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18年11月12日9:00至2018年12月12日24:00

参与方式: 为67位2018年度十大“北京榜样”候选人点赞、寄语留言,表达对候选人的敬意和赞扬,字数不超过140字。还可关注“文明北京”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和“北京榜样”微信公众号,为候选人点赞、留言和转发分享。

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共设三类奖项。
优秀留言奖:评选精彩留言100条,奖励每位获奖者伞、包等“北京榜样”专属宣传品一套。
积极参与奖:对点赞数前200名的网民,奖励每位获奖者文件包等“北京榜样”专属宣传品一件。不重复获奖。
优秀组织奖:对积极组织本区(系统)市民参与活动并点赞总数前六名的区文明办(系统)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首都文明网、“文明北京”、“北京榜样”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公布。

[敬业奉献]李劲松:用画笔勾勒小巷变迁

来源:首都文明网 撰稿日期:2018-11-10

李劲松

一、人物介绍

李劲松,男,1962年11月出生,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安定门派出所民警。

对辖区感情深厚的他,将“开墙打洞”治理工作的场景拍摄下来融入记忆,绘出20多幅展现胡同变迁的作品,引导人们理解支持胡同治理。

二、主要事迹

用画笔勾勒小巷变迁

李劲松现为东城分局安定门派出所治安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6次。

到今年,李劲松在安定门派出所就工作24年了。从二十出头到年过半百,从内勤民警、社区民警再到治安民警,李劲松享受着每一项工作带给他的充实和自豪。他干起活儿来像“拼命三郎”,正是对工作的这股拼劲和执着,让李劲松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爱祖国的好警察

80年代,刚刚成年的李劲松怀揣保家卫国的热情参军入伍,在部队一干就是8年。由于工作出色,很快被提拔为通讯排长。在通讯岗位上,李劲松每天需要记住上千个数字信息,眼睛熬成了高度近视,为此不得不转业。脱下军装后的他依然不忘报效祖国,于是选择了与军装相似的警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对于李劲松来说,首都就是祖国的象征,也是他心中的信仰。怀着这种首都情结,转业从警后,李劲松兜兜转转几个单位,最终选择了东城分局安定门派出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对于“60后”的李劲松来说,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是他“不落伍”的最佳秘籍。为了适应公安信息化改革的需要,李劲松刻苦学习计算机知识。他从练打字开始,虚心请教,直到可以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办公。从接警布警、社区各类信息,到消防检查记录,他都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实现公安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苦练业务的同时,李劲松思想上也丝毫不放松,他坚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在理论上和行动中践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018年4月,社区里一名70多岁的群众在街上大声辱骂诋毁党和国家,并吹唢呐吸引周边群众围观,恰巧被正在社区检查消防工作的李劲松看见,他立即上前制止,对方不但不听劝阻,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周边有群众跟他说,“这人精神有问题,不用搭理他,免的惹麻烦,伤着自个儿”,李劲松却回答说,“那也不能辱骂党和国家,不仅造成秩序混乱,影响也不好”。说完,他拿起那名群众的唢呐就往派出所走,那名群众护唢呐心切,立马跟着李劲松也回了派出所,并不停地辱骂李劲松,持续了大约有八九个小时,连前来报警和办事的群众都看不下去了,李劲松却说,“骂我是小事,没关系,但不能在大街上辱骂党,不能骂国家,如果持续造成群众围观,影响特别不好”。不仅如此,李劲松还给这名群众送去了水和食物。正是李劲松这种不怕惹麻烦的精神打动了辖区居民,才赢得了居民百姓的一致好评。

老百姓的贴心人

当一名好内勤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指挥室负责内勤工作期间,李劲松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上传下达通知、接待报案群众、上报各类报表、编写信息稿件,对各类文件归档……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有一丝懈怠。李劲松数年如一日地细心工作,在担任内勤民警期间,他总是能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从未出现过一起差错。

有一次值班的时候,李劲松接到群众报警求助:原来,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报警,自称家住在鼓楼大街后坑,但这个地名却查不到,市局以及东西城两个分局的指挥部门都无法确认地址。李劲松知道后,立刻反馈分局此地址为安定门派出所管辖,现为国旺社区,并第一时间布警,及时解决了这起求助警情。建国之后很多原有的地名随着时代变迁而更改,但一些老人还喜欢用旧称,针对这种情况,李劲松利用休息时间整理辖区的新老地名,并培训帮助指挥室的新警,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成长,避免了布警不及时、群众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问题。

李劲松的日常工作

在担任社区民警期间,李劲松对自己的管片投入了深厚的感情,他以社区为家,心里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平安,把脚步延伸到社区每一个角落。时间久了,社区居民记住了这个认真负责的“片警”。居民们常说:“一天见不到李警官就想他,我们就喜欢和他拉家常。”李劲松在与群众拉家常的简单聊天中,总不忘为群众讲几句有关安全、防火、防盗的知识,遇到矛盾纠纷他也会迅速上前调解,谁家有点难事,他都尽力帮忙,遇到可疑的人,他都认真询问,排除隐患,用自己的一举一动维护着社区的安宁。

2018年5月5日晚21时,正在前台值班的李劲松接到一名出租车司机报警求助,称自己拉了一名90岁的走失老人,出租车司机无法帮助该老人回家,于是求助民警。李劲松在得知此情况时,立即接待了走失老人。他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仔细询问老人的基本情况。老人只记得家住华丰,记不住家人的联系方式,随身物品中也没有发现任何有用的线索。针对这种情况,李劲松立马上报值班领导,并通过网上系统查找,同时联系周边派出所询问是否接到老人走失警情。做了大量工作后,老人终于回忆起自己姓路,李劲松抓住这一线索,在系统里逐一排查,发现浙江华丰有一名老人与这名走失老人信息相似,终于,经过几个小时的工作,联系到了老人的女儿。原来,老人记不住自己在京的住址,只记得老家在浙江华丰,出门迷路后打出租车,司机以为老人是住华丰胡同,于是就将老人拉到了华丰胡同。老人的子女到所后,激动地拉着李劲松的手说:“李警官,我父亲把我拉扯大不容易,这次我父亲走失多亏您帮我把他找回,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我的良心一辈子都不能安宁,由衷地感谢您。”三天后,家属再次前来派出所表示感谢,并送一面锦旗,李劲松说,“老人没事就好,这是我身为警察应该做的”。对他而言,有没有锦旗并不重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排忧解难才是最重要的。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记心中,李劲松在工作中时刻把群众当亲人,真心为群众办实事。2017年6月,安定门地区东片街巷整治全面展开,交北头条的一家棋牌室面临封门,遇到居民抵制,工作陷入僵局,李劲松便前去做协调工作。经了解,此处房屋在建国后由房管部门管理,后分配给无房的居民居住。当时这家群众分到的是过去走马车过道改建的房屋,因此屋门建得很大,几十年前依法依规办了个棋牌室,并将原有的木门拆除更换了塑钢门。依据街巷整治的方案,本应不在整治的范围之内,却因为前期的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居民的抵制。摸清情况后,李劲松通知房管员到现场确认上述情况,并通报街道主管主任现场办公,保留大门更换统一的防盗门,居民终于不再抵制,拖延了一周的工作也得以开展。

在做群众工作时,李劲松一方面坚持原则,一方面讲究工作方法和技巧。2017年7月,拆除方家胡同违章建筑时,遇到了一家“钉子户”,而胡同里其他有违章建筑的居民也都纷纷效仿,拆违的工作一时陷入僵局。李劲松得知后便主动上前做工作,经了解,该群众家的房子属于危房,而违建是家里的厨房,一旦拆除违章建筑,全家便没有了做饭的地方。李劲松便在“钉子户”与办事处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同时给两方做工作,针对危房重新改造并合理布局,巧妙地利用室内空间,在室内安排了厨房位置,得到了该群众的拍手称赞,同时顺利地将室外的违章建筑拆除。而其他居民见“钉子户”家的违章建筑都被拆除了,便不再抵制,胡同的整治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有情怀的“警营画家”

李劲松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跟随父母先后三次离开又三次回到北京,最后一次就在这片土地扎根下来。走在绿树成荫的“老北京”胡同里,听着夜晚的蛐蛐儿叫声,就是他儿时最难忘的回忆。

在安定门派出所工作的24年里,李劲松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2016年开始,他按照所里的安排,参与开墙打洞综合治理工作,在这期间,他目睹了辖区的每一处变化,与辖区的居民一起经历着岁月的变迁。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劲松清晰地感受到了群众对综合治理工作态度的转变:从整治开始时的不理解,到现在的配合支持。这些转变,与李劲松的耐心疏导,屡次上门讲解,反复沟通是分不开的。

工作之余坐在街边勾勒北京的胡同风貌

拿作品和实际相互比较

向路人讲述在背街小巷发生的故事

在治理工作期间,为了记录大街小巷环境的变化,李劲松在工作闲暇之余将胡同拍成照片,下班到家后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加上回忆在纸上画画。李劲松喜欢画画是从6岁开始的,他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不懂什么画派和风格,就是简简单单的喜爱。用钢笔勾勒,彩色的马克笔填充颜色,这对工作时风风火火的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画画时的他安静、淡然、快乐。

整改背街小巷的画面被李劲松用画笔记录下来

记录日常工作的点滴

用画笔记录和同事们一起工作的身影

“每周画五到六张,如果画面复杂,人物多,就画得慢一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李劲松画了20多幅展示胡同变迁的画,每一幅画都凝结着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每一幅画都是李劲松珍贵的记忆:交北头条规范法律咨询点、宝钞胡同第一次运用大型机械拆除违建、方家胡同让酒吧“降温”……李劲松对手中画册中的每一张画都如数家珍,这是他对辖区居民的深厚感情,也是对胡同文化古韵的敬重。工作之余,他也常常画身边的战友:执勤,调解,出警,参与综合治理工作……安定门派出所的兄弟姐妹们在他笔下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他说:“看着战友在身边工作的情景,我就想用笔画下来,见证我们民警与胡同一起成长,见证公安机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故事。”

爱家庭的好伴侣

李劲松家住在大兴,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在2018年“两会”期间,他承担着王府井驻地外围工作和东华门过滤线工作,每天平均工作16个小时,工作强度很大。56岁的李劲松以所为家,连续一个多月都在单位工作,照顾家里80岁老母亲的重任全部都落在了妻子身上。直到“两会”结束,李劲松才急匆匆地赶回家,满怀愧疚地对妻子说:“你辛苦了,谢谢你理解支持我的工作,快休息一下吧。”

平日里每天下班后,李劲松都会尽早回家买菜做饭,照顾老母亲,减轻妻子身上的负担,努力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用他的话说:“我们工作忙,很多时候照顾母亲、教育孩子的工作都落在了我妻子身上,而身为男人照顾家庭、心疼爱人是应该的,所以平时在家更要多干一些活儿,毕竟家是讲爱的地方。”

李劲松经常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有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需求;我又是一个不普通的人,因为我穿上警服后,就要时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力所能及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保一方平安,让群众满意。”正因有这样的信念,李劲松同志24年如一日,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下来,而他的故事,还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