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5年 >  7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王怀敬:一个人的邮局
首都文明网 2015-07-27

一、简介

王怀敬,男,1963年出生,他是门头沟区沿河城邮政所唯一的职工,20年来他每天骑车驮着几十公斤的邮包到所属的15个点投递报刊信件。有的地点他要推着车爬到半山腰,寒冬腊月戗风上行,狂风刮得自行车乱窜,但他始终坚守岗位,没有接到过一份投诉。他还帮村民购物、寄钱,从不嫌烦。

二、主要事迹

王怀敬:一个人的邮局

沿河小城依山傍水。西门外有一所一个人的邮局。每天,一身墨绿制服的邮递员骑着墨绿色的自行车在街上穿行,成为小城一道独特风景。

王怀敬是邮局唯一的职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收发报纸信件。寒来暑往,20年过去了,他依然重复着当年的工作,日复一日。别看这简单的收发,在人口居住分散的山区,不仅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还紧密关联着各家的日子。

沿河城古称“三岔村”,顾名思义是三个“岔”的交点,王怀敬每天投递报刊信件的15个点,分布在这不同方向的三个“岔”上。有人给他算过一笔账,不多不少这三个“岔”都是8里,往返16里,每天骑车近50华里,除去节假日,他驮着几十公斤的邮包,20年下来累计走了近25万里的邮路。

由于常年骑行在不同的路面上,轮胎的磨损非常严重,每次送报前老王都要检查车子的情况。

王怀敬投递信件途中

火车站、向阳口、龙门口分别是三条邮路的终点。龙门口至今还是土路,且全是上坡,每次连骑带推爬上半山腰的村头,都要停下来喘口气。火车站在永定河上游,每到寒冬腊月戗风上行,河套里怒吼的狂风刮得自行车乱窜,飞沙打到脸上生疼,眼睛睁不开,人灌得倒憋气。弥漫的黄风中只有一个孤独前行的身影。按惯例他每天上午投递,下午接斋堂邮局的邮件,分拣完就下班。可那天他发现邮件里有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地址是向阳口,一份是龙门口。按说第二天送也不误事,王怀敬刚推车走出邮局大门。心想,山里孩子十年寒窗,他们和父母多么盼望这一天啊,早点把喜讯送去!当他汗流浃背赶到龙门口,村里人已吃过晚饭在街上乘凉,见到他很惊讶:“你不是上午来过了吗?”当他们知道村里出了个大学生时,整个村子沸腾了,考生欢呼雀跃,家长也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大家沉浸在喜悦中,王怀敬又悄悄骑上车奔了向阳口。离开向阳口时夜幕降临,乡亲们留他住下,他谢绝了,在那一个人的邮局,晚上他还要值班。这一天他跑了80里路。

每到傍晚邮局内总是闪现着他一个人的身影,为了明天的投递分发报纸。

认真记录着每天来往的邮件

火车站有一伙儿民工,想把工资寄回家,往返邮局16里,还得耽误半天工。见每天送信的小伙子挺实在,就跟他商量,能不能代办?王怀敬爽快地说,没问题,拉个清单交给我,你们踏踏实实上班。民工们把近六万元的工资和一张明细单交给他。王怀敬带着50多位民工的血汗钱连同沉甸甸的信任,一路飞车赶回邮局,逐一算好邮资开具汇款单,当天又把50多份回执单送回他们手中,民工们拍着他的肩膀感动地说:“兄弟,好人哪!”

老王在当地百姓心目中是一个大好人,每到一处总是有百姓主动和他打招呼。

村民送别

有些跟工作不沾边的事他也管,有的村没有商店,一些生产生活用品一时解决不了,特别是老人出行困难,药品、种子等一时买不着就托他代办,王怀敬每回都悉心办好交到他们手上,有时他也买不着就再托人买。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王怀敬从不嫌烦。他说,人家找你是信得过你,干好本职是本分,工作以外是情分,一个都不能少。有时赶上投递点人不在,那些大妈大爷就争着接下报纸信件,挨家挨户送,遇着“瞎信”,也学着他的样子,千方百计询问打听,俨然成了编外邮递员。多年的友好互助,让他和五里八村的乡亲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提起王怀敬,人们不约而同地伸出大拇指,20年他没有接到过一份投诉。

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认识他:那身墨绿色的制服,一路热情的问候和爽朗的笑声,连同自行车的铃声,已经成了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封信、一张汇款单、一份录取通知书、一张报纸、一份邀请函……在大山深处这所一个人的邮局,王怀敬20年坚守平凡岗位,真情撒满25万里邮路!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5年 >  7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王怀敬:一个人的邮局
首都文明网 2015-07-27

一、简介

王怀敬,男,1963年出生,他是门头沟区沿河城邮政所唯一的职工,20年来他每天骑车驮着几十公斤的邮包到所属的15个点投递报刊信件。有的地点他要推着车爬到半山腰,寒冬腊月戗风上行,狂风刮得自行车乱窜,但他始终坚守岗位,没有接到过一份投诉。他还帮村民购物、寄钱,从不嫌烦。

二、主要事迹

王怀敬:一个人的邮局

沿河小城依山傍水。西门外有一所一个人的邮局。每天,一身墨绿制服的邮递员骑着墨绿色的自行车在街上穿行,成为小城一道独特风景。

王怀敬是邮局唯一的职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收发报纸信件。寒来暑往,20年过去了,他依然重复着当年的工作,日复一日。别看这简单的收发,在人口居住分散的山区,不仅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还紧密关联着各家的日子。

沿河城古称“三岔村”,顾名思义是三个“岔”的交点,王怀敬每天投递报刊信件的15个点,分布在这不同方向的三个“岔”上。有人给他算过一笔账,不多不少这三个“岔”都是8里,往返16里,每天骑车近50华里,除去节假日,他驮着几十公斤的邮包,20年下来累计走了近25万里的邮路。

由于常年骑行在不同的路面上,轮胎的磨损非常严重,每次送报前老王都要检查车子的情况。

王怀敬投递信件途中

火车站、向阳口、龙门口分别是三条邮路的终点。龙门口至今还是土路,且全是上坡,每次连骑带推爬上半山腰的村头,都要停下来喘口气。火车站在永定河上游,每到寒冬腊月戗风上行,河套里怒吼的狂风刮得自行车乱窜,飞沙打到脸上生疼,眼睛睁不开,人灌得倒憋气。弥漫的黄风中只有一个孤独前行的身影。按惯例他每天上午投递,下午接斋堂邮局的邮件,分拣完就下班。可那天他发现邮件里有两份录取通知书,一份地址是向阳口,一份是龙门口。按说第二天送也不误事,王怀敬刚推车走出邮局大门。心想,山里孩子十年寒窗,他们和父母多么盼望这一天啊,早点把喜讯送去!当他汗流浃背赶到龙门口,村里人已吃过晚饭在街上乘凉,见到他很惊讶:“你不是上午来过了吗?”当他们知道村里出了个大学生时,整个村子沸腾了,考生欢呼雀跃,家长也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大家沉浸在喜悦中,王怀敬又悄悄骑上车奔了向阳口。离开向阳口时夜幕降临,乡亲们留他住下,他谢绝了,在那一个人的邮局,晚上他还要值班。这一天他跑了80里路。

每到傍晚邮局内总是闪现着他一个人的身影,为了明天的投递分发报纸。

认真记录着每天来往的邮件

火车站有一伙儿民工,想把工资寄回家,往返邮局16里,还得耽误半天工。见每天送信的小伙子挺实在,就跟他商量,能不能代办?王怀敬爽快地说,没问题,拉个清单交给我,你们踏踏实实上班。民工们把近六万元的工资和一张明细单交给他。王怀敬带着50多位民工的血汗钱连同沉甸甸的信任,一路飞车赶回邮局,逐一算好邮资开具汇款单,当天又把50多份回执单送回他们手中,民工们拍着他的肩膀感动地说:“兄弟,好人哪!”

老王在当地百姓心目中是一个大好人,每到一处总是有百姓主动和他打招呼。

村民送别

有些跟工作不沾边的事他也管,有的村没有商店,一些生产生活用品一时解决不了,特别是老人出行困难,药品、种子等一时买不着就托他代办,王怀敬每回都悉心办好交到他们手上,有时他也买不着就再托人买。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王怀敬从不嫌烦。他说,人家找你是信得过你,干好本职是本分,工作以外是情分,一个都不能少。有时赶上投递点人不在,那些大妈大爷就争着接下报纸信件,挨家挨户送,遇着“瞎信”,也学着他的样子,千方百计询问打听,俨然成了编外邮递员。多年的友好互助,让他和五里八村的乡亲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提起王怀敬,人们不约而同地伸出大拇指,20年他没有接到过一份投诉。

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认识他:那身墨绿色的制服,一路热情的问候和爽朗的笑声,连同自行车的铃声,已经成了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封信、一张汇款单、一份录取通知书、一张报纸、一份邀请函……在大山深处这所一个人的邮局,王怀敬20年坚守平凡岗位,真情撒满25万里邮路!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