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4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敬业奉献]人类永远追求新的梦想——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科研团队
首都文明网 2014-08-18

  一、简介

  “月宫一号”科研团队,是北京航天航天大学坚持10年追逐“月球梦”的团队,由刘红教授担任总设计师。

  面向我国月球基地建设等深空探测活动重大需求,十年来他们奋战在科研前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全球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实验系统。 “月宫一号”即“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试验成功, 对保障中国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二、主要事迹

人类永远追求新的梦想——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科研团队

  2014年5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舱长谢倍珍携两位舱员董琛、王敏娟伴随着众人的掌声,微笑着从“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来。至此,他们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105天的科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月宫一号”即“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该技术;试验成功在我国尚属首次。这项研究对保障中国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个团队的梦想

  自2004年起,北航刘红教授团队就瞄准了国家载人深空探测重大需求,开始了“月球梦”:在月球建设长期有人基地,使月宫不再只是神话。正是这样一个中国梦的月球梦,使团队成员秉持信念,在“月宫一号”设计建设、实验运行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刘红教授从小就是一个“追梦人”。小时候她喜欢数星星、看月亮。夏夜纳凉时,她会昂起脑袋,指着月亮说这个斑点可能是一棵树,那个斑点可能是一个人。直到知天命之年,作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的她,带上了“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头衔,刘红才知道原来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探索孩提时代有关星空的梦想。刘红常说:“读中学的时候,政治老师讲,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但我认为,这仅仅是能力上的差别,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人类永远追求新的梦想,永远不会停止对未来世界探索的脚步,无论是微观世界还是广袤太空。”

  多年来,刘红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走访参观了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如俄罗斯BIOS-3,美国生物圈2号,日本CEEF以及火星500等;每一次的旅程都让团队成员无比震撼。刘红的激情与梦想点燃了团队,他们将这种情感投入到缜密的科研之中。

  在追梦的路上

  “月宫一号”研究团队现由刘红教授、谢倍珍副教授、胡大伟讲师、付玉明讲师及1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此外还有已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26名,均在“月宫一号”的有关研究工作中做过贡献。近3年,团队中的研究生获得国际、国家、院校级奖项18项以上,其中三名获得“国家奖学金”;近5年17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过学术报告。

  “月宫一号”建成之前,团队经过了近10年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设计构建方法。

  在“月宫一号”设计过程中,当时还是讲师的谢倍珍博士、付玉明博士及五名研究生贾伯阳、张厚凯、刘慧、李乐园、孙伊分别担任了7项分系统责任设计师的重任。他们废寝忘食查阅资料、形成设计加工方案。

  “月宫一号”进入建设阶段, 研究生张厚凯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和验收;博士生邵玲智负责主办国际研讨会、实验台柜和电器采购;李乐园负责舱室装修设计和宣传科普等工作。大家深知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起早贪黑,常早上6点来监督施工,或值守到凌晨监督装卸材料,紧张而有条不紊。

  “月宫一号”主体工程建成后,各设备进舱安装调试前都需要严格消毒,有些消毒工作量巨大,全体团队成员参与。博士生孙伊主要组织监督,这支热血团队干起体力活也是一派热火朝天。让大家记忆犹新的是:盛夏七八月,工地气温经常达到40多度,张厚凯负责现场监督,脚手架已经烤得烫手,他仍然爬上爬下认真检查每一个焊缝。从脚手架上爬下来,他用那磨出水泡的双手拧开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基本见底了,由此大家便亲切地叫他“水桶”。

  整个施工过程,“月宫一号”仅仅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奇迹,令来访的国际同行专家惊叹不已。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所所长高度赞扬了研究团队在构建“月宫一号”过程中,向世界展现出的“极强的专业性和极高的热忱”;“美国生物圈2号”专家称赞团队“在空间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领域的关键性贡献令人振奋不已”。

  梦想成真

  2013年11月19日,“月宫一号”封舱运行,并在2014年农历大年初四开始了为期105天的密闭有人实验。

  总设计师刘红说,“这次实验系统总的闭合度达到了97%,也就是说人所需要的所有物质97%是循环再生的,只有3%是外援的,主要是肉类。 “月宫一号”这次实验的居民,分工非常明确。

启动试验阶段,刘红教授在检查舱内的植物栽培

  “董琛主要负责培养小麦,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因为在这里边一共有69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小麦占40平方米。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得好坏决定了这三个人能不能吃饱,氧气是否充足。王敏娟负责21种作物中除小麦以外所有作物的栽培,此外,她还要负责做饭。对于我们这个系统来说,做饭很特殊,我们要从小麦粒开始去做。收获了小麦以后要把它磨成面,然后再去做面点。另外这个系统里边是不许爆炒、不允许有油烟的,所以她要用蒸煮的方式或者水炒的方式做出可口饭菜。

“月宫一号”中,青年教师谢倍珍博士在进行实验操作

  舱长谢倍珍虽然是教师,也只是比两位博士生大两三岁。她除了负责舱内管理还要负责舱内最脏最累的工作——处理尿液粪便和植物废物并饲养黄粉虫;但她总是乐呵呵地,从无抱怨。 让志愿者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就是“吃虫”的经历:在“月宫一号”中需要饲养黄粉虫,等它们长到约2.5cm大时,志愿者们必须把它们当作食物补充一定量的动物蛋白。董琛和王敏娟永远记得谢老师第一次收获黄粉虫的快乐和要吃下它的复杂心情,“真的难以形容”。

2014年春节期间,舱外团队成员坚守岗位,认真实验,并保证24小时值班

2014年春节期间,舱外团队成员坚守岗位,认真实验,并保证24小时值班

2014年春节期间,舱外团队成员坚守岗位,认真实验,并保证24小时值班

  最感人的是舱内团队的协作和相互信任;舱外是24小时坚守值班岗位。2014年春节期间,团队成员为了确保试验的圆满成功,全体自愿留在学校,无一缺席。研究生邵玲智和董迎迎几乎每天都坚守在监控室。

  105天的密闭生活,三名舱内试验人员在舱内进行繁多的系统运行维护和实验操作,认真测试记录了上百种实验数据,并经受了长居密闭环境的生理适应和心理考验。

  实验成功后,刘红体会了生命中“极大的满足感”,“那一刻,觉得这一生过得真值”。

研究团队在105天密闭有人试验成功后在“月宫一号”前合影

  刘红说,我们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到2014年十年整,十年来很多青年才俊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他们做了非常大的贡献。我们这次实验有人出名了,有的人没有出名,有的人留给这项事业的影像,永远是一个背影。但是大家都一样高兴,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梦想!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榜样 >  往届回顾 >  2014年 >  8月 >  第三周榜单
[敬业奉献]人类永远追求新的梦想——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科研团队
首都文明网 2014-08-18

  一、简介

  “月宫一号”科研团队,是北京航天航天大学坚持10年追逐“月球梦”的团队,由刘红教授担任总设计师。

  面向我国月球基地建设等深空探测活动重大需求,十年来他们奋战在科研前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全球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实验系统。 “月宫一号”即“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试验成功, 对保障中国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二、主要事迹

人类永远追求新的梦想——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科研团队

  2014年5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舱长谢倍珍携两位舱员董琛、王敏娟伴随着众人的掌声,微笑着从“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来。至此,他们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105天的科学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月宫一号”即“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该技术;试验成功在我国尚属首次。这项研究对保障中国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个团队的梦想

  自2004年起,北航刘红教授团队就瞄准了国家载人深空探测重大需求,开始了“月球梦”:在月球建设长期有人基地,使月宫不再只是神话。正是这样一个中国梦的月球梦,使团队成员秉持信念,在“月宫一号”设计建设、实验运行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刘红教授从小就是一个“追梦人”。小时候她喜欢数星星、看月亮。夏夜纳凉时,她会昂起脑袋,指着月亮说这个斑点可能是一棵树,那个斑点可能是一个人。直到知天命之年,作为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教授的她,带上了“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头衔,刘红才知道原来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探索孩提时代有关星空的梦想。刘红常说:“读中学的时候,政治老师讲,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但我认为,这仅仅是能力上的差别,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差别在于,人类永远追求新的梦想,永远不会停止对未来世界探索的脚步,无论是微观世界还是广袤太空。”

  多年来,刘红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走访参观了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如俄罗斯BIOS-3,美国生物圈2号,日本CEEF以及火星500等;每一次的旅程都让团队成员无比震撼。刘红的激情与梦想点燃了团队,他们将这种情感投入到缜密的科研之中。

  在追梦的路上

  “月宫一号”研究团队现由刘红教授、谢倍珍副教授、胡大伟讲师、付玉明讲师及1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此外还有已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26名,均在“月宫一号”的有关研究工作中做过贡献。近3年,团队中的研究生获得国际、国家、院校级奖项18项以上,其中三名获得“国家奖学金”;近5年17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过学术报告。

  “月宫一号”建成之前,团队经过了近10年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设计构建方法。

  在“月宫一号”设计过程中,当时还是讲师的谢倍珍博士、付玉明博士及五名研究生贾伯阳、张厚凯、刘慧、李乐园、孙伊分别担任了7项分系统责任设计师的重任。他们废寝忘食查阅资料、形成设计加工方案。

  “月宫一号”进入建设阶段, 研究生张厚凯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监督和验收;博士生邵玲智负责主办国际研讨会、实验台柜和电器采购;李乐园负责舱室装修设计和宣传科普等工作。大家深知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起早贪黑,常早上6点来监督施工,或值守到凌晨监督装卸材料,紧张而有条不紊。

  “月宫一号”主体工程建成后,各设备进舱安装调试前都需要严格消毒,有些消毒工作量巨大,全体团队成员参与。博士生孙伊主要组织监督,这支热血团队干起体力活也是一派热火朝天。让大家记忆犹新的是:盛夏七八月,工地气温经常达到40多度,张厚凯负责现场监督,脚手架已经烤得烫手,他仍然爬上爬下认真检查每一个焊缝。从脚手架上爬下来,他用那磨出水泡的双手拧开一瓶矿泉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基本见底了,由此大家便亲切地叫他“水桶”。

  整个施工过程,“月宫一号”仅仅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奇迹,令来访的国际同行专家惊叹不已。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生物物理所所长高度赞扬了研究团队在构建“月宫一号”过程中,向世界展现出的“极强的专业性和极高的热忱”;“美国生物圈2号”专家称赞团队“在空间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领域的关键性贡献令人振奋不已”。

  梦想成真

  2013年11月19日,“月宫一号”封舱运行,并在2014年农历大年初四开始了为期105天的密闭有人实验。

  总设计师刘红说,“这次实验系统总的闭合度达到了97%,也就是说人所需要的所有物质97%是循环再生的,只有3%是外援的,主要是肉类。 “月宫一号”这次实验的居民,分工非常明确。

启动试验阶段,刘红教授在检查舱内的植物栽培

  “董琛主要负责培养小麦,这个任务非常重要,因为在这里边一共有69平方米的种植面积,小麦占40平方米。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得好坏决定了这三个人能不能吃饱,氧气是否充足。王敏娟负责21种作物中除小麦以外所有作物的栽培,此外,她还要负责做饭。对于我们这个系统来说,做饭很特殊,我们要从小麦粒开始去做。收获了小麦以后要把它磨成面,然后再去做面点。另外这个系统里边是不许爆炒、不允许有油烟的,所以她要用蒸煮的方式或者水炒的方式做出可口饭菜。

“月宫一号”中,青年教师谢倍珍博士在进行实验操作

  舱长谢倍珍虽然是教师,也只是比两位博士生大两三岁。她除了负责舱内管理还要负责舱内最脏最累的工作——处理尿液粪便和植物废物并饲养黄粉虫;但她总是乐呵呵地,从无抱怨。 让志愿者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就是“吃虫”的经历:在“月宫一号”中需要饲养黄粉虫,等它们长到约2.5cm大时,志愿者们必须把它们当作食物补充一定量的动物蛋白。董琛和王敏娟永远记得谢老师第一次收获黄粉虫的快乐和要吃下它的复杂心情,“真的难以形容”。

2014年春节期间,舱外团队成员坚守岗位,认真实验,并保证24小时值班

2014年春节期间,舱外团队成员坚守岗位,认真实验,并保证24小时值班

2014年春节期间,舱外团队成员坚守岗位,认真实验,并保证24小时值班

  最感人的是舱内团队的协作和相互信任;舱外是24小时坚守值班岗位。2014年春节期间,团队成员为了确保试验的圆满成功,全体自愿留在学校,无一缺席。研究生邵玲智和董迎迎几乎每天都坚守在监控室。

  105天的密闭生活,三名舱内试验人员在舱内进行繁多的系统运行维护和实验操作,认真测试记录了上百种实验数据,并经受了长居密闭环境的生理适应和心理考验。

  实验成功后,刘红体会了生命中“极大的满足感”,“那一刻,觉得这一生过得真值”。

研究团队在105天密闭有人试验成功后在“月宫一号”前合影

  刘红说,我们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到2014年十年整,十年来很多青年才俊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他们做了非常大的贡献。我们这次实验有人出名了,有的人没有出名,有的人留给这项事业的影像,永远是一个背影。但是大家都一样高兴,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梦想!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