立、快审、快结。例如18名河南籍民工在昌平区某镇从事劳务工作,包工头拖欠其12万余元工资,史春辉考虑到民工着急回家过年,一天内就帮民工完成了审批手续、诉讼手续,及时将案件移交到区法院。四是当好政府部门“法律顾问”。针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史春辉积极配合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区住建委、区人保局等单位开展接访、下访、调处等工作,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法律建议书等,当好昌平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法律顾问。

创新工作方法,服务精益求精

针对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律咨询人数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史春辉积极建言,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方法和水平。一是设立专门接待窗口,推行“点援制”。在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接待窗口中,增设法律援助接待窗口,扩大法律援助站办公面积。在接访大厅亮明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身份,实行首问负责制,满足群众自主选择律师的要求。二是拓展服务对象范围,实现“全覆盖”。在史春辉的建议下,工作站将法律咨询范围扩展至到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所有群众,包括信访群众,贫困残疾人、下岗职工、妇女儿童等社会贫苦群体,为其免费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帮助,加大了律师参与矛盾调处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对接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全网络”。积极与村居法律顾问对接,深入各村居共同开展现场讲法、答疑释法、调解析法、培训明法等工作,并让顾问律师参与到拖欠工资案件中来,采取“跟进式”服务,促进纠纷化解,不断健全法律援助的网络体系。例如,针对某建筑工程的包工头在劳务干完后携款而逃,致使56名农民工到镇政府静坐问题,史春辉及时赶到现场,与镇信访部门、村顾问律师共同协调,最终为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10万余元。四是积极探索诉访分离,推动“法治化”。针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久分不离等问题,经与区信访办、区司法局、区法院共同研究,决定在原有农民工法律援助站基础上,成立“昌平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诉访对接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访前的甄别、分离、对接工作,使大部分涉法信访案件在访前分流至司法渠道,有效解决涉法信访问题。

为上访群众办理法律援助

为上访群众办理法律援助

为上访群众办理法律援助

勇担社会责任,维权不畏辛劳

成功来源于不懈的努力,根植于对事业的无尽热爱。对史春辉律师来说,律师工作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一项必须全身心投入的高尚事业。他始终以赤诚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法律援助站的工作中,让每一位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有人说,律师干公益事业既不挣钱又要受气,此话不假。农民工由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很多东西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讲,教他们怎么签写法律援助申请表、授权委托书、起诉书等一系列法律文书;在调解的过程中还要受包工头和劳务公司的气,经常为了能给民工多要点工资跟包工头争吵,经常受到包工头的威胁;尤其是收集证据更加困难,好多农民工在从事劳务工作的时候都不跟用工主体签合同,因此要下工地收集证据,还要去基层法庭进行立案。九年中,史春辉不知道下过多少次工地,处理过多少次突发农民工信访事件,有多少个休息日是在工作中度过。当人们捧起饭碗的时候,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当人们家庭团聚的时候,他却忙碌在为农民工收集证据、组织材料的第一线,不管寒风刺骨的三九天,还是烈日似火的六月天,他始终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上。一次,100多名情绪激动的农民工突然围堵区委区政府讨要工资,史春辉得知后当即前往劝说。面对100多名情绪激动,甚至对他推推搡搡的农民工,他晓之以理、告之利害,积极引导他们申请法律援助。这样的场面,自他从事工作以来,早已不知经历过多少次。

2011年同法院一起到现场处理民工讨薪事件(中间)

河北民工赠送锦旗(右一)

九年来,在史春辉的带领下,昌平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共接待农民工2795批次,涉及23126人,接待上访群众2163批次,涉及4215人,参加协调会411次,下乡调解468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200余起,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史春辉律师也成长为一位组织信赖、同事信任、当事人满意的优秀律师,曾被授予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公益律师”及昌平区信访排查调处工作先进个人、法制宣传教育标兵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7年 >  5月 >  第三周榜单
[助人为乐]史春辉:为弱势群体解忧 撒播法治阳光
首都文明网 2017-05-15

史春辉

一、简介

史春辉,男,1982年3月出生,北京市诚实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

作为昌平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常驻律师,史春辉通过现场答疑举办讲座发放“援助便民卡”等方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他还开设了法律咨询“专线”和维权“绿色通道”,曾在一天内帮助急于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完成讨薪手续。9年来工作站共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200余起,广受赞誉。

二、主要事迹

为弱势群体解忧 撒播法治阳光

2007年4月,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运用社会法律专业力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昌平区成立了“北京市昌平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这是我国首家由区县行政部门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建立的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援助机构。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区司法局、北京市诚实律师事务所共同议定,最终委派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史春辉及另外1名律师常驻工作站办公,史春辉负责工作站的全面工作。

史春辉,男,汉族,1982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北京市诚实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作为首批开展公益服务的律师,九年来,史春辉坚守公益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着一位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谱写了为弱势群体解忧、撒播法治阳光的时代篇章。

关注弱势群体,依法履职尽责

史春辉始终把敬业、拼搏、爱岗、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认真做好日常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一是提供维权知识“营养餐”。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发放“援助便民卡”等宣传资料和宣传品,现场为农民工答疑解惑,主动把维权知识送到农民工身边。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加大辖区内建筑工地的法制宣传力度,督促建筑企业、包工头及时向农民工结清工资款。针对春节前夕农民工讨薪等敏感时期,积极参与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区住建委、区人保局等单位开展的联合专项检查,督促企业按时发放务工人员薪酬。二是开设法律咨询“专线”。设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电话,史春辉专门负责接听,为农民工提供及时的法律政策咨询,解答实际问题,指导农民工依法有效维权,减少了群众法律咨询成本。同时将热线电话通过网站、刊物、宣传资料等载体广泛公布,方便群众查询和咨询。三是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给予免费法律援助。对于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申请,不再审查其“经济困难”条件。对于其他法律援助申请,“经济困难”的审查也适当放宽。对行动不便的农民工提供上门服务,及时办理援助手续。与区法院积极协调,简化审批程序,使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快立、快审、快结。例如18名河南籍民工在昌平区某镇从事劳务工作,包工头拖欠其12万余元工资,史春辉考虑到民工着急回家过年,一天内就帮民工完成了审批手续、诉讼手续,及时将案件移交到区法院。四是当好政府部门“法律顾问”。针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史春辉积极配合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区住建委、区人保局等单位开展接访、下访、调处等工作,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法律建议书等,当好昌平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法律顾问。

创新工作方法,服务精益求精

针对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法律咨询人数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史春辉积极建言,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方法和水平。一是设立专门接待窗口,推行“点援制”。在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接待窗口中,增设法律援助接待窗口,扩大法律援助站办公面积。在接访大厅亮明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身份,实行首问负责制,满足群众自主选择律师的要求。二是拓展服务对象范围,实现“全覆盖”。在史春辉的建议下,工作站将法律咨询范围扩展至到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所有群众,包括信访群众,贫困残疾人、下岗职工、妇女儿童等社会贫苦群体,为其免费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法律帮助,加大了律师参与矛盾调处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对接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全网络”。积极与村居法律顾问对接,深入各村居共同开展现场讲法、答疑释法、调解析法、培训明法等工作,并让顾问律师参与到拖欠工资案件中来,采取“跟进式”服务,促进纠纷化解,不断健全法律援助的网络体系。例如,针对某建筑工程的包工头在劳务干完后携款而逃,致使56名农民工到镇政府静坐问题,史春辉及时赶到现场,与镇信访部门、村顾问律师共同协调,最终为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10万余元。四是积极探索诉访分离,推动“法治化”。针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久分不离等问题,经与区信访办、区司法局、区法院共同研究,决定在原有农民工法律援助站基础上,成立“昌平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诉访对接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访前的甄别、分离、对接工作,使大部分涉法信访案件在访前分流至司法渠道,有效解决涉法信访问题。

为上访群众办理法律援助

为上访群众办理法律援助

为上访群众办理法律援助

勇担社会责任,维权不畏辛劳

成功来源于不懈的努力,根植于对事业的无尽热爱。对史春辉律师来说,律师工作不是谋生的职业,而是一项必须全身心投入的高尚事业。他始终以赤诚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法律援助站的工作中,让每一位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公正。有人说,律师干公益事业既不挣钱又要受气,此话不假。农民工由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很多东西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讲,教他们怎么签写法律援助申请表、授权委托书、起诉书等一系列法律文书;在调解的过程中还要受包工头和劳务公司的气,经常为了能给民工多要点工资跟包工头争吵,经常受到包工头的威胁;尤其是收集证据更加困难,好多农民工在从事劳务工作的时候都不跟用工主体签合同,因此要下工地收集证据,还要去基层法庭进行立案。九年中,史春辉不知道下过多少次工地,处理过多少次突发农民工信访事件,有多少个休息日是在工作中度过。当人们捧起饭碗的时候,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当人们家庭团聚的时候,他却忙碌在为农民工收集证据、组织材料的第一线,不管寒风刺骨的三九天,还是烈日似火的六月天,他始终坚守在工作的岗位上。一次,100多名情绪激动的农民工突然围堵区委区政府讨要工资,史春辉得知后当即前往劝说。面对100多名情绪激动,甚至对他推推搡搡的农民工,他晓之以理、告之利害,积极引导他们申请法律援助。这样的场面,自他从事工作以来,早已不知经历过多少次。

2011年同法院一起到现场处理民工讨薪事件(中间)

河北民工赠送锦旗(右一)

九年来,在史春辉的带领下,昌平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共接待农民工2795批次,涉及23126人,接待上访群众2163批次,涉及4215人,参加协调会411次,下乡调解468次,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200余起,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史春辉律师也成长为一位组织信赖、同事信任、当事人满意的优秀律师,曾被授予北京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公益律师”及昌平区信访排查调处工作先进个人、法制宣传教育标兵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