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芦静:在首都门口欢迎八方来客

来源:首都文明网 撰稿日期:2019-11-12

芦静

一、人物介绍

芦静,女,1984年12月出生,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副秘书长。

通过挖掘协调动员等大量工作,三年间芦静将北京西站注册志愿者从几十人壮大到三千多人,累计组织18万余人次服务旅客500余万人。为提升服务质量她参与编制志愿服务文件规范管理、带志愿者实地勘察培训;她参与创立的服务项目获第三、第四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二、主要事迹

在首都门口欢迎八方来客

芦静,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她是志愿者的“贴心人”,广泛发动地区单位参与志愿服务,短短三年多时间,地区注册志愿者从几十人壮大到三千多人。她参与创立“西站地区志愿服务365天项目”“蓝丝带爱心助残项目”,并两获全国性金奖。她参与编制《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岗位说明》等规范性文件,使得志愿服务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她在做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的同时,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时刻不忘身穿“蓝马甲”为过往旅客提供服务和帮助,身体力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加强培训,为志愿服务开源

“西站地区是北京的窗口,咱们志愿者代表着西站地区的形象,所以一定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为旅客服务,指引手势必须四指并拢,坚决不可以用‘一指禅’,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志愿服务的常识,站姿一定要端正。”

“出站口爱心帮扶的岗不光要疏导出站旅客,还要甄别需要帮扶的‘老弱病残孕幼’等重点旅客,把他们引导至爱心扶助员处。”

这位正在给新志愿者们进行培训的就是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的项目负责人芦静。

她年纪不大,却已经是西站地区志愿服务的“元老”。西站地区现有的3000余名实名注册志愿者基本都受过她的培训。

芦静为西站地区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

春运期间,西站地区客流急剧增长,志愿者需求大量增加,志愿者培训也进入高潮,每天最少都要有一场培训,每场培训室内加室外需要3个多小时,而她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连讲3场。

“你们现在的位置叫北二问询台,城市副中心线的售票取票机在你们的右后方男厕所旁的位置,楼上负一层也有,进站口在地面北一层进站口西侧,紧挨着重点旅客接站窗口,一会带大家到跟前看看。”芦静带领志愿者们实地查看了解西站地区周边环境设施时,总会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讲解。她熟悉西站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趟公交、每一处设施,她全面的知识受到西站地区志愿者们的认可和信任。

“志愿者的培训工作既能保证西站地区有源源不断的新志愿者,也能同时保证新、老志愿者能够及时更新知识,拥有更高水平的服务素质和服务质量。”芦静说。

经过她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西站地区志愿者从起初每天20人次,发展到现在春运时期平均每天420人次。

充分动员,盘活志愿服务资源

“我2014年首次来西站地区参加志愿服务,由于热爱这项事业,所以2015年开始参与了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的筹建,于10月31日正式注册。”

芦静参加志愿服务

协会成立以来,芦静充分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志愿服务的经验和资源,为西站地区挖掘了一大批全年服务在这里的骨干志愿者,动员5支社会志愿服务团体与协会达成长期合作,协调西站地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周边三区街道参与到西站地区志愿服务中来,充分保障了地区志愿服务365天不间断。

“目前西站地区志愿服务队伍,年龄从18到60岁,既有在校大学生,又有社会在职人员;有北京人,也有外地人;有离西站特别近的,也有来一趟要2、3个小时的。”要管理和调动好构成如此复杂的一群人,芦静需要去了解每一个人,对每一位志愿者的基本情况她都牢记于心,以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相应的志愿服务。

三年多来,西站地区志愿服务现已累计组织志愿者18万余人次,服务旅客500万余人,总计服务时长超过55万小时。

强化管理,保证志愿服务质量

“服务之外,在志愿者之家,我们大家都是朋友、是家人,但是在岗位上,面对旅客,我们必须遵守志愿者行为规范,体现志愿者最良好的精神面貌。”

2017年12月1日《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以来,西站地区志愿服务更是加强管理,全面推行志愿服务标准化管理各项工作。墙上的展板张贴着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常用知识问答,评分表记录着每个团队每天的评比情况。芦静说,“我们以岗位职责、行为规范等志愿服务标准化管理措施来加强西站地区志愿服务提升,以日常评比查找自身不足之处及时修正。”

芦静参加“蓝丝带”爱心车队服务保障活动

由于规范化管理,西站地区“志愿服务365天项目”于创立的第二年便一举夺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18年,西站地区“蓝丝带助残爱心驿站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敬业奉献,为志愿者服务

“在西站地区服务的每一位志愿者真的都非常不容易,他们努力地服务好每一位旅客,而我作为协会的工作人员,要为每一位志愿者服务,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芦静与志愿们谈心沟通

春暑运、小长假等重要时段,西站地区客流量巨大,芦静作为协会项目管理人员,基本都是24小时夜以继日地坚守在西站地区。去年暑运期间,她父亲病重在医院做手术,住院一个多星期,她虽然内心非常焦急,但由于暑运繁忙,也只能利用午休时间匆匆去趟医院,然后又匆匆返回西站。只有对一份职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足够的热爱,才能做到像她这样全心全力地默默付出,而这一份奉献敬业的精神也是志愿服务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集中体现。

“志愿服务是政府与社会间的纽带,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则是西站这一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润滑剂,愿为每一位旅客的便利出行奉献我们所有志愿者的爱心与力量。”