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陈云霁:从“芯”开始,研发出全球首款深度学习处理器

来源:首都文明网 撰稿日期:2019-11-12

陈云霁

一、人物介绍

陈云霁,男,1983年2月出生,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作为“龙芯3号”主设计师之一,陈云霁解决了多核处理器验证和调试的一系列关键难题;2014年他带领团队和法国Inria合作研发出全球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近百个国际研究机构引用过他发表的相关论文。国际权威期刊报道称,中国这项研发工作是在硅谷之外的颠覆性进展。

二、主要事迹

从“芯”开始,研发出全球首款深度学习处理器

陈云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卓越中心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2002年起一直从事国产处理器的研发工作,先后参与、负责了多款龙芯处理器的设计;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首届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的入选者,获 2014 年度“CCF 青年科学家奖”;作为负责人带领科研团队获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称号。在包括ISCA、HPCA、ISSCC、Hot Chips、IJCAI、FPGA、SPAA、IEEE Micro以及5种IEEE/ACM Trans.在内的学术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近30项。

工作中的陈云霁

陈云霁大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对计算机他似乎有着天赋的痴迷。大学三年级时,陈云霁凭着兴趣和执着走进研究生的实验室,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尽管只是打下手做些“杂活”,但这却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计算机的巨大魅力。

陈云霁一直都认为做通用CPU这件事神圣且具有挑战性,因为通用CPU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其所处地位正如发动机之于工业产业的重要性,研发这样的高技术含量产品,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中国人到底自己能不能做一个这样的东西”是年轻的陈云霁心中的疑问,因为早在他读本科的时候就参与过一些类似于龙芯项目的研制工作,但是并不成功。那时的陈云霁就想过,我们中国如果真的有人能把它做出来,就一定要来跟着他学习、来做这项研究。后来,他听说位于中关村的科学院计算所的胡伟武老师真的做出这样一个产品,倍感振奋,并在200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实现了跟随胡老师学习研究的愿望。

陈云霁在中科院计算所

刚来中科院计算所,陈云霁就参与了龙芯一号的改版研制。因为自身的经历,陈云霁认为龙芯最初研制所面临的困难是信心不足的问题,也正是龙芯一号的成功为科研团队树立了自主研发通用CPU的信心。

2008年,陈云霁成为龙芯3号的主设计师之一,他提出访存协处理器结构,有效缓解了龙芯3B运算带宽比问题;提出片上多核处理器的有界误差全局时钟理论,解决了多核处理器验证和调试的一系列关键难题。

陈云霁做ASPLOS'17开幕致辞

讲座中的陈云霁

先进的技术一直在引领世界的研究方向。2014年,陈云霁带领团队和法国Inria合作研发出了全球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上百个国际研究机构引用过他发表的相关论文。2018年2月,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Science》也对这项工作做了报道,称中国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工作是在硅谷之外的颠覆性进展。

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高新技术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很多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前沿地位。陈云霁畅想着中国的伟大复兴,畅想着中国梦。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对于中国梦,他有着自己视角的理解,“首先,我觉得中国的伟大复兴应该有一个标志”。喜爱历史的陈云霁遍读各国历史,总结出一条:强盛的国家都对人类的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无论中国强大的西汉和大唐盛世,还是古希腊和美国都是如此。“今天的中国要复兴,也应该像过去一样,有着如四大发明般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能影响人类世界的生活和发展。”

陈云霁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麻省理工技术评论TR35、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