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韩文兴,男,1971年生,北京市延庆县气象局气象观测员。
1992年,韩文兴来到佛爷顶气象站,当上了一名气象观测员,开始了独自吃住在山顶、每隔15天换一次班的孤独生活。
佛爷顶气象站海拔1224.7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3.2摄氏度,最大风力12级。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韩文兴一待就是22年。22年来,韩文兴与风雨相伴,与雷电搏击,从未因任何原因影响一次观测;先后荣获“感动延庆十大人物”、“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殊荣。
二、主要事迹
守望风云的气象人——记北京市延庆县气象局气象观测员韩文兴
延庆北部有一座孤独的山——佛爷顶,海拔1224.7米,是北京气象观测的最高点;山顶有个孤独的人——韩文兴,他21岁时就开始在山顶观天,一观就是22年。
佛爷顶气象站地处位置极其关键,除了气象数据对下游的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还为大雾能见度实验、延庆风廓线雷达数据矫正、太阳能观测等一系列气象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托。这就是韩文兴的工作意义所在。
观测百叶箱-局内
观测场记录
夜间观测
记录
韩文兴刚上班时,这里只有三间漏雨漏风的破瓦屋,晚上开着电热毯,床都是湿的。屋里备有四个大水缸,喝水做饭都得省着用。每天除了正常的观测、维护任务外,还得自己做饭解决伙食问题。到了冬天,要自己烧锅炉取暖。近年来佛爷顶气象站改建,搭建了煤棚,修建了地暖,台站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饮用水和食物依然要在每次换班的时候,由他和工作人员从山下搬运。
佛爷顶观测站冬季最低温曾达-33.2℃,全年至少有110天要刮8级以上的大风;也就是说冬天里几乎每天都是在呼啸的寒风中度过的。 有一天韩文兴早晨醒来,发现胳肢窝下竟有一只老鼠,“天太冷,它是来取暖的。”
夏季的问题是经常出现强雷暴,到了雷雨大风的天气,无论多晚,都要起身观测降水数值,及时传给气象局。1993年一个夏日,闪电雷鸣风雨交加。观测时间到了,韩文兴一头冲进雨中。“咔”,一道闪电径直劈中他身边三米外的百叶箱,“刺刺”的响声伴着扑鼻的焦味儿,韩文兴一惊,手中的铅笔掉在地上。但他并没有转身往回跑,而是捡起笔,继续观测、记录。
“守在这里,数据记得准,天气预报才能准。”22年孤身观天,他没有记漏过一次数据。
观测
2012年11月3日,延庆县遭遇了近60年未遇的大暴雪,正赶上韩文兴的班。15时,佛爷顶上雪花飘落;3个小时后,雪深9厘米。4日早晨5时30分,韩文兴被雪光晃醒。急着观测数据的他,抓起军大衣就往外冲。一推门,竟没推动。再推,刚有道缝,门就被大风拍回来。韩文兴用肩膀撞开门,才看到积雪几乎堵住半扇门。他一脚踩下去,积雪已到大腿根儿。韩文兴拿出铁锹,一点点儿开路,一步一步拔腿前行。从“山顶小屋”到观测站,平时一分钟不到的路,那天他走了15分钟。翻开他当天的工作日志,竟有六段气象数据记录,比平时多了一倍。“极端天气,观测就得加密,好及时给山下的人提供预警。”
4日晚雪停了。但积雪封山,把韩文兴困在山上。食物快吃完了,也无法补给,韩文兴只能省吃俭用坚持到路通。直到19日,韩文兴才下山。这一班,整整18天。
电脑前记录
电脑前记录
电脑前记录-局内
相对艰苦的物质条件,最难捱的还是漫长的寂寞。每天做完观测,韩文兴的娱乐就是看电视。“山上没个人影儿,只能看电视里的人。”有一次夜晚11点多,韩文兴听到“咚……咚……”的敲门声,以为有人来看他,惊喜地开门,原来是一只老鼠在撞门。常年孤寂,原本活泼开朗的小伙子硬是被封闭得连说话都困难。他的婚事也因此耽搁下来,直到31岁才成家。 韩文兴说:“实在难受了,就对着大山喊几声,心里多少会舒坦点。值班时,每天我都会对镜子为自己加油,大声说三遍,‘韩文兴,坚持住,你能行!’”
选择做一名气象观测员,韩文兴从未后悔,但对家人,他却怀着深深的愧疚。1998年11月,母亲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当时韩文兴刚上山值班,观测站人手紧张,没有人可以替换。韩文兴只好给哥哥打电话:“哥,好好照顾妈,等有人替班,我马上回去。” 等韩文兴下山时,母亲已经住院十多天了。看着母亲苍白的脸庞,听着父亲的责骂,韩文兴只能紧紧地抓住母亲的手,默默地流泪。
近年来,韩文兴的事迹被北京日报、中国气象报以及多家媒体采访报道,2011年4月他被评为第二届“感动延庆”十大人物之一。2014年,韩文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并被评为第三届“北京三农‘新闻人物’”候选人。记者问韩文刚,您得到了这些荣誉有什么想法?他一直嘿嘿的乐,被追问得急了,挤出这么两句话:那不就是俺们气象人的气象精神吗!不算个啥,比俺这困难大的多着呢!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
一、简介
韩文兴,男,1971年生,北京市延庆县气象局气象观测员。
1992年,韩文兴来到佛爷顶气象站,当上了一名气象观测员,开始了独自吃住在山顶、每隔15天换一次班的孤独生活。
佛爷顶气象站海拔1224.7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3.2摄氏度,最大风力12级。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韩文兴一待就是22年。22年来,韩文兴与风雨相伴,与雷电搏击,从未因任何原因影响一次观测;先后荣获“感动延庆十大人物”、“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殊荣。
二、主要事迹
守望风云的气象人——记北京市延庆县气象局气象观测员韩文兴
延庆北部有一座孤独的山——佛爷顶,海拔1224.7米,是北京气象观测的最高点;山顶有个孤独的人——韩文兴,他21岁时就开始在山顶观天,一观就是22年。
佛爷顶气象站地处位置极其关键,除了气象数据对下游的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还为大雾能见度实验、延庆风廓线雷达数据矫正、太阳能观测等一系列气象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托。这就是韩文兴的工作意义所在。
观测百叶箱-局内
观测场记录
夜间观测
记录
韩文兴刚上班时,这里只有三间漏雨漏风的破瓦屋,晚上开着电热毯,床都是湿的。屋里备有四个大水缸,喝水做饭都得省着用。每天除了正常的观测、维护任务外,还得自己做饭解决伙食问题。到了冬天,要自己烧锅炉取暖。近年来佛爷顶气象站改建,搭建了煤棚,修建了地暖,台站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饮用水和食物依然要在每次换班的时候,由他和工作人员从山下搬运。
佛爷顶观测站冬季最低温曾达-33.2℃,全年至少有110天要刮8级以上的大风;也就是说冬天里几乎每天都是在呼啸的寒风中度过的。 有一天韩文兴早晨醒来,发现胳肢窝下竟有一只老鼠,“天太冷,它是来取暖的。”
夏季的问题是经常出现强雷暴,到了雷雨大风的天气,无论多晚,都要起身观测降水数值,及时传给气象局。1993年一个夏日,闪电雷鸣风雨交加。观测时间到了,韩文兴一头冲进雨中。“咔”,一道闪电径直劈中他身边三米外的百叶箱,“刺刺”的响声伴着扑鼻的焦味儿,韩文兴一惊,手中的铅笔掉在地上。但他并没有转身往回跑,而是捡起笔,继续观测、记录。
“守在这里,数据记得准,天气预报才能准。”22年孤身观天,他没有记漏过一次数据。
观测
2012年11月3日,延庆县遭遇了近60年未遇的大暴雪,正赶上韩文兴的班。15时,佛爷顶上雪花飘落;3个小时后,雪深9厘米。4日早晨5时30分,韩文兴被雪光晃醒。急着观测数据的他,抓起军大衣就往外冲。一推门,竟没推动。再推,刚有道缝,门就被大风拍回来。韩文兴用肩膀撞开门,才看到积雪几乎堵住半扇门。他一脚踩下去,积雪已到大腿根儿。韩文兴拿出铁锹,一点点儿开路,一步一步拔腿前行。从“山顶小屋”到观测站,平时一分钟不到的路,那天他走了15分钟。翻开他当天的工作日志,竟有六段气象数据记录,比平时多了一倍。“极端天气,观测就得加密,好及时给山下的人提供预警。”
4日晚雪停了。但积雪封山,把韩文兴困在山上。食物快吃完了,也无法补给,韩文兴只能省吃俭用坚持到路通。直到19日,韩文兴才下山。这一班,整整18天。
电脑前记录
电脑前记录
电脑前记录-局内
相对艰苦的物质条件,最难捱的还是漫长的寂寞。每天做完观测,韩文兴的娱乐就是看电视。“山上没个人影儿,只能看电视里的人。”有一次夜晚11点多,韩文兴听到“咚……咚……”的敲门声,以为有人来看他,惊喜地开门,原来是一只老鼠在撞门。常年孤寂,原本活泼开朗的小伙子硬是被封闭得连说话都困难。他的婚事也因此耽搁下来,直到31岁才成家。 韩文兴说:“实在难受了,就对着大山喊几声,心里多少会舒坦点。值班时,每天我都会对镜子为自己加油,大声说三遍,‘韩文兴,坚持住,你能行!’”
选择做一名气象观测员,韩文兴从未后悔,但对家人,他却怀着深深的愧疚。1998年11月,母亲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当时韩文兴刚上山值班,观测站人手紧张,没有人可以替换。韩文兴只好给哥哥打电话:“哥,好好照顾妈,等有人替班,我马上回去。” 等韩文兴下山时,母亲已经住院十多天了。看着母亲苍白的脸庞,听着父亲的责骂,韩文兴只能紧紧地抓住母亲的手,默默地流泪。
近年来,韩文兴的事迹被北京日报、中国气象报以及多家媒体采访报道,2011年4月他被评为第二届“感动延庆”十大人物之一。2014年,韩文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并被评为第三届“北京三农‘新闻人物’”候选人。记者问韩文刚,您得到了这些荣誉有什么想法?他一直嘿嘿的乐,被追问得急了,挤出这么两句话:那不就是俺们气象人的气象精神吗!不算个啥,比俺这困难大的多着呢!
北京榜样官方网站:http://bjby.bjwmb.gov.cn,咨询电话:656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