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张爱华:非亲胜亲三十载 一如母女情深

来源:首都文明网 撰稿日期:2019-11-12

张爱华

一、人物介绍

张爱华,女,1962年11月出生,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魏公村卫生服务站返聘职工。

自与膝下无子的张妈妈相识,张爱华就将照顾二老视为己任。大爷突发心梗她送医急诊、术后患精神合并症她取药送药直至老人病逝;大妈患病不愿住院她去大妈在家里输液、大小便失禁她清理污物贴身照料。张爱华母亲心梗,家中也有4位老人需要照顾,她本可将张大妈纳入社区服务,但情同母女已31年她坚持照顾张大妈不离不弃。

二、主要事迹

非亲胜亲三十载 一如母女情深

张爱华,女,1962年11月出生,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魏公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主管护师。张爱华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医务人员,31年义务照顾两位萍水相逢、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31年来,她像这个家庭的亲人一样,不仅坚持为老人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指导服用药物、提醒注意事项、照料日常生活,而且在张大妈大小便失禁、闫大爷心脏手术后患上精神合并症的情况下,毅然承担起为张大妈清理秽物、贴身照顾的重担,且从未产生过放弃的念头。31年不离不弃、亲力亲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地关怀和陪伴老人,唯有爱与善良,为这一切作证。

张爱华(右)与张阿姨合影

张爱华从护校毕业后,就来到海淀医院儿科,她待人诚恳、实在、亲切、随和,处处替别人着想。有一张照片,是张爱华和一位大妈的合影。看着这张照片,人们会想:她们是母女?是亲戚?是邻居?都不是,这张照片见证的是张爱华和一位非亲非故的阿姨之间的故事。1988年以来,她一直默默帮助孤寡老人张大妈长达31年。

1988年,张爱华的妈妈患心梗,当时帮扶对象张大妈也患心梗,正好和张爱华的妈妈住在同一病房。了解到张大妈无儿无女,与老伴和老父亲住在一起,张爱华在照顾妈妈的同时,也帮助张大妈做了许多事情。由于住院时建立了友情,张爱华在妈妈出院后,也会经常抽空去张大妈家看看三位老人。老两口六十多岁了,大爷姓闫,大妈叫张学勤,都只是普通退休工人,家境并不富裕。张阿姨身体弱,外出很不方便,家里家外只有老伴一人张罗,还要照顾近90岁的老父亲。张爱华细心观察,了解到老人真正的困难与需求——大妈有高血压、心脏病,常犯头晕的毛病,一犯病就只能躺在床上,眼睛不敢睁开,又固执地不愿上医院,大爷就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张爱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等老人打电话,就隔三差五地到家里,给大妈监测血压,指导药物服用方法,叮嘱注意事项。此外,张爱华还每月去医院为他们开好一个月的药,之后带上药品来到老人家中,再把收据带回老人单位手工报销。两位老人从心里感谢这位心地善良、真诚待人的姑娘,也把爱华看作了自己的女儿。

大妈的老父亲去世后,张爱华去看望张大妈和闫大爷更勤了,在悉心照料的同时,还耐心教授大爷大妈护理常识。2002年,闫大爷因突发心梗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又在心脏手术后患上了精神合并症。张爱华在每次给他们开药、看望的同时,还承担起到安定医院给大爷开药的重任。每次她都是骑着自行车,耗时20分钟,去安定医院门诊部为大爷开药,半个月开一次,风雨无阻,直到大爷离开人世。

张阿姨把张爱华当亲人,特地穿了新衣服给她看看

大爷的离去使大妈倍感痛苦,为了安慰孤独的大妈,张爱华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去陪她聊天,以减轻她失去老伴的悲痛。而这时,大妈总觉得浑身乏力,张爱华便利用休息时间带大妈到医院做检查,结果又诊断出糖尿病。大妈非常紧张害怕,张爱华就多次给她讲解糖尿病知识,告诉她按时用药,注意运动和饮食,正确对待。张爱华经常陪伴着大妈,安慰开导,使大妈逐渐走出悲伤。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张爱华仍然一直在坚持看望、照顾老人。同事曾经问她:你上有老下有小,有没有想过少去看一次张大妈?她却笑笑说:没想过,因为我觉得照顾张大妈是我份内的事儿,不去我就不放心。

张爱华上门为头晕不适的张阿姨输液

2014年的一天夜里,大妈一个人在家中晕倒了,第二天,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直觉告诉张爱华,这一天一定要去看看张大妈。用力敲门后,张大妈几乎是爬着为她开的门,一进门,张爱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由于头晕恶心,张大妈大小便失禁,粪便、呕吐物遍布在家中的地面上。张爱华二话没说,先把大妈扶到床上,为大妈换了干净的衣服,又把大妈家的地面、脏衣物全都清洗干净。有了多年照顾张大妈的经验,张爱华对张大妈的疾病及体质已经了解透彻,在清理完毕后,就马不停蹄回社区医院为大妈开好输液药物,又回到大妈家中亲自为她输液,一个女儿照顾妈妈都未必能这般周全和细致。

张爱华约张阿姨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张阿姨看病

2005年,张爱华调入魏公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她自己的母亲也是心梗患者,家中也有4位老人需要照顾。有人曾劝她可以把大妈纳入站上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象,这样就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也不用耽误自己的休息时间。她轻轻一笑,说:“不用了,大妈已经习惯我照顾了。”没有过多的解释,但大家都知道,张大妈家离社区卫生服务站较远,对于高龄孤寡老人来说,心理问题比躯体问题更为严重,张爱华不想让张大妈有被嫌弃的感觉,也不想增加同事的负担,一直到现在,都还经常去帮助看望老人,她已把照顾张大妈当成自己的责任。

到现在,张爱华照顾非亲非故的老人已经有31年了,而且还会一直照顾下去。老人提起张爱华就会说,我没有儿女,但爱华胜似我的亲女儿,这是我们前世的缘分,我永远忘不了这个送给人健康、温暖的白衣天使。爱华却很低调,每次说起这件事情,她总会微微一笑,云淡风轻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做这些事情她是那么的自然,从来没有想得到什么,只要有时间、有能力就想去帮助、照顾、关心别人。“我就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不会嘴上甜言蜜语,只是想尽我所能实实在在地多去帮助别人,能使我们都感受到真情与温暖。”

人生能有几个31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张爱华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用朴素、真挚的热情,用行动献出自己的爱,并感染着医院的每一个人。在她的影响下,社区护士坚持为非辖区的高龄老人换尿管3年多了,社区医生经常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诊治......就像《爱的奉献》这首歌的结尾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听着这首歌,不禁让人在想:爱是什么?爱总是在无形中产生,看似平凡却又那么美丽,它的最高境界是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