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5年 >  8月 >  第四周榜单
[孝老爱亲]姚平:邮局里的“自家人” 胡同里的“亲闺女”
首都文明网 2015-08-24

  一、简介

姚平,44岁,东四邮电局投递员。

姚平投递的区域老旧平房院多,有多位空巢、孤寡病残老人日常生活无人照料,她就自制了“亲情服务卡”发给他们,上面写着“我自愿为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提供帮助”。她花钱、花时间为老人们搬煤、包饺子、送绿豆汤,她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老人们有需要随叫随到。

二、主要事迹

姚平:邮局里的“自家人” 胡同里的“亲闺女”

姚平于2007年来到北京市邮政投递局东四投递部,成为了邮政行业千千万万普通邮递员中的一员。姚平的服务区域多是老旧平房院,在投递信件的过程中,她留心观察,发现管片内有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无人照料,于是就把这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列为自己的特殊服务对象。由于爱人长期在外地工作,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照顾这些老人,姚平还为当时上幼儿园的儿子办理了整托,一周只接回家一次。

“三本、两卡”投递亲情

姚平的投递路线涉及6000多户居民,行程5公里,每天要走两三遍。在胡同里,车根本不用骑,三步一家,五步一户,几公里的路程送下来至少要用近两个小时。

姚平每天骑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订户送报

为了更好地服务管片用户,服务社区居民,姚平手里有三本两卡:亲情用户本、重点用户本、普通用户本、用户联系卡和亲情服务卡。亲情用户本上有6户,是投递范围内的孤寡老人、病残居民和需要特殊照顾的用户。重点用户本和普通用户本上分别记录着集邮爱好者信息和常有信件、报纸、包裹的用户,集邮爱好者的信件被特别保护起来,不能弄脏、弄折。

为了方便大家随时与自己保持联系,姚平还自制了100张“亲情服务卡”和用户联系卡,发给社区需要帮助的老人。卡上不仅有姚平的手机号码,还动情地写道:“我是东四投递部的投递员,也是多福巷社区的志愿者,我自愿为社区内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提供帮助。”许多老人在拿到这张卡片后都说:“别说姚平帮我们做这些事了,光是看着上面写的这番话就让我感动不已。”从那时起,姚平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成了老人们随叫随到的热线电话。

悉心照顾社区老人

休息时,姚平会变着花样在家为老人做饺子、包子、馅饼和五花肉,然后把这些丰盛的食物亲自送到老人们手中。冬天,她惦记着煤放在屋外的老人,利用下班时间帮助老人把煤搬到屋内;夏天,她在家煮好绿豆汤,送到老人家中,为老人带去一丝清凉。姚平只是一名普通的邮递员,每月的工资不到3000元,除了自己和儿子的生活花销外,照顾老人占去了她每月大部分的支出。有人想不通,问她这是图什么?姚平的回答掷地有声:“我就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照看。”她的行为,不只拉近了邮局与订户之间的距离,更体现了一种“人与人、心贴心”的关爱之情。

姚平为多福巷社区孤老包饺子

姚平为多福巷社区孤老送去自己做的红烧肉

小鹁鸽胡同2号院的周奶奶已经80多岁了,家中病号多,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周奶奶一个人身上。姚平经常到周奶奶家里帮忙收拾房间,买菜搬煤。官房大院10号的卜大姑是位70多岁的孤老户,姚平经常到家里陪她聊天,带她去浴池洗澡。有一次,周奶奶的儿子和卜大姑同时住进了医院,这可忙坏了姚平。她每天中午下了班顾不上吃饭,就赶紧到附近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送到医院,晚上一下班就买菜做饭,再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往医院,一直坚持了两周时间。

姚平元宵节为孤老送去元宵

姚平给孤老送去新买的棉被

报房胡同17号的郭阿姨有老年痴呆症,每天都等儿子回家做饭。一天,姚平在送信的时候看到郭阿姨脸色不好,就随口问了一句:“阿姨,您吃饭了吗?”郭阿姨说她两天没有吃饭了,儿子没有回家。于是中午下班后,姚平立刻买来10斤面、10斤米、5斤鸡蛋和新鲜的蔬菜,来到郭阿姨家为她做了一顿丰盛可口的午饭,郭阿姨看着一桌子的饭菜,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失散40年的老同学找到了

有一次,姚平与家住报房胡同的退休教师梁北泰聊天。当得知姚平的父母都是当年在山西曲沃插队的北京知青,同在山西插队的梁老师说起他一个最要好的同学也在曲沃插队,但已经40年没有联系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这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姚平便发动家人四处打听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姚平终于帮助梁老师找到了那位40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当梁老师打通这位同学的电话,没说几句话就激动得流下了热泪。梁老师说:“人老了总爱怀旧,真是难为姚平了,我们非亲非故的,她这么上心,帮我圆了这个梦,好人啊!”。

  聚沙成塔,滴水成河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此,姚平不仅自己用爱心帮助社区空巢老人,还积极动员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为老服务的行列中来。

她所在的东四邮电局成立了由青年党团员组成的“姚平志愿服务团队”。每年9月,姚平都会带领局里的年轻人,共同开展“青春伴夕阳,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系列敬老活动,通过文艺演出、亲情陪伴、外出游园等多种形式,为孤老们送去关怀和温暖,用微笑和服务传播社会正能量。

姚平多年来的真情付出和无私奉献,换来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大家都夸她是邮电局里的“自家人”、“身边的活雷锋”。

姚平说:她一直记得刚入行时师傅教给她的“九个字”——一份报、一封信、一颗心。“人和人是靠‘情’联系起来的,我能在工作中得到那么多亲情,是我的福气。”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5年 >  8月 >  第四周榜单
[孝老爱亲]姚平:邮局里的“自家人” 胡同里的“亲闺女”
首都文明网 2015-08-24

  一、简介

姚平,44岁,东四邮电局投递员。

姚平投递的区域老旧平房院多,有多位空巢、孤寡病残老人日常生活无人照料,她就自制了“亲情服务卡”发给他们,上面写着“我自愿为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提供帮助”。她花钱、花时间为老人们搬煤、包饺子、送绿豆汤,她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老人们有需要随叫随到。

二、主要事迹

姚平:邮局里的“自家人” 胡同里的“亲闺女”

姚平于2007年来到北京市邮政投递局东四投递部,成为了邮政行业千千万万普通邮递员中的一员。姚平的服务区域多是老旧平房院,在投递信件的过程中,她留心观察,发现管片内有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无人照料,于是就把这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列为自己的特殊服务对象。由于爱人长期在外地工作,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照顾这些老人,姚平还为当时上幼儿园的儿子办理了整托,一周只接回家一次。

“三本、两卡”投递亲情

姚平的投递路线涉及6000多户居民,行程5公里,每天要走两三遍。在胡同里,车根本不用骑,三步一家,五步一户,几公里的路程送下来至少要用近两个小时。

姚平每天骑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为订户送报

为了更好地服务管片用户,服务社区居民,姚平手里有三本两卡:亲情用户本、重点用户本、普通用户本、用户联系卡和亲情服务卡。亲情用户本上有6户,是投递范围内的孤寡老人、病残居民和需要特殊照顾的用户。重点用户本和普通用户本上分别记录着集邮爱好者信息和常有信件、报纸、包裹的用户,集邮爱好者的信件被特别保护起来,不能弄脏、弄折。

为了方便大家随时与自己保持联系,姚平还自制了100张“亲情服务卡”和用户联系卡,发给社区需要帮助的老人。卡上不仅有姚平的手机号码,还动情地写道:“我是东四投递部的投递员,也是多福巷社区的志愿者,我自愿为社区内生活上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提供帮助。”许多老人在拿到这张卡片后都说:“别说姚平帮我们做这些事了,光是看着上面写的这番话就让我感动不已。”从那时起,姚平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成了老人们随叫随到的热线电话。

悉心照顾社区老人

休息时,姚平会变着花样在家为老人做饺子、包子、馅饼和五花肉,然后把这些丰盛的食物亲自送到老人们手中。冬天,她惦记着煤放在屋外的老人,利用下班时间帮助老人把煤搬到屋内;夏天,她在家煮好绿豆汤,送到老人家中,为老人带去一丝清凉。姚平只是一名普通的邮递员,每月的工资不到3000元,除了自己和儿子的生活花销外,照顾老人占去了她每月大部分的支出。有人想不通,问她这是图什么?姚平的回答掷地有声:“我就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照看。”她的行为,不只拉近了邮局与订户之间的距离,更体现了一种“人与人、心贴心”的关爱之情。

姚平为多福巷社区孤老包饺子

姚平为多福巷社区孤老送去自己做的红烧肉

小鹁鸽胡同2号院的周奶奶已经80多岁了,家中病号多,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周奶奶一个人身上。姚平经常到周奶奶家里帮忙收拾房间,买菜搬煤。官房大院10号的卜大姑是位70多岁的孤老户,姚平经常到家里陪她聊天,带她去浴池洗澡。有一次,周奶奶的儿子和卜大姑同时住进了医院,这可忙坏了姚平。她每天中午下了班顾不上吃饭,就赶紧到附近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送到医院,晚上一下班就买菜做饭,再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往医院,一直坚持了两周时间。

姚平元宵节为孤老送去元宵

姚平给孤老送去新买的棉被

报房胡同17号的郭阿姨有老年痴呆症,每天都等儿子回家做饭。一天,姚平在送信的时候看到郭阿姨脸色不好,就随口问了一句:“阿姨,您吃饭了吗?”郭阿姨说她两天没有吃饭了,儿子没有回家。于是中午下班后,姚平立刻买来10斤面、10斤米、5斤鸡蛋和新鲜的蔬菜,来到郭阿姨家为她做了一顿丰盛可口的午饭,郭阿姨看着一桌子的饭菜,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失散40年的老同学找到了

有一次,姚平与家住报房胡同的退休教师梁北泰聊天。当得知姚平的父母都是当年在山西曲沃插队的北京知青,同在山西插队的梁老师说起他一个最要好的同学也在曲沃插队,但已经40年没有联系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这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姚平便发动家人四处打听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姚平终于帮助梁老师找到了那位40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当梁老师打通这位同学的电话,没说几句话就激动得流下了热泪。梁老师说:“人老了总爱怀旧,真是难为姚平了,我们非亲非故的,她这么上心,帮我圆了这个梦,好人啊!”。

  聚沙成塔,滴水成河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此,姚平不仅自己用爱心帮助社区空巢老人,还积极动员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到为老服务的行列中来。

她所在的东四邮电局成立了由青年党团员组成的“姚平志愿服务团队”。每年9月,姚平都会带领局里的年轻人,共同开展“青春伴夕阳,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系列敬老活动,通过文艺演出、亲情陪伴、外出游园等多种形式,为孤老们送去关怀和温暖,用微笑和服务传播社会正能量。

姚平多年来的真情付出和无私奉献,换来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大家都夸她是邮电局里的“自家人”、“身边的活雷锋”。

姚平说:她一直记得刚入行时师傅教给她的“九个字”——一份报、一封信、一颗心。“人和人是靠‘情’联系起来的,我能在工作中得到那么多亲情,是我的福气。”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