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4年 >  10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为了盲人重见光明——记中国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同仁医院专家组教授降丽娟
首都文明网 2014-10-27

  一、简介

  降丽娟,女,1950年生,中国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她从北大医学部毕业后放弃大医院,来到北京顺义县医院,致力于防盲治盲;她创立简便易行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她17次组织国家医疗队,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巡回义诊,做了7万多例免费眼科手术。

  二、主要事迹

为了盲人重见光明——记中国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同仁医院专家组教授降丽娟

  降丽娟,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分配到北京铁路医院眼科任实习医生。一次,她看到两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因为家庭贫困,做不起手术,哭着说:“阿姨,救救我们吧,别人都能上学,我们上不了学。”看着两个农村女孩,她的心在颤抖。

  给基层送去光明

  1980年,降丽娟毅然来到京郊顺义县医院,担任眼科主任。为了解全县城乡居民的视力状况,她带同事骑着自行车,冒着严寒酷暑挨家挨户普查。吃住在乡下,她目睹了盲人的艰辛:为了上厕所,七旬老太在堂屋和厕所间系了一根红绳。

  农村缺医少药,村民因失明而失业、贫困,失去幸福,桩桩事例压在她心上。普查中,全县查出盲人2万多人。降丽娟给老乡宣传白内障手术可以复明,但人们将信将疑,工作陷入困顿。

  尹家府崔各庄,年近八旬的杨氏,患白内障失明3个春秋。降丽娟几经说服,终于打消了老人顾虑。手术后,摘掉纱布的一刹那,老人抓住她,满含热泪叫了声:“我的闺女!”

  消息传开,复明工作在顺义县一路畅通。

  一位19岁的女青年,3岁时扎伤了眼睛。父母得知降大夫能让盲人复明,闻讯赶来。女青年的眼睛治好了,全家心病解除,从此燃起了希望之光。

  北小营镇刘德才一家四口,妻子精神残疾,儿子上学,90岁的老母瘫痪在床。他双目失明后,家境雪上加霜,一床被褥给了老母亲,他和妻子常年盖大衣。降大夫不但给送去被褥,还为他做了手术,重见光明的他,靠着养殖致富,儿子上了大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1985年,降丽娟带同事与北京协和医院共同防盲普查,完成了顺义县防盲流调10万人的眼病调查,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降丽娟大夫在手术 

  1987年,在降丽娟推动下,顺义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郊区眼病防治中心,开展对54万人的普查、流调、科研、预防治疗工作。在协和、同仁、北大医院帮助下,她为全县培训防盲骨干499人,建立了三级眼病防治网;并为1.67万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

  1989年,顺义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弱视斜视中心。降丽娟和同事对8万儿童视力普查,建病例5000多份,引进了美国的Parks手术方法,使3600多名斜视患儿摘掉眼镜,并作了矫形手术;为2100多名先天白内障患儿做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随班就读。在国际弱视斜视研讨会上,这些成果得到国际斜弱视主席Aamsa 教授的好评。

  1996年,降丽娟又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协和医院,共同完成了对顺义县50岁及以上人群的抽样调查,获世界卫生组织流调课题一等奖。

  创立小切口手术

  多年的乡村普查和与患者的接触,使降丽娟了解到,不少白内障患者致盲后,之所以不去医院治疗,除了家庭困难,无法承担医疗费,还有很多老人,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手术。

  为此,降丽娟大量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网查询、出国考察学习。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尽管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好,但受设备、技术限制,不能普遍开展。

降丽娟手术中

患者出院时要求与降丽娟大夫合影

  降丽娟先后去十几个国家学习进修,在日本百赖浩教授传授下,结合国内同仁、协和、北大医院的技术,与国内眼科专家探讨,不断摸索,创造出了“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这项技术把手术时间缩短到5分钟,并且费用低,适合我国国情,为基层患者治疗提供了方便。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为了贫弱的孩子

  1995年4月,降丽娟正在医院做手术,儿子在学校上体育课时,被同学的铅球误伤头部,急需做开颅手术。她虽然着急却没有离开手术台。当她手术完来到儿子身边,正打算陪陪孩子时,眼科又来了位女孩,被气枪击中眼部,如不及时手术,眼球就保不住了。她赶紧去抢救女孩,等手术做完,因过度劳累和忧心,她一下晕倒在地上。

  女孩家属得知后,买了水果前来看望降丽娟和孩子。不少患者也纷纷前来看望,送来许多营养品,她都一一谢绝了,说:“我已经没事了,孩子也转危为安了,请大家放心。”

  说起儿子,降丽娟觉得亏欠太多,晚上经常加班,儿子睡在楼梯口,连饭都吃不上。是好心的邻居,常把儿子带到家中就餐。

  每当看到贫困地区孩子失学,降丽娟不但垫付医疗费,还资助6名孤儿和贫困学生上学。其中女孩乌日娜,是她去内蒙古扶贫手术时遇到,女孩是个孤儿,每天的中午饭,就是小口袋里的一把炒米。降丽娟毫不犹豫地赞助她上学。现在,乌日娜和巴图两名蒙古族孩子,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每年,降丽娟要定期去张喜庄第二福利院,为169名孤儿免费体检,给他们送去眼镜、课外辅导书,10年来,免除医疗诊治费20余万元。她还把政府发的1000元补助,无私资助给孩子们。

  致力于全国防盲

降丽娟为贫困地区的人们做白内障筛查

  作为卫生部的防盲治盲专家,降丽娟先后17次组织国家医疗队,为西藏、宁夏、内蒙古、广西、黑龙江、云南、新疆、河北、山西等地做扶贫白内障手术,使56700余名盲人重见蓝天白云。她还积极为全国十二个省组建“光明车”,带着先进医疗技术到大西北地区,免费培养少数民族眼科医生1649名。

  降丽娟说:“现在我已做了7万多例免费手术,走遍了全国各地。”

  妇唱夫随好搭档

  邢占军和降丽娟夫妻俩,一位是北京顺义法医院院长,一位是同仁医院专家组教授。

  邢占军说:“自从结婚,家里就开始养兔子。为了她做手术实验,搬家都得带着兔子窝。一开阳台门都是兔子屎,但是我支持。”

  降丽娟表示,养兔子一是为了研究实验,二是为学生培训。

  现在,降丽娟的儿子和儿媳工作很忙,有时她就带着4岁的孙女上手术室。她手机里的孙女照片,是个文静的小女孩,穿着绿色的消毒衣,戴着帽子和口罩,乖巧地坐在小凳子上等奶奶。“每周一、三、五我在顺义法医院出诊,二、四在北京同仁医院出诊,其余时间为学生培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争取免费手术,随‘光明行’活动团队义务做手术,虽然很忙很累,但很充实。”降丽娟说。

降丽娟医生在为患者检查眼睛

  2014年6月,由有关部门和援疆援外办公室组织的8人“援疆医疗队”,从北京出发,7月6日返京,为期15天。降丽娟作为义务眼科大夫,邢占军作为医疗队队长,一起赶赴新疆。

  邢占军说:“我也不会做眼科手术,就是给大夫们拎包、打伞、组装器械。”此行,医疗团队从南疆到北疆走了450公里边防线,“知道我是大夫家属,有少数民族家属为了感谢,徒步300里地到师医院把家里的羊送给我,还把仅有的一点钱,包在手绢里往我的兜里塞。”

  降丽娟说丈夫:“他这次跟我们去,最大的区别就是感觉非常轻松,一点也不累。”降丽娟笑着介绍,每到一个住处,邢占军都提前询问房间潮不潮,还提醒大家穿衣服。“吃西瓜的时候,他切好了先给我们送过去,然后自己才吃,晚上提醒大家按时休息。他照顾我们队里的每一个人,让我特别感动,也挺心疼的。他的胃不好,吃不惯那边的东西,多数时候都吃饼干,回来以后瘦了不少。”

  因为高原地区紫外线强,让很多戍边战士患了白内障。此行,降丽娟同医疗队义诊600余人,做义务眼科手术150例,捐赠2台20万元的眼科显微镜,每枚价值2000-3000元的美国进口人工眼晶体1500枚。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4年 >  10月 >  第四周榜单
[敬业奉献]为了盲人重见光明——记中国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同仁医院专家组教授降丽娟
首都文明网 2014-10-27

  一、简介

  降丽娟,女,1950年生,中国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她从北大医学部毕业后放弃大医院,来到北京顺义县医院,致力于防盲治盲;她创立简便易行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她17次组织国家医疗队,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巡回义诊,做了7万多例免费眼科手术。

  二、主要事迹

为了盲人重见光明——记中国医师学会常务理事、同仁医院专家组教授降丽娟

  降丽娟,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分配到北京铁路医院眼科任实习医生。一次,她看到两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因为家庭贫困,做不起手术,哭着说:“阿姨,救救我们吧,别人都能上学,我们上不了学。”看着两个农村女孩,她的心在颤抖。

  给基层送去光明

  1980年,降丽娟毅然来到京郊顺义县医院,担任眼科主任。为了解全县城乡居民的视力状况,她带同事骑着自行车,冒着严寒酷暑挨家挨户普查。吃住在乡下,她目睹了盲人的艰辛:为了上厕所,七旬老太在堂屋和厕所间系了一根红绳。

  农村缺医少药,村民因失明而失业、贫困,失去幸福,桩桩事例压在她心上。普查中,全县查出盲人2万多人。降丽娟给老乡宣传白内障手术可以复明,但人们将信将疑,工作陷入困顿。

  尹家府崔各庄,年近八旬的杨氏,患白内障失明3个春秋。降丽娟几经说服,终于打消了老人顾虑。手术后,摘掉纱布的一刹那,老人抓住她,满含热泪叫了声:“我的闺女!”

  消息传开,复明工作在顺义县一路畅通。

  一位19岁的女青年,3岁时扎伤了眼睛。父母得知降大夫能让盲人复明,闻讯赶来。女青年的眼睛治好了,全家心病解除,从此燃起了希望之光。

  北小营镇刘德才一家四口,妻子精神残疾,儿子上学,90岁的老母瘫痪在床。他双目失明后,家境雪上加霜,一床被褥给了老母亲,他和妻子常年盖大衣。降大夫不但给送去被褥,还为他做了手术,重见光明的他,靠着养殖致富,儿子上了大学。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1985年,降丽娟带同事与北京协和医院共同防盲普查,完成了顺义县防盲流调10万人的眼病调查,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降丽娟大夫在手术 

  1987年,在降丽娟推动下,顺义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郊区眼病防治中心,开展对54万人的普查、流调、科研、预防治疗工作。在协和、同仁、北大医院帮助下,她为全县培训防盲骨干499人,建立了三级眼病防治网;并为1.67万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

  1989年,顺义县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弱视斜视中心。降丽娟和同事对8万儿童视力普查,建病例5000多份,引进了美国的Parks手术方法,使3600多名斜视患儿摘掉眼镜,并作了矫形手术;为2100多名先天白内障患儿做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使他们重见光明,随班就读。在国际弱视斜视研讨会上,这些成果得到国际斜弱视主席Aamsa 教授的好评。

  1996年,降丽娟又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协和医院,共同完成了对顺义县50岁及以上人群的抽样调查,获世界卫生组织流调课题一等奖。

  创立小切口手术

  多年的乡村普查和与患者的接触,使降丽娟了解到,不少白内障患者致盲后,之所以不去医院治疗,除了家庭困难,无法承担医疗费,还有很多老人,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手术。

  为此,降丽娟大量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网查询、出国考察学习。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尽管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好,但受设备、技术限制,不能普遍开展。

降丽娟手术中

患者出院时要求与降丽娟大夫合影

  降丽娟先后去十几个国家学习进修,在日本百赖浩教授传授下,结合国内同仁、协和、北大医院的技术,与国内眼科专家探讨,不断摸索,创造出了“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这项技术把手术时间缩短到5分钟,并且费用低,适合我国国情,为基层患者治疗提供了方便。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为了贫弱的孩子

  1995年4月,降丽娟正在医院做手术,儿子在学校上体育课时,被同学的铅球误伤头部,急需做开颅手术。她虽然着急却没有离开手术台。当她手术完来到儿子身边,正打算陪陪孩子时,眼科又来了位女孩,被气枪击中眼部,如不及时手术,眼球就保不住了。她赶紧去抢救女孩,等手术做完,因过度劳累和忧心,她一下晕倒在地上。

  女孩家属得知后,买了水果前来看望降丽娟和孩子。不少患者也纷纷前来看望,送来许多营养品,她都一一谢绝了,说:“我已经没事了,孩子也转危为安了,请大家放心。”

  说起儿子,降丽娟觉得亏欠太多,晚上经常加班,儿子睡在楼梯口,连饭都吃不上。是好心的邻居,常把儿子带到家中就餐。

  每当看到贫困地区孩子失学,降丽娟不但垫付医疗费,还资助6名孤儿和贫困学生上学。其中女孩乌日娜,是她去内蒙古扶贫手术时遇到,女孩是个孤儿,每天的中午饭,就是小口袋里的一把炒米。降丽娟毫不犹豫地赞助她上学。现在,乌日娜和巴图两名蒙古族孩子,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每年,降丽娟要定期去张喜庄第二福利院,为169名孤儿免费体检,给他们送去眼镜、课外辅导书,10年来,免除医疗诊治费20余万元。她还把政府发的1000元补助,无私资助给孩子们。

  致力于全国防盲

降丽娟为贫困地区的人们做白内障筛查

  作为卫生部的防盲治盲专家,降丽娟先后17次组织国家医疗队,为西藏、宁夏、内蒙古、广西、黑龙江、云南、新疆、河北、山西等地做扶贫白内障手术,使56700余名盲人重见蓝天白云。她还积极为全国十二个省组建“光明车”,带着先进医疗技术到大西北地区,免费培养少数民族眼科医生1649名。

  降丽娟说:“现在我已做了7万多例免费手术,走遍了全国各地。”

  妇唱夫随好搭档

  邢占军和降丽娟夫妻俩,一位是北京顺义法医院院长,一位是同仁医院专家组教授。

  邢占军说:“自从结婚,家里就开始养兔子。为了她做手术实验,搬家都得带着兔子窝。一开阳台门都是兔子屎,但是我支持。”

  降丽娟表示,养兔子一是为了研究实验,二是为学生培训。

  现在,降丽娟的儿子和儿媳工作很忙,有时她就带着4岁的孙女上手术室。她手机里的孙女照片,是个文静的小女孩,穿着绿色的消毒衣,戴着帽子和口罩,乖巧地坐在小凳子上等奶奶。“每周一、三、五我在顺义法医院出诊,二、四在北京同仁医院出诊,其余时间为学生培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争取免费手术,随‘光明行’活动团队义务做手术,虽然很忙很累,但很充实。”降丽娟说。

降丽娟医生在为患者检查眼睛

  2014年6月,由有关部门和援疆援外办公室组织的8人“援疆医疗队”,从北京出发,7月6日返京,为期15天。降丽娟作为义务眼科大夫,邢占军作为医疗队队长,一起赶赴新疆。

  邢占军说:“我也不会做眼科手术,就是给大夫们拎包、打伞、组装器械。”此行,医疗团队从南疆到北疆走了450公里边防线,“知道我是大夫家属,有少数民族家属为了感谢,徒步300里地到师医院把家里的羊送给我,还把仅有的一点钱,包在手绢里往我的兜里塞。”

  降丽娟说丈夫:“他这次跟我们去,最大的区别就是感觉非常轻松,一点也不累。”降丽娟笑着介绍,每到一个住处,邢占军都提前询问房间潮不潮,还提醒大家穿衣服。“吃西瓜的时候,他切好了先给我们送过去,然后自己才吃,晚上提醒大家按时休息。他照顾我们队里的每一个人,让我特别感动,也挺心疼的。他的胃不好,吃不惯那边的东西,多数时候都吃饼干,回来以后瘦了不少。”

  因为高原地区紫外线强,让很多戍边战士患了白内障。此行,降丽娟同医疗队义诊600余人,做义务眼科手术150例,捐赠2台20万元的眼科显微镜,每枚价值2000-3000元的美国进口人工眼晶体1500枚。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