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18年11月12日9:00至2018年12月12日24:00

参与方式: 为67位2018年度十大“北京榜样”候选人点赞、寄语留言,表达对候选人的敬意和赞扬,字数不超过140字。还可关注“文明北京”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北京榜样”微信公众号,为候选人点赞、留言和转发分享。

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共设三类奖项。
优秀留言奖:评选精彩留言100条,奖励每位获奖者伞、包等“北京榜样”专属宣传品一套。
积极参与奖:对点赞数前200名的网民,奖励每位获奖者文件包等“北京榜样”专属宣传品一件。不重复获奖。
优秀组织奖:对积极组织本区(系统)市民参与活动并点赞总数前六名的区文明办(系统)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首都文明网、“文明北京”、“北京榜样”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敬业奉献]王猛:80后开创智能制造新天地

来源:首都文明网 撰稿日期:2018-11-10

王猛

一、人物介绍

王猛,男,1981年3月出生,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用一年余时间完成了涵盖陆海空、服务特种领域的5大类10余项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司发展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标杆企业。

二、主要事迹

80后开创智能制造新天地

从设计机器人到推广产品,从工程师思维转化为市场思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总裁、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董事长王猛,兼任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客座副教授,这个戴着黑框眼镜,不苟言笑的80后与机器人之间的缘分已经有19年。王猛博士师从中国机器人之父蔡鹤皋院士,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某重点型号总体工程组组长,获得多项国家国防专利。2015年起作为初创团队成员参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组建,独力完成集团特种事业部及华北总部建设;带领团队完成智能光伏运维系统、安防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装备的研制,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开展了面向陆地、航空航天、船舶等军工领域的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2017年度获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批“亦麒麟”新创工程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与机器人结缘

早在1999年,18岁的王猛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从此走上了和机器人相伴的道路。

“我从一开始就想在智能制造方面有所建树。”王猛说。在学校期间,他带头完成了仿青蛙跳跃机器人、热轧带卷喷印机器人、双足并联机器人等多个创新项目。那时王猛还对空间机器人感兴趣,该技术受国外技术垄断,“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

2009年,王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HIT)取得博士学位,师从中国机器人之父蔡鹤皋院士,曾发表SCI、EI核心期刊收录的专业论文6篇。博士毕业后,王猛进入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工作,后任某重点型号总体工程组组长,并在此期间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

王猛再次和机器人亲密接触,是在5年之后了。2014年,HRG决定在北京成立特种机器人事业部。他放弃了铁饭碗,主动承担起建立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的工作,主研与公共设施服务相关的机器人。在公司人员少、工作量大且没有借鉴经验等不利条件下,仅用一年时间,使团队成员突破百人,公司迅速进入正常运转状态,建立了完整的公司构架和职能以及完善的营销体系,陆续完成了智能光伏运维系统、安防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装备的研制,多应用在消防、防恐、安检等领域。在此期间,王猛获得了国家国防专利9项,其中2016年度国家国防专利7项,还开展了面向地面、航空航天、船舶等军工领域的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智能制造示范区)的重点扶持及标杆企业。

做喜欢的事 就是一种幸福

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成立之初,以王猛为首的创业团队核心人员大部分来自哈工大,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团队成员素质过硬,技术和业务方面有丰富经验;在有一技之长的同时,王猛还推崇“工匠精神”和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哈工大航天精神。这都为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说起创业的这几年,王猛并不觉得多困难。“机器人是我的本行,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热爱机器人事业。更何况这是和时代发展相契合的行业,市场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整体来说成长感很强烈,公司也做得顺风顺水。”王猛说。

“这是个自我迭代很快的行业。公司创新能力非常强,你在里面可以不断得到进步。而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你会发现大家在互相成就。这种感觉是很舒服的。”王猛说。

提起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的发展目标,王猛说,“我们要做特种机器人行业里的龙头企业!”

王猛在2018上海工博会“第七届中国机器人高峰论坛”做主题演讲

王猛在哈工大集团展厅接受北京电视台采访并做机器人演示(左三)

三年多来,王猛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同时,也为整个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肩负起了更多责任。

在运营方面,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充分发挥HRG的平台优势,按照“小企业为王”的运营思路,聚焦关键环节,充分整合外部协作资源,抓核心技术,抓市场渠道,迅速拓展业务。通过开放布局,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工程施工等领域的业务伙伴建立了广泛合作。经过三年的布局,基本形成了成熟的协作体系,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体系与产业优势,以北京为业务中心,在岳阳、天津、西安、广州、马鞍山、南宁、沈阳等地设立多个研发和产业基地,完成了全国性战略布局。

面临众多机会,王猛要求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明确业务选择的条件:一是市场容量足够大;二是细分领域足够强;三是预期收益足够好;四是成长性足够远。在具体操作上,强调项目的市场和技术论证,选择高附加值、高竞争门槛的环节,主要是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软件,以及市场品牌;其余业务外协留给合作供应商完成。

攻坚克难,打造核心产品

王猛通过对行业的敏锐洞察,结合哈工大的行业积累和国家需求,组建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研发团队,在多个细分领域开展研发工作。经过多轮技术更新与迭代,逐步研发和生产了涵盖“陆、海、空”特种应用领域的5大类10余项机器人产品,产品主要包括安防、消防、排爆、武装打击、查验类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无人机等,主要应用于能源、电力、公安、消防、武警等行业,具备自动喷涂、装配、钻铆、焊接、冲压、仓储等自动化设备和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服务,旨在提升军工行业及大型国企的生产效率和加工制造水平,为公共安全智能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HRG特种机器人事业部在自身建设、技术和产品研发、战略布局、品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北京经开区的大力扶持,也离不开王猛和团队对产业和市场的精准把握。

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王猛为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政协原主席贾庆林做展厅讲解(左二)

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王猛为外宾介绍公司展厅(左二)

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王猛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左)

面对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的大环境,作为起步较晚的创业企业,王猛带领团队,通过打通技术渠道和市场渠道,积极对接资本市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成功孵化了军立方、沈阳特种等十余个项目,实现了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在HRG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的支持下,发展迅速,业务初具规模,积累了系列相互支撑的核心技术,在行业内有了一席之地,已建立了5大类、10多款覆盖海、陆、空的产品体系,如爬壁机器人、侦查排爆机器人、特种无人机、安防机器人、工程机器人等。在智能制造领域,先后立足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和加工制造水平,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机器人产品、自动化成套装备及生产制造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是集设计、开发、制造、售前售后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主要服务涵盖航天、航空、核电、船舶、兵器等军工行业,主营产品涵盖喷涂、装配、钻铆、焊接、冲压、仓储等自动化设备。

此外王猛带领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战略规划,聚焦自主核心零部件领域,集中精力研发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市场的精密减速机产品。经过团队不断攻坚克难,越过一道道技术难关,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性的精密摆线针轮减速机。

未来,王猛将继续带领团队奋斗,致力于将HRG打造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领军企业和中国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的缔造者,按照HRG模式创造全新的机器人产业业态。“聚天下力、争世界先”,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革命浪潮下,王猛对于自己和企业发展的格局并不限于眼前的成果和利益,而是致力于面向世界市场、在机器人行业中取得优势话语权,立志引领中国机器人行业走向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